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BtR05的诱变育种及其对朱砂叶螨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BtR05为原始菌株,通过紫外诱变,获得一株对朱砂叶螨成螨有较高毒力的突变株63号.63号菌株的生长速度快,繁殖力强,LB摇瓶培养48 h后显微计数为4.88×109cfu.mL-1.63号发酵液的杀螨活性是原始菌株的1.33倍.通过斜面传代培养,该菌株能稳定遗传10代.  相似文献   
62.
以两因素二次正交回归方案设计试验,应用DPS软件,以产量(Y)为目标函数,将播期(X1)、播量(X2)做为因素进行研究,研究高产小麦品种中麦895在关中灌区的高产栽培技术。结果表明,中麦895在关中灌区适宜的播期和播量分别为,播期10月5~10日,播量为260.75~343.93万基本苗/hm2。  相似文献   
63.
黄冠梨"鸡爪病"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河北省黄冠梨大面积发生病害,其病斑形似鸡爪,故临时定名“鸡爪病”,有的地方称“斑点病”。该病严重影响了黄冠梨商品价值,给梨农造成较大损失。该病在泊头市首次发现,发病规律及致病机理不明。为此进行了“鸡爪病”的调查。  相似文献   
64.
为研究杏鲍菇多肽对染铅大鼠氧化损伤的影响,将27只(55±5)g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基础饲料+蒸馏水)、染铅组(基础饲料+0.2%醋酸铅水溶液)和试验组(基础饲料添加2%多肽+0.2%醋酸铅水溶液)。饲养60 d后,检测血清、心脏、肝脏和肾脏中SOD(超氧化物歧化酶)、CAT(过氧化酶)、GSH-Px及MDA(丙二醛)的水平。结果表明,铅会导致血清及脏器(肝脏、肾脏、心脏)的SOD、CAT及GSH-Px活性显著下降(P0.05或P0.01),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或P0.01);补充杏鲍菇多肽后,血清及心脏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血清、肝脏及心脏的CAT活性显著升高(P0.05),血清和肝脏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血清、肝脏及肾脏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或P0.01)。说明补充杏鲍菇多肽可缓解铅导致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65.
大垄距麦套夏花生高产栽培技术高丁石,赵自勋,魏艳丽,尚红艳(滑县农业局,滑县456400)(滑县农技推广中心)夏播花生适时早播(套)是延长生育期的有效措施,但麦垄套播时间过早,与小麦共生期长,会与小麦争水争肥,使花生光照不足,前期发育弱,形成老小苗导...  相似文献   
66.
为了明确哈茨木霉LTR-2拌种处理冬小麦的田间效果,为木霉拌种剂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本试验从2016年-2018年连续3年,研究了哈茨木霉LTR-2拌种对小麦出苗率、幼苗生长、小麦纹枯病和茎基腐病发生情况和产量的影响,通过高通量测序和FUNGuild预测分析了木霉拌种对小麦根际土壤中真菌群落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哈茨木霉LTR-2拌种可以提高小麦的出苗率和冬前分蘖数;对小麦纹枯病的平均防效60%以上;对小麦茎基腐病的平均防效65%以上,优于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与不拌种对照相比,哈茨木霉LTR-2拌种处理增产4.3%~6.34%,增产效果略高于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木霉拌种可以降低小麦根际土壤中病原真菌的相对丰度,特别是土壤中镰孢属真菌的相对丰度。因此,哈茨木霉LTR-2可以作为化学拌种剂的绿色替代产品用于小麦生产。  相似文献   
67.
茶树AMP脱氨酶是茶树咖啡碱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它的活性影响着咖啡碱的的合成,但该酶基因的克隆目前还处于空白状态。通过从茶树全器官转录组文库搜寻的序列进行比对,获得1条与其他物种同源性较高的编码AMP脱氨酶基因的EST序列,运用RACE技术扩增获得茶树AMP脱氨酶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该基因cDNA全长3 215 bp,其中开放阅读框长2 571 bp,编码856个氨基酸,3′端有一个明显的多聚腺苷酸加尾信号。预测蛋白分子量为97.6 kDa,理论等电点为6.31。序列分析表明它与葡萄的AMP脱氨酶基因的亲缘关系较近。将基因登陆到GenBank上,登录号为AGJ84350.1。  相似文献   
68.
花生作物茎杆较低,且自身有很强的固氮能力,适宜与多种作物多种方式间套种植,根据作物农艺性状情况,近年来,我们实践了一些种植模式。对几种较好的模式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9.
以小偃22为供试品种,研究其在五个施氮水平下(B1:0 kg·hm-2、B2:120 kg·hm-2、B3:180 kg·hm-2、B4:240 kg·hm-2、B5:300 kg·hm-2)的绿叶性状及产量因子的差异。结果:①各处理NDVI值均从花后7 d开始下降,但各施氮处理下降较慢,并且各施氮处理间差异不显著,适量施氮能延缓小麦植株的衰老,但过量施氮未能持续延缓植株衰老。②所有处理SPAD值在花后14 d内无明显差异,但未施氮肥的B1处理SPAD值下降早、下降速度快,各施氮肥处理SPAD值下降晚、下降速度慢,花后28 d后,所有处理叶片渐渐变黄,SPAD值降到较低水平,但各处理之间仍有一定差异,施氮量越多的处理SPAD值越高,施氮肥能明显延缓SPAD值降低时间和速度。③施氮量对出苗和冬分蘖没有显著影响;春分蘖、穗数、穗粒数均随施氮量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千粒重随施氮量增加先减少后增加;产量随施氮量增加先升高后降低,B1处理产量最低,B3处理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70.
天蚕素AD和蛙Buforin Ⅱ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改良二步全基因合成法人工合成了含大肠杆菌偏爱密码子的天蚕素AD和蛙Buforin Ⅱ成熟片段的融合基因,并克隆至pMD18-T中,经测序确认正确后,与pET-Trx连接,构建了表达载体pET-Trx-CAD-Buforin Ⅱ,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表达产物占菌体总蛋白的35%,经羟胺裂解后对测试菌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为进一步的开发与应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