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8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87篇
农作物   42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小麦粒叶比与产量结构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不同播种期的种植试验,阐述了在江苏四里河地区扬麦14号在10月23日到11月16日播种,密度在120~340万/hm2,有效穗数、结实粒数、千粒重和单产随着粒叶比的增加呈周期性振荡。随着粒叶比的增加,结实粒数和千粒重总的趋势是增加的,有效穗数和单产总的趋势是减少的。论述在实际生产中,并不是一定要高的粒叶比,而是要针对具体品种高产优质科学的粒叶比。  相似文献   
132.
苏啤3号大麦长势与穗粒结构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研究苏啤3号大麦种植的气候适宜性和适宜的管理栽培措施。[方法]2005年10月至2006年5月开展苏啤3号的种植试验。[结果]苏啤3号在冬前期以长个体为主;江苏里下河地区常因暖冬造成旺长,引起冻害;返青和拔节期是大麦群个体关系最为复杂的阶段;抽穗期是发挥叶功能的关键阶段。[结论]冬前期生产管理措施主要以实现壮苗越冬为目标;冬季生产管理措施重点要以防止旺长和冻害为主;返青和拔节期田间管理的核心是要控群体促个体,提高整体素质;抽穗期要以防早衰为田间管理的重点。可以根据各类长势指标与单产的定量关系上机计算模拟出不同单产对应的长势指标定量值。通过生产管理措施,调控群个体,可以让长势向着设计的产量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3.
通过 8个大麦品种比较研究 ,大中 88- 91、西引二号等六棱大麦熟期迟 ,抗寒性强 ,成穗率低 ,穗数少 ,穗型大 ,粒数多 ,粒重低 ,产量高。二棱大麦 ,苏啤 3号熟期早 ,抗寒性中等 ,分蘖性较强 ,成穗率高 ,穗、粒、重三因素比较协调 ,产量高 ;扬饲麦 3号熟期偏迟 ,抗寒性较强 ,分蘖性强 ,成穗率、有效穗及粒重中等 ,穗型较大 ,粒数较多 ,产量较高 ;苏引麦 3号熟期早 ,抗寒性差 ,成穗率较高 ,穗数中等 ,穗型大 ,粒数多 ,产量中等 ;单二熟期迟 ,抗寒性与分蘖性强 ,成穗率高 ,穗数足 ,穗型偏小 ,粒重高 ,产量中等 ;沪麦 16熟期适中 ,抗寒性较强 ,分蘖性中等 ,成穗率低 ,穗数少 ,穗型较大 ,粒数较多 ,粒重中等 ,产量较低 ;扬农啤 2号熟期早 ,抗寒性差 ,穗数少 ,穗型很小 ,粒数很少 ,粒重特高 ,产量低。  相似文献   
134.
乙烯利等生长调节剂在直播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40%乙烯利、壮丰安、稻福克等药剂施药后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40%乙烯利于水稻分蘖末期、扬花后7d各施用30ml/667m2和100ml/667m2,其增产效果最高,但对水稻基部1~3节间长度及株高的控制作用不明显;40%乙烯利于水稻分蘖末期、扬花后7d各施用60ml/667m2和200ml/667m2,对水稻基部1~3节间及株高的控制作用明显,但因用药量过高,使水稻结实率、千粒重下降、百穗重降低,从而导致轻微减产。水稻分蘖末期使用壮丰安60ml/667m2,既对水稻基部1~3节间及株高有较显著的控制作用,又极显著地提高水稻产量;水稻扬花后7d施用稻福克,具有极显著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35.
通过对9个中熟中粳、10个迟熟中粳植株性状、生育期、抗病性、严量及构成因素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熟中粳组连粳4号、徐稻3号、武运粳21号、连粳6号、盐粳11号,迟熟中粳组盐粳10号、南粳45等品种表现尤为突出,可以成为江苏里下河地区水稻种植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136.
扬农啤5号基本苗对产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不同播种密度的种植试验,研究里下河地区扬农啤5号播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方法]主要采用不同播种期、播种量和数理统计等方法。[结果]有效穗数随着基本苗的增加几乎呈直线上升,实粒数和千粒重随着基本苗的增加几乎呈直线下降,基本苗120万~360万/hm^2时,随着基本苗的增加,单产呈现阶段性变化特征,有升有降。[结论]为了取得高产优质,基本苗控制在120万/hm^2时的水平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37.
扬麦14号小麦精量播种适宜播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田间研究了江苏里下河地区扬麦14号小麦精量播种条件下播种期对群体、个体动态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0月29日播种,生育进程快,全生育期较长,一生总叶片数多,干物质积累多,植株高,茎秆壮,分蘖发苗快,成穗率高,穗数足,穗型大,粒重高,产量高,蛋白质含量偏低,面筋含量较高,沉降值低,淀粉含量中等。从产量、品质两方面综合考虑,10月23日至11月4日为扬麦14号的适宜播种期,最佳播期为10月29日左右。  相似文献   
138.
水稻机械化旱直播技术具有操作简便 ,节本省工 ,提高劳动效率等特点。采用该技术有利于夏收夏插期间缓解季节和劳力之间的矛盾 ,有利于种植大户种稻效益的提高 ,有利于发展规模经营。江苏省盐都县几年来对该技术进行了示范种植 ,面积逐年扩大 ,平均实收单产535kg/667m2,每667m2虽比大面积粳稻平均单产减产29kg,但机直播稻每667m2节省育秧工本30元 ,节省平田整地及栽秧工本50元 ,节省秧池33.4m2(可收获小麦20kg,增收20元 ) ,合计节本增收近100元 ,扣除化除多用药剂及人工除草成本20元 ,减收稻谷29kg约30元 ,每667m2 纯增收50元左右。一、机直…  相似文献   
139.
小麦"矮苗壮"拌种的生理特点及使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暖冬"现象以及"倒春寒"天气频发,小麦越冬期不明显,生育进程加快,容易造成旺长,冬春冻害时有发生。特别是播种偏早的稻套麦,前期旺长过早拔节的问题更加突出,严重影响了小麦的安全生产。"矮苗壮"(系多效唑与强力增产素的复配剂)应用于小麦拌种,可以有效控制麦苗旺  相似文献   
140.
[目的]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及运筹对大麦的影响。[方法]不同氮肥用量及运筹试验。[结果]不同氮肥用量及运筹对大麦冬前苗情没有明显影响,随着用氮量的增加和基肥比例的提高,拔节期分蘖、次生根、群体总苗数及成熟期有效穗数均显著增加;当氮肥用量增加到270 kg/hm2时千粒重及产量最高,300 kg/hm2时结实粒数最多;基肥与追肥比例6.5∶3.5时结实粒数最多、产量最高,5.5∶4.5时千粒重最高。[结论]大面积生产时施氮量以270 kg/hm2,基肥与追肥比例掌握在6.5∶3.5到7.0∶3.0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