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6篇
  1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66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1.
卵裂间隔(τ0)是与温度相关的参数,为早期胚胎发育时期第一次卵裂持续的时间,或连续两次细胞分裂的时间间隔,被广泛用于鱼卵染色体操作中最佳诱导时间的确定上。本文研究了史氏鲟♀×达氏鳇♂受精卵在14~22℃下卵裂间隔τ0与温度的关系,τ0为第一次卵裂(τⅠ)与第二次卵裂(τⅡ)间的时间间隔(τⅡ-τⅠ)。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范围内,史氏鲟♀×达氏鳇♂受精卵τ0随着温度(T)的上升而减小,在14℃下τ0为85.0±1.3 min,22℃下τ0为45.8±2.2 min,两者之间符合线性回归关系:τ0=154.54-4.95T(R2=0.999 0)。22℃为史氏鲟♀×达氏鳇♂胚胎发育的温度上限,超过此温度,正常卵裂的胚胎比例将显著下降(<60%)。  相似文献   
112.
长江口刀鲚繁殖群体组成及繁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查明当前长江口刀鲚(Coilia nasus)繁殖群体组成及其繁殖性能, 2021 年于长江口刀鲚汛期的 4—6 月在长江口南支水域采集生殖洄游的刀鲚繁殖群体样本 144 尾, 分析了其个体大小、性比、性腺发育分期、条件因子(Kn)、 性体指数(GSI)和繁殖力(F)。结果显示, 采集样本的平均全长(TL)和体重(BW)分别为(318±34) mm 和(97.16±32.05) g, 其中, 于 4 月采集的个体最大。繁殖群体中, 雌性占优, 雌雄性比为 8∶1。在雌性个体中, 不同月份性腺发育期组成不同, 其中 4 月以卵巢发育至 II 期个体为主。Kn 在不同长度组和不同月份间基本一致, 其值接近或大于 1。GSI 从 4 月至 6 月随着性腺不断发育成熟而逐渐增加, 6 月最高。所选成熟个体的繁殖力从 29908 到 74041 粒不等, 平均值为(51073±11302)粒。繁殖力与全长、体重、性腺重均存在正相关关系, 其中繁殖力与性腺重的相关性最高 (R2 =0.619), 其次为全长和体重。本研究结果可用于判定当前长江口刀鲚繁殖群体的整体状况, 为后期针对该物种的保护以及管理政策制定和规划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3.
金沙江流域水能资源丰富,是长江经济带重要的水源地,分析其干旱时空演变规律特征,对水资源管理规划及下游的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金沙江流域28个气象站1960-2020年逐月降水和气温资料,计算了年尺度和季尺度的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定量分析了季尺度和年尺度不同等级气象干旱发生频率的年代变化规律及空间分布特征,并采用云模型分析了年尺度气象干旱时空分布的随机性与稳定性。结果表明,年尺度上,金沙江流域主要以轻旱和中旱为主,呈现轻旱高频和重旱低频的特点,且整体趋于干旱化;季尺度上,四个季节干旱频率均在30%左右,主要以春季和夏季干旱为主;空间分布上,丽江一带干旱发生频率较高。云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年尺度上,SPEI指数时间分布的离散程度较空间分布的大,不均匀性更加不稳定;时间分布上站点间干旱程度差异随年际变化增大,且不均匀性趋于不稳定;空间分布上,随着熵值的增大,超熵值减小,期望越低的站点相对多年平均干旱程度波动越大,其干旱程度的不均匀性越稳定。  相似文献   
114.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