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2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8年   20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基于SSR标记的向日葵DNA指纹图谱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24份向日葵参试材料和育成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旨在为向日葵育种、品种纯度鉴定提供参考。利用19对条带清晰、多态性稳定的SSR引物对群体材料进行扩增分析,发现这些引物的多态信息含量变化范围为0.30~0.62,平均值为0.41。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参试材料间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低,其最小遗传相似系数为0.62,亲缘关系与地理来源关系不明显。构建了124份材料的指纹图谱,结果表明除SPQ3和SY7外,19对引物能很好地将其余122份材料鉴别出来,但部分位点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基因来源范围较小。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参试向日葵材料遗传背景较为狭窄,在育种中应拓宽亲本来源,提高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22.
为研究不同生态适应型甘蓝型油菜之间的遗传变异,采用高通量测序手段对春性、冬性和半冬性甘蓝型油菜代表性品种(奥罗、Darmor-Bzh和中双11号)进行了高深度重测序。通过遗传变异比较分析,在春性和冬性、春性和半冬性、冬性和半冬性之间检测到丰富的遗传变异,包括SNP、Indel、结构变异和拷贝数变异等。三个不同生态型甘蓝型油菜之间存在遗传变异分布的基因数目分别为43 983、44 592和44 991个。对这些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发现它们主要富集在基础代谢、生长发育调控和环境适应性等相关的GO类别中。针对不同生态型之间的差异特点,重点关注开花时间的调控网络,发现与植物春化途径、赤霉素途径、衰老途径等相关的重要基因FCL、VRN、GA、SPL3等同源拷贝中均存在遗传变异,推测这些基因功能可能与甘蓝型油菜不同生态适应性的形成相关。本研究在不同生态适应型品种内检测到的大量的遗传变异以及这些变异在基因中的分布为解释甘蓝型油菜不同生态适应型的形成提供了遗传基础,为后续的分子育种以及改良生态适应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3.
生命参数是昆虫种群的重要特征指标,为测定该指标常需应用不同单头饲养方法饲养试虫。为评价不同饲养方法对大豆蚜生命参数的影响,在20、23和26℃,分别采用新的叶子圆片法、清水培养基法和叶片保湿法对大豆蚜进行单头饲养,构建各实验种群生命表,分析了大豆蚜若蚜历期、成蚜寿命、成蚜繁殖力、种群大小、内禀增长力、净生殖率、周限增长率、平均世代周期和期望寿命在不同方法饲养大豆蚜种群间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各单一温度下,大豆蚜若蚜历期在不同饲养方法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在20、23和26℃,叶片保湿法饲养的大豆蚜成蚜寿命分别为28.68±2.74、20.03±1.89和15.23±1.43d,均高于新的叶子圆片法处理;叶片保湿法处理下的成蚜繁殖力分别为50.39±2.37、43.22±3.45和43.21±3.20头/世代,均高于新的叶子圆片法处理。不同温度下,清水培养基法和叶片保湿法饲养的大豆蚜,其60d内种群大小预测基本一致。大豆蚜的内禀增长力、净生殖率、周限增长率、平均世代周期和期望寿命,在不同饲养方法间均呈现一定差异性。三种饲养方法具有各自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不同方法饲养的大豆蚜种群生命参数存在差异。研究结果的取得,为大豆蚜生命参数测定试验中饲养方法的选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