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1篇
农学   6篇
  16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60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本文简述了油脂微藻的种类、含油量和脂肪酸成分以及主要用途,介绍了微藻的油脂代谢调控和改良技术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大规模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今后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42.
为探讨土壤水分胁迫对大豆品种形态性状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以3个抗旱性不同的大豆品种(合丰25、黑农44、晋豆21)为试验材料,在盆栽条件下,于大豆始荚期至鼓粒期进行中度和严重土壤水分胁迫试验,对形态性状、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  相似文献   
43.
采用离心撞击式原理和变频调控技术,将油料脱皮、皮仁分离、自动检测和数据处理与输出系统集成创新,开发出YPRC-1型油料皮仁快速检测仪,实现菜籽、苏籽等油料皮仁分离与检测的自动化、集成化、一体化。应用结果表明,速测仪具有检测快速、结果准确、操作简单等特点,其性能指标达到:脱皮率>95%,皮中含仁<1%,仁中含皮<1%,含仁率检测准确度>98%,平均偏差<0.2%,样品量<10g,单个样品检测时间<5min。  相似文献   
44.
超临界CO_2萃取脱皮菜籽饼粕油脂的可行性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提高脱皮双低菜籽低温压榨饼的附加值,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优化超临界CO2萃取脱皮双低菜籽低温压榨饼中油脂的工艺,研究萃取压力、温度和时间对油脂提取率的影响,并对萃取得到的油和粕的品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萃取温度对油脂提取率的影响显著(P0.05);萃取压力和时间对油脂提取率的影响极显著(P0.001),且交互作用非常显著(P0.01);最佳工艺参数为萃取温度40℃、压力28 MPa和时间120 min,此条件下菜籽油的提取率为95.08%。超临界萃取的油色泽较浅,酸价与过氧化值都优于正已烷工艺,磷脂质量分数为0.051 mg/g约是正已烷工艺的1/32,维生素E和总酚含量较高;超临界萃取的脱脂粕蛋白溶解度高,颜色较浅,硫甙含量较少,品质明显优于正已烷脱脂粕。研究结果可为脱皮双低菜籽低温压榨饼的高值化利用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45.
为了探寻与免疫分析相配套的简易前处理方法,以黄曲霉毒素B1(AFB1)为靶标,花生样品为对象,研究了可能影响ELISA测定结果的样品前处理方法;采用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的方法,研究比较了4种不同浓度(5%、10%、20%和30%)甲醇稀释的样品基质同源ELISA灵敏度。结果表明,甲醇稀释度越小基质效应越明显;样品前处理中除油处理可显著提高回收率;样品前处理中免疫亲和柱净化后可消除相当一部分基质效应的影响,提高了回收率。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简单快速的前处理方法提供了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46.
通过低温压榨亚麻籽获得冷榨亚麻籽油(cold-pressed flaxseed oil, CFO),并分析了其主要理化指标,着重研究CFO的静态流变特性和动态流变特性,同时分别采用Casson、Herschel-Bulkley和Bingham模型对其流体行为进行拟合,并采用Arrhenius方程分析其粘度热动力学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在剪切速率为0.1~200 s-1下,CFO由非牛顿流体逐渐转化为牛顿流体;当剪切速率大于10 s-1时,CFO呈牛顿流体;同时分析得出CFO的粘度活化能为3 095.4 cal/mol;CFO的粘度、剪切应力、损耗模量、塑性稠度系数、高剪切极限粘度和稠度系数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但是温度变化对CFO的贮能模量影响不显著;另外通过比较3个流变模型得出Bingham模型适用于CFO。   相似文献   
47.
以对磷酸三钙具有高效溶解作用且对玉米苗生长有促生效果的假单胞菌K3为模式菌株,采用NBRIP液体培养基研究了解磷菌K3的解磷机制及缓冲容量对其解磷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解磷菌K3液体摇瓶培养7 d后,培养液中水溶性磷从6.54 μg/mL增加至655.23 μg/mL,pH从7.00降至3.99。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发现,K3菌液中的主要代谢产物为苹果酸、乳酸和草酸,浓度分别为47.39 mmol/L、25.67 mmol/L和1.89 mmol/L。人工模拟K3菌株产生的有机酸及调节培养基不同pH值对磷酸三钙溶解度影响的试验表明,有机酸的螯合作用是解磷细菌K3菌株解磷的主要机理,而调节培养基pH对解磷的作用有限。液体摇瓶和土培试验结果显示,土壤缓冲容量对K3解磷菌的解磷效应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8.
优化施氮下稻-麦轮作体系土壤N2O排放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了静态箱法研究优化施氮下湖北稻-麦轮作体系农田N2O排放特征。结果表明,农田N2O排放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N2O排放通量峰值大约发生在施氮后的第3~7 d。小麦季土壤N2O排放量范围为N2O 2.43~4.84 kg/hm2,肥料氮通过N2O排放的损失率为0.54%~0.74%。水稻季土壤N2O排放量为N2O 0.89~2.45 kg/hm2,肥料氮通过N2O排放的损失率为0.39%~0.47%。小麦季和水稻季施氮后0~15 d N2O排放量占当季总排放量的百分比分别为62.79%~66.72%和87.97%~93.14%。与习惯施氮相比,基于作物阶段氮素吸收增加追肥比例和施氮次数的优化施氮能有效减少土壤N2O排放。  相似文献   
49.
中国农产品加工赴欧洲培训结业报告(续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在欧洲的技术培训情况介绍及对欧洲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特点的归纳,找出我国在农产品加工业与欧洲相比在WTO竞争中的优势和劣势,从而为我国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供出良好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50.
秸秆热解液化制备生物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秸秆快速热解液化技术及其动力学研究现状、生物油的性质与精制,提出了秸秆快速热解液化技 术存在主要问题及未来研究目标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