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3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2篇
  3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2.
为妥善解决水稻生产过程中氮肥施用严重超量等问题,进行了水稻减氮栽培技术与品种比较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水稻机直播减氮栽培技术及种植氮肥利用率高的品种,是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植物氨同化以及烟草中苯丙氨酸代谢、脯氨酸代谢、美拉德反应及其与烟叶风味和品质关系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环境因素对烟草氨基酸代谢的影响,为深入研究氨基酸对烟叶品质和风味影响的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根据彩椒和包心芥菜的特性和广西种植习惯,从棚室结构、土壤要求、播种时期、品种选择、育苗方法、苗期管理、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广西大棚彩椒套种芥菜栽培技术要点,对提高华南地区大棚彩椒经济效益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桂特一号大叶菊花菜的替代优势,以更新品种,筛选出更适合广西南宁市及周边地区种植的食苗菊优良品种。【方法】以大叶菊花脑为对照品种,通过栽培试验,对桂特一号大叶菊花菜和大叶菊花脑的形态指标、产量性状等进行比较。【结果】桂特一号大叶菊花菜的单枝商品嫩茎重平均为4.48 g,比对照重1.20 g,达极显著水平;其年产量为64245.5 kg/ha,比对照增产89.3%,达极显著水平;桂特一号大叶菊花菜的蛋白质、维生素、黄酮类物质含量均高于对照,而纤维素含量比对照低2.31%。【结论】桂特一号大叶菊花菜具有采收时间长、产量高、品质好等特点,是值得推广种植的保健蔬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野韭菜又名起阳草,其风味独特,香脆爽口,是有名的山野菜,具有强身强精、温阳补肾、促进血液循环、促进胃肠蠕动、治疗便秘、预防肠癌等多种功效。我国野菜新品种选育工作刚刚起步,市场急需优质栽培品种,选育出适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栽培的高产、优质的大叶韭菜,能促进野生蔬菜生产向高产、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同时,有助于提高野生蔬菜资源的利用率和附加值,保护优稀资源。桂特一号大叶韭是广西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和南宁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寻求大叶韭菜高产优质的最佳品种和施肥条件。[方法]通过栽培试验,比较桂特一号大叶韭菜和大明山野生大叶韭菜在不同施肥处理条件下产量形成的差异。[结果]在不同施肥处理下,大叶韭菜单株产量、年产量差异均达到0.01显著水平,其中施有机肥的增产效果最好;在同一施肥处理条件下,2个不同基因型大叶韭菜间单株产量、年产量差异均达到0.01显著水平。[结论]施有机肥能明显提高2个不同基因型大叶韭菜的产量。桂特一号大叶韭菜高产优势突出,是值得推广的保健蔬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8.
在对安徽省长山核桃栽培现状全面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栽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科学规划、科技支撑、良种壮苗、丰产示范、技术培训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对策,为全省长山核桃健康快速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国内洋桔梗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查阅现有洋桔梗组织培养资料,对洋桔梗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主要介绍了洋桔梗组织培养中的外植体的选择、初代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及练苗移栽等程序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防霜冻技术对模拟霜冻过程中黄瓜幼苗形态、抗氧化酶活性和细胞膜透性的影响,为黄瓜防霜冻技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在模拟自然霜冻条件下对黄瓜幼苗进行防霜冻技术处理(TR),在降温处理后不同时期调查黄瓜幼苗的株高、茎粗、叶长和叶宽及统计冷害指数,并在温度降至10 ℃/5 ℃前1 d(-1 d)及下降至10℃/5℃后1、3和5 d测定其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在模拟自然霜冻条件下,降温处理后3 d TR组黄瓜幼苗的相对株高为106.00%,显著高于对照组(CK,95.50%)(P<0.05,下同),相对茎粗、相对叶长和相对叶宽与CK组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降温处理后5 d TR组的冷害指数为40.67%,显著低于CK组.降温处理-1 d,TR组黄瓜幼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CK组,降温处理后1~3 d,SOD和CAT活性呈上升趋势,且高于CK组,但差异不显著;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降温处理的-1~2 d高于CK组,在降温处理后3~5 d低于CK组,但差异均不显著;TR组与CK组的过氧化氢(H2O2)含量在降温处理的-1~5 d均呈上升趋势,TR组的H2O2含量低于CK组;TR组的丙二醛(MDA)含量在降温处理前后变化不明显,但在降温处理后1和5 d显著低于CK组.[结论]在霜冻来临前对黄瓜幼苗进行防霜冻技术处理,能有效提高其对霜冻的耐受性,显著减轻黄瓜冷害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