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31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20篇
  6篇
综合类   152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44篇
园艺   40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提高植保机喷雾作业中的农药利用率,设计了一种在线混药系统。混药系统主要包括取水单元、取药单元、混合器和控制单元。系统工作时,控制单元控制取水单元和取药单元抽取水溶液和农药,注入混合器混合,混合液经隔膜泵加压后经过喷头喷施。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理论,建立内置7块扰流板且注药口和注水口沿边壁垂直分布并正对第1块扰流板的圆柱形静态混合器模型,运用Fluent软件对模型进行数值分析,结果常压(0.1MPa)时,混合器出口处药水混合均匀性变异系数为2.2%,药水混合效果最佳,但注药口有药剂回流现象,故提出药剂加压的模拟方案。药剂加压1MPa时,注药口无药剂回流现象,药水混合均匀性变异系数为2.0%,药水混合效果优于常压。用胭脂红溶液替代农药进行试验,加压状态下,混药系统喷头处混药稳定性最大相对误差为4.301%,药水混合变异系数最大,为3.989%,混药性能优于常压,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对在线混药系统进行隔膜泵变工况试验,结果水流量在35~140 L/min时,药水配比为(1∶300)~(1∶3 000)时,在线混药系统混合均匀性系数最大,为4.670%。  相似文献   
52.
53.
正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向日葵种植历史悠久,年种植面积在百万亩以上,总产值12亿元以上。近年来传统的向日葵单种模式受到挑战,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创新,向日葵与杂豆的间作种植模式被许多农民采用,并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为探索不同间作模式对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的影响,2016~2017年笔者通过大区试验对向日葵与3种杂豆(红小豆、绿豆、芸豆)不同间作模式进行了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几种间作模式都比单种模式增产增收,其中  相似文献   
54.
为探究烟叶等级质量与品种及其采收成熟度的关系,以云烟87为对照,分析云烟116、云烟105及其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烟叶等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上等烟率外,烤后烟叶各等级质量指标均以云烟105最优,其次为云烟116;随着采收成熟度提高,各品种烤后烟叶等级质量均呈先逐渐变好后逐渐变差的趋势,以CM3处理(叶面综合变黄70%...  相似文献   
55.
杨鸿  林奕  苏子珩  杨少林  李进 《养猪》2009,(6):66-67
猪链球菌病是由猪链球菌引起的一种重要人畜共患病,尤其是血清2型猪链球菌,不仅对猪的致病性强,而且可感染特定人群并致死,给人类公共卫生和养猪业带来巨大影响。猪链球菌病表现许多临床症状,如脑膜炎、关节炎、心内膜炎以及败血症。  相似文献   
56.
建立了一种北方池塘循环水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态养殖模式。在跑道池内养殖大口黑鲈,跑道池与净水池塘连通,池塘净水区域养殖鲢、鳙,种植角果藻,实现养殖尾水零排放。根据大口黑鲈投放密度、规格、摄食、排便及水质理化指标等情况开启微滤机、增氧机、底排污等设施设备,进行水质调控,当氨氮≥1 mg/L,亚硝酸盐≥0.2 mg/L时,开启外循环。经过142 d养殖,1200 m2跑道池,2000 m3水体,共收获大口黑鲈45104 kg,养殖成活率94%,产值191.7万元,利润36.38万元。试验表明开展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大口黑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7.
新疆额河流域两种野生杨树萌蘖苗叶片的气体交换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额河流域天然林内苦杨(Populus laurifolia)和银白杨(P.alba)的3个年龄的自然萌蘖更新苗,于2006年的6-8月间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并分析了2种杨树的光合及相关气体交换特性(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气孔限制值(La)、蒸腾速率(Tr)及水分利用效率(WUE)等).结果表明:6-8月间,2种树木叶片的Gs随月份的变化呈下降趋势.不同年龄的2种杨树苗叶片Gs的日变化基本上表现出单峰和双峰型的趋势.其中,苦杨在6月的Gs日变化为双峰型,7、8月份为单峰型,且均在11:00时左右出现最大Gs值;银白杨在6和7月Gs的日变化均为双峰型,最大Gs值出现在11:00时和13:00时.选择最大气孔限制时段内15:00时的La值进一步比较2种杨树光合生理特性,其中,Tr在6,7月均受La的限制,且对苦杨的蒸腾限制性要高于银白杨;而Pn和WUE均不受La的影响.到8月,当苦杨的La大于0.3时,其叶片的Pn就受到明显的抑制,而银白杨的叶片由于不耐干旱均已脱落.总体上,苦杨自然萌蘖更新苗要比银白杨对自然干旱的适应性强,这可能是苦杨在额河流域比银白杨自然分布范围广的原因之一.未来气候或人为截流引起进一步干旱后,苦杨可能会比银白杨有更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58.
培养基中附加物质对辣椒花药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辣椒红艳为试材,采用均匀设计法考察培养基中不同含量的活性炭、蔗糖和单核苷酸对辣椒花药培养中愈伤组织诱导率和胚状体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辣椒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和胚状体诱导率的影响大小均为:蔗糖含量>活性炭含量>单核苷酸含量.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优条件是1.5 g/L活性炭、65 g/L蔗糖和30 ms/L单核苷酸的组合;诱导胚状体的最优条件为1.5 g/L活性炭,30 s/L蔗糖和30 mg/L单核苷酸的组合.  相似文献   
59.
不同培养基和激素对辣椒花药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选用试验前期筛选出的易产生愈伤组织和胚状体的8个不同基因型辣椒进行花药培养,对基本培养基成分、激素种类和浓度、材料基因型等影响花药培养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NTH培养基为适宜于辣椒花药培养的最佳培养基,MS和B5培养基次之.2)以NTH为基本培养基培养红艳花药,0.5 mg/L NAA +1.0 mg/L KT + 0.3 mg/L BA +1.0 mg/L 2,4-D是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培养最适宜的激素组合;0.3 mg/L NAA +1.0 mg/L KT + 0.1 mg/L BA是花药胚状体诱导培养最适宜的激素组合.3)在相同条件下,不同基因型辣椒花药培养后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和产胚率均不同,愈伤组织诱导率为8.0% ~ 23.5%,胚状体诱导率最高为2%,最低为零.  相似文献   
60.
前文已证明La(Ⅲ)与查尔酮合成酶(CHS)多肽链上O或者N原子发生作用,进而影响CHS分子内部酪氨酸(Tyr)、色氨酸(Trp)残基,导致CHS微结构改变。但随着La(Ⅲ)浓度的改变,Tyr和Trp残基随之发生改变的机理尚不清楚。CHS分子中的Tyr及Trp残基有内源荧光,同步荧光光谱是研究蛋白质与外源物质作用的有效方法。鉴此,本文以不同剂量La(Ⅲ)和UV-B辐射胁迫处理后的CHS为研究对象,运用同步荧光光谱(波长差(Δλ)=70nm),初步研究了La(Ⅲ)和UV-B对CHS分子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