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1篇
农学   6篇
  16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60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微生物油脂的分提及其组成与理化指标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含46%花生四烯酸的微生物油脂会在低温(≤10 ℃)呈现凝固状态,为其使用带来诸多不便。本文以该微生物油脂为材料,采用表面活性剂法,优化了分提处理最佳工艺条件。另外,本文还对分提得到的液态油和固态油的多项理化指标进行了评价,并采用气相色谱和质谱方法对液态油和固态油的脂肪酸和甘油三酯的组成分别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采用本方法分提液态油得率为57.0%,熔点降到9 ℃,碘值增加,黏度降低,而且其花生四烯酸含量有所提高,其甘油三酯的类型主要为三不饱和型甘油三酯;而固态脂的熔点升至27 ℃,碘值降低,黏度增加,花生四烯酸的含量稍有降低,且甘油三酯的主要类型为二不饱和型甘油三酯。  相似文献   
62.
本研究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结合RT-PCR方法克隆抗苄嘧磺隆雨久花生物型和敏感性雨久花生物型乙酰乳酸合成酶(ALS)基因cDNA序列,并对测序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与敏感性的雨久花ALS相比,公主岭(GZL)抗性生物型中第197位脯氨酸突变为组氨酸,第556位亮氨酸突变为苯丙氨酸;柳河(LH)抗性生物型中第358位天冬酰胺突变为天冬氨酸;磐石市(PS)抗性生物型中第525位缬氨酸突变为异亮氨酸。分析表明,高度保守区Domain A的第197位氨基酸残基的突变可能是导致公主岭稻区雨久花产生抗药性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其他抗性生物型抗性产生的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3.
朱航  王雅菲  周小毛   《植物保护》2015,41(6):117-121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测定了小菜蛾不同发育阶段、4龄幼虫不同组织ABCG2mRNA相对表达量的差异,并进一步检测了茚虫威的LC50剂量对小菜蛾3龄幼虫ABCG2mRNA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发育阶段小菜蛾ABCG2mRNA相对表达量在雄性成虫中最高,明显高于其他几个发育阶段,分别是3龄的5.63倍、4龄的3.67倍、蛹期的7.36倍、雌虫的3.51倍。4龄幼虫的ABCG2mRNA在中肠中的表达量最高,分别是马氏管、精巢、残余体的3.12倍、8.96倍、7.33倍,在头和表皮的表达量最低;使用茚虫威的LC50浓度处理小菜蛾3龄幼虫后,ABCG2mRNA的表达量逐步上升。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茚虫威在小菜蛾体内的代谢与ABCG2之间的关系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4.
分析了我国不同产区不同品种亚麻籽的组成及体外抗氧化特性。结果表明,除基本组成成分外,不同品种亚麻籽主要活性组分含量和体外抗氧化活性具有显著差异。α-亚麻酸、木酚素、总酚酸、黄酮、生育酚、植物甾醇含量范围分别为33.42%~59.74%,120~918 mg/100g,209~491 mg/100g,33.04~75.63 mg/100g,8.68~20.75 mg/100g,340~596 mg/100g。亚麻籽提取物DPPH值和FRAP值分别为4 357~8 146 μmol Trolox/100g, 8 289~15058 μmol Trolox/100g。此外,不同品种亚麻籽抗营养因子生氰糖苷含量差异较为显著(5.57~11.34 mg HCN/100g)。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亚麻籽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与木酚素、总酚酸和黄酮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亚麻籽主要酚类化合物及其抗氧化活性主要依赖于亚麻籽品种特性,而非种植区域。  相似文献   
65.
微波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加工手段,在菜籽加工过程中的应用逐渐引起了关注。菜籽压榨前微波预处理能将菜籽油中油菜籽多酚含量提高近120倍之多,菜籽油中植物甾醇、维生素E的含量也能得到显著提升。此外,微波预处理还能加速硫甙的降解,与传统炒籽预处理相比,微波菜籽油香味更浓郁丰富。本文围绕微波技术在油菜籽加工领域的应用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66.
农作物生物炼制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石油资源濒临枯竭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能源和环境等问题日益突出。生物炼制是环境可持续发展和能源经济转变的重要手段。以生物炼制为核心的生物技术第三次浪潮,将解决人类社会目前面临的资源、能源与环境等诸多重要问题。介绍了农作物生物炼制的概念、分类,阐述了农作物生物炼制的产品主要有生物质化学品,生物质材料,生物质能源以及生物可再生原料的修饰等,并展望了农作物生物炼制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7.
1.菜籽饼粕的利用技术 (1)双低菜粕高效饲用技术双低菜籽加工后的菜粕硫苷含量大幅降低至40μmol/g以下,克服了常规油菜饼粕硫苷含量高而难以直接饲用的弊端。但是,在硫苷含量降低之后,由于纤维对单胃动物营养物质消化率和利用率的显著影响,纤维成为双低菜粕中最重要的抗营养因子,而且菜粕的品质还与菜籽的加工工艺和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合理的加工是生产优质双低菜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8.
本文建立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火麻籽油中10种酚类物质的方法,10种单体酚检出限为0.05~0.12μg/m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70~0.9998,回收率为85%~108%。检测了8份不同产地火麻籽油的总酚、总黄酮含量及体外抗氧化活性指标(DPPH、FRAP、ABTS+·)。总酚含量为1.20~17.35mg对香豆酸/100g,总黄酮含量为7.61~51.72mg柚皮苷/100g。DPPH清除能力为9.03~19.71mmol TE/100g,FRAP还原能力为13.12~30.09mmol TE/100g,ABTS+•清除能力为29.40~358.37mmol TE/100g。相关性分析表明,总酚含量与DPPH、ABTS+•清除能力和FRAP还原能力呈显著正相关;总黄酮含量与DPPH清除能力、FRAP的还原能力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9.
70.
油料作物秸秆快速热解及其生物油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油菜秸秆、脱灰油菜秸秆、花生秸秆及芝麻秸秆等为原料,在小型流化床上进行了快速热解试验研究。从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含量与灰分含量等原料品质方面,对热解产物分布以及生物油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秸秆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含量不同,其热解产物分布有所不同,纤维素与半纤维素含量高的秸秆,生物油产率较高。灰分对热解产物分布影响较大,脱除灰分有利于提高生物油的产率;脱除灰分对秸秆生物油品质有一定影响,其生物油的pH值、密度、运动粘度高于其它秸秆生物油。油菜秸秆、花生秸秆、芝麻秸秆生物油主要品质指标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