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32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4篇
  10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81.
  目的   为探究福建泉州湾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环境破坏及景观结构变化的原因,   方法   以泉州湾河口湿地为研究区域,基于Landsat TM遥感影像提取地物信息,构建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运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景观空间结构特征;建立不同时期土地利用转移概率矩阵,确定土地类型间数量转移关系;应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红树林湿地面积变化驱动力。   结果   (1)1990—2018年天然湿地面积占比呈减少趋势,人工湿地呈增加趋势;从景观水平看,湿地斑块分布呈规则化,聚拢程度减少,景观类型丰富。(2)红树林、互花米草群落动态度波动大,红树林面积比例以2000年为分界点,呈先减后增趋势;1990—2000年红树林主要向水域、养殖池转出,2010—2018年滩涂和互花米草群落转出为红树林。(3)2000年来,红树林面积大小与其他土地类型面积变化关联性强,尤其受到国内生产总值、园林绿地面积影响较大。   结论   泉州湾河口湿地红树林呈恢复趋势,互花米草群落蔓延速率减缓,生态环境逐步改善。该研究为湿地保护与生态恢复提供科学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82.
甘蔗富含甘氨酸蛋白基因(Sc-GRP)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在对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叶片全长cDNA文库测序的基础上,通过EST (expressedsequence tag)序列测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了1个编码富含甘氨酸蛋白(glycine-rich protein,GRP)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Sc-GRP.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基因全长518bp,包含一个273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5'端非编码区(untranslated region,UTR)长58bp,3’端UTR长187bp,且在3’端UTR中有典型的加尾信号AATAAA和polyA结构.该基因编码长度为90个氨基酸的蛋白,其理论分子量为10.12kD,等电点为5.86.Sc-GRP中甘氨酸含量最高,达到13%,且包含明显的GGX和GX重复结构单元.Sc-GRP没有信号肽和RNA结合位点.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在成熟叶片中的表达量远高于其在心叶中的表达量.在甘蔗茎中,随着节间成熟度的增加,其表达量逐渐升高,但在成熟根中几乎没有表达.在铝盐胁迫下,该基因在甘蔗初生根中的表达先是升高,然后随胁迫时间的增加而下降.研究结果提示该基因定位于细胞质,参与细胞的渗透调节,本研究结果为该基因的功能解析及其在甘蔗分子育种上的应用积累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3.
1983年,广州市园林局代表国家参加德国慕尼黑的国际园艺展。作品"芳华园"的设计手法既传承了岭南园林传统风格,也打破了某些局限,因地制宜,叠山理水,巧用植物和石景,构园得体,融入诗情画意。它是我国在国外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露天园林,是近现代中国园林走向世界的第一步,国际上反响热烈。  相似文献   
84.
适宜的留茬高度对羊草割草地的牧草生长与牧草营养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呼伦贝尔羊草割草地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的刈割时期与刈割留茬高度对牧草的经济产量及养分含量的影响。本实验设置3个刈割时间,4个留茬高度,每个处理3次重复,采用随机区组实验设计。结果表明,8月15日刈割的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显著高于其他刈割时期;随着刈割时间的推迟,群落ADF和NDF含量先上升后下降。留茬高度2 cm的群落地上生物量显著高于留茬高度8 cm(P<0.05),但与留茬高度5 cm间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刈割时期不同留茬高度下群落粗蛋白(CP)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呼伦贝尔羊草割草地适宜刈割时间为8月15日左右,以留茬高度2-5 cm为宜。  相似文献   
85.
Following the heme paradigm, it is often proposed that dioxygen activation by nonheme monoiron enzymes involves an iron(IV)=oxo intermediate that is responsible for the substrate oxidation step. Such a transient species has now been obtained from a synthetic complex with a nonheme macrocyclic ligand and characterized spectroscopically. Its high-resolution crystal structure reveals an iron-oxygen bond length of 1.646(3) angstroms, demonstrating that a terminal iron(IV)=oxo unit can exist in a nonporphyrin ligand environment and lending credence to proposed mechanisms of nonheme iron catalysis.  相似文献   
86.
Thiolate-ligated oxoiron(IV) centers are postulated to be the key oxidants in the catalytic cycles of oxygen-activating cytochrome P450 and related enzymes. Despite considerable synthetic efforts, chemists have not succeeded in preparing an appropriate model complex. Here we report the synthesis and spectroscopic characterization of [FeIV(O)(TMCS)]+ where TMCS is a pentadentate ligand that provides a square pyramidal N4(SR)apical, where SR is thiolate, ligand environment about the iron center, which is similar to that of cytochrome P450. The rigidity of the ligand framework stabilizes the thiolate in an oxidizing environment. Reactivity studies suggest that thiolate coordination favors hydrogen-atom abstraction chemistry over oxygen-atom transfer pathways in the presence of reducing substrates.  相似文献   
87.
88.
火炬松、湿地松、晚松组培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试验以火炬松、湿地松、晚松成熟种子的胚为材料,在附加有细胞分裂素(BAP)的GD改良基本培养基(总盐分含量为0.21%;总含氮量为186mg/L)经3 ̄4周培养,在胚或子叶及下胚轴上出现膨大肉眼可见的暗绿色愈伤组织及小芽,其分化率达75% ̄85%。培养基中的细胞分裂素(BAP)浓度对三种松种不定芽的分化具有很大影响,一般以3 ̄5mg/L为好,在继代培养基中,活性炭对于嫩梢的生长具有良好的效果。当  相似文献   
89.
为合理加工原木,提高出枕率和综合出枕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根据对福建省马尾松原木调查结果和原木出材率理论,建立了一系列枕资下锯的数学模型,编制了ABSIC程序。此软件可供操作人员按实际生产需要,选择最佳方案。为进一步实现制材工业自动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0.
西蒙得木组织培养繁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西蒙得木〔Simmondsia chinensis(Link)〕组织培养大批量繁殖技术的研究,探索基本培养基、生长调节物质及蔗糖含量等对嫩梢增殖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春季生长的1年生实生苗以及6年生高产的优株茎节作外植体,培养于含有ZT 1~3 mg/L或BA 1~3mg/L和NAA 0.01~0.1 mg/L的MS培养基中,经30~40天,几乎所有腋芽均能长成嫩梢,切取长达4~6 cm的嫩梢,培养于含有NAA的1/2MS培养基中,经1周暗培养,1个月后生根率达93%,小植株移栽于含砂土的基质中,保持湿润,获得成功。用幼苗及优株作外植体的培养效果无显著差异,说明此法不受遗传型的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