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1篇
  免费   252篇
  国内免费   498篇
林业   719篇
农学   780篇
基础科学   266篇
  651篇
综合类   1250篇
农作物   254篇
水产渔业   145篇
畜牧兽医   546篇
园艺   141篇
植物保护   32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83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134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204篇
  2014年   179篇
  2013年   208篇
  2012年   248篇
  2011年   273篇
  2010年   300篇
  2009年   243篇
  2008年   215篇
  2007年   215篇
  2006年   207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130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130篇
  1998年   164篇
  1997年   120篇
  1996年   108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82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生物技术在植物性杀虫剂研究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植物性杀虫剂是与环境有较高和谐度的害虫控制制,但研究开发进程缓慢。生物技术将是二十一世纪的主导技术,是解决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的有力武器。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杀虫植物进行遗传改良以提高植物性杀虫剂的含量。应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对高效杀虫植物加大繁殖力度以及对杀虫植物进行器官、细胞大规律发酵培养,从而解决植物性杀虫剂的来源问题。利用昆虫细胞培养技术可以加快有效杀虫植物的初筛和 植物性杀虫剂的抗性预报等。可见,生物技术与植物性杀虫剂研究的有机结合,必将使这门学科更好、更快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02.
瓜斑潜蝇是斑潜蝇属中5种多食性种类中的一种。在中国台湾于1984年首次报道发生为害,近十年来它已成为台湾蔬菜重要害虫。瓜斑潜蝇在中国大陆首次记录于1985年,目前发生为害有上升趋势。本文在前人研究材料基础上,对瓜斑潜蝇的习性及生物学特性研究近况进行综述;列出了瓜斑潜蝇所报道的寄生性天敌种类,并对其主要天敌的研究与运用情况进行简单概述;对瓜斑潜蝇的生物防治、化学防治、黄板胶诱防治及综合防治等防治措施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03.
小麦条锈病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生理小种划分的依据是对品种苗期的致病性,其致病性必须通过寄主植物方能表现出来,病叶就是寄主—病原物相互作用的结合体。有关条锈病菌的人工培养尚无报道。秆锈病菌和叶锈病菌的人工培养研究表明,专性寄生锈菌在人工培养过程中的变异很大,其在遗传、进化和分类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尚难以作出肯定的评价。如果以相应病叶作为小种分析的材料,将有助于尚不能人工培养的  相似文献   
104.
普通野生稻种质资源对纹枯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1990年我们与本院水稻所野生稻研究组协作,对该组提供的2021份普通野生稻资源进行抗纹枯病鉴定,把人工繁殖的纹枯病菌接种于稻茎基部,经年度重复鉴定,取得如下结果。  相似文献   
105.
杂交稻稻瘟菌致病菌系的组成及其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四川省大面积主栽杂交稻组合汕优63、汕优2号上的稻瘟病菌进行生理小种测定的结果表明,致病菌系由多个生理小种群组成,其中以ZB、ZC群小种为主。用不同生理小种的菌株接种汕优2号和汕优63的结果表明:ZB群小种对汕优2号的致病频率最高,为100%,而不同生理小种群对汕优63的致病频率无显著差异,平均为75%。致使这两个杂交稻组合丧失抗性的菌株来自四川省发病多年的常规稻、雄性不育系和早熟杂交稻组合。四  相似文献   
106.
甘肃秦王川灌区土壤盐分特征及次生盐渍化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秦王川灌区水文地质条件和土壤盐分含量特征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差分法建立了预测模型,对灌溉实施后1~5年间地下水位及其埋深变化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地下水位呈普遍抬升趋势,可导致约2000ha土地产生次生盐渍化。如果不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土壤次生盐渍化面积还会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07.
四川农村养猪日粮及平衡饲养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四川养猪主产地的不同地理生态区选点,深入农户广泛开展农村养猪常用饲料及日粮调研,采集饲料样品92个,分析测定铁、铜、猛、锌、钴、碘和硒的含量,将四川农村养猪日粮总结划分为:(1)玉米、青料日粮;(2)甘薯、青料日粮;(3)玉米、小麦、青料日粮;(4)玉米、大麦、青料日粮。并对各日粮的营养含量作了概算和评定。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四川农村养猪日粮的添加剂预混料和浓缩料配制建议以及浓缩料主要营养指标推荐值。依此,开展了4种日粮的6批44组347头肉猪的饲养试验。从中优选出一批饲料配方,已在11个地市的40余家厂试产,省内外广大农村养猪中应用,有效地促进了饲料工业和农村养猪生产的发展。研制的甘薯青料日粮及平衡饲养技术,已列专题在省内大面积推广应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08.
我国西北地区牧草种子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浅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调查了牧草种子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结果表明:我国西北地区的栽培牧草包括豆科、禾本科、藜科、菊科、苋科、紫草科、十字花科、鸢尾科等9科36属53种。其中:豆科牧草13属21种;禾本科牧草16属25种;其它科牧草7属7种。该区栽培牧草总面积约为150万hm^2,其中主要豆科牧草占71%,主要禾本科牧草占10.5%。主要豆科牧草为紫花苜蓿、沙打旺、草木樨、箭舌豌豆、红豆草、柠条和小冠花。主要禾本科牧草为  相似文献   
109.
白翅叶蝉Erythroneura subrufa(Motschulsky)成虫与若虫均以刺吸口器刺进水稻叶片组织内吸取叶汁和叶绿素,被害初期,叶片上出现零星小白点,随后出现长短不一的点状白色斑条,受害严重的稻叶上满布白色斑纹,叶绿素丧失,叶片干萎。在稻叶蝉中除一点小叶蝉被害状出现小白点外,其他叶蝉为害水稻时,并不直接破坏叶绿素,亦不呈现白色斑纹,而是直接吸食叶液,使禾苗发黄而死。因而纠正了过去认为黑尾叶蝉、白翅叶蝉为害水稻后,都会造成叶片出现白色或褐色斑纹的报道。白翅叶蝉在湖南一年发生三代,在晚稻收割后以成虫迁向麦田、杂草等场所越冬,因其寿命很长,故长期不同世代交错。白翅叶蝉除为害水稻外,在初冬与早春还为害冬小麦。近年在湖南及我国南方部分稻区有回升趋势。  相似文献   
110.
<正>2006年饲料原料及能量价格的上涨使大多数饲料生产商的利润下降,肉类消费要求也因各种因素而受到影响。尽管如此,2006年全球饲料总产量仍呈增长趋势。这也是全球经济持续增长的大趋势下,主要发展中国家人均食物消费量的逐步提高、许多国家对市场变化快速适应能力的增强以及饲料生产与食品企业加速整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