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霉菌毒素是霉菌在谷物的田间生长阶段、收获和储藏或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其广泛存在于饲料原料和人类食品中。霉菌毒素不仅会使饲料品质大大降低,而且严重损害动物的健康、降低动物生产性能,其在畜产品中的残留会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大量研究表明霉菌毒素会破坏肠道黏膜屏障,影响肠道菌群组成,改变肠道免疫应答,诱导肠道病变,引起肠道炎症等。而由肠道杯状细胞分泌的黏蛋白是肠道固有免疫第1道防线——黏液层的主要组成部分。肠道黏蛋白对维持肠黏膜动态平衡、调控微生物-宿主免疫反应起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研究,就霉菌毒素对肠道黏蛋白产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今后在此领域开展更深入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型号内燃机连杆的屈曲特性进行了有限元计算和分析。对于给定材料的连杆,分析了连杆基于欧拉临界载荷公式的特征值屈曲模态。在此基础上,对内燃机连杆进行了非线性屈曲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连杆不会发生经典的欧拉屈曲现象,也就是说在发生屈曲之前应该首先出现塑性屈服失效。引进连杆初始缺陷后,对应的作用在连杆上的最大载荷为75 k N,而在给定的工况条件下,作用在连杆上的最大实际载荷为35.6 k N。因此,连杆在实际工作中不会发生经典的屈曲失效,也不会发生塑性屈服,连杆工作状态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不同行距对春玉米产量和光合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试验选用先玉335和军单8两个品种,设70、65、60、50 cm 4个行距水平,研究不同行距种植对玉米产量及光合作用影响的机制.结果表明:各处理间产量存在差异,70 cm和50 cm处理高于65 cm和60 cm处理,形成产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秃尖长度;70 cm和50cm处理在生育后期较其他处理提高了穗位叶叶片的光合速率(Pn),并且保持了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延迟了叶绿素的分解.说明不同行距处理可影响生育后期叶片活性,表现为光合速率的差别,最终影响秃尖长度,形成产量差异.  相似文献   
14.
构建了适用于水产养殖水体原位修复的滤料浮床生态调控系统,考察了不同床水比(浮床面积与水体面积比)条件下的水产养殖水体原位修复效果。结果表明,当床水比为1∶10时,试验周期内的化学需氧量(CODMn)、NH3-N和溶解氧(DO)分别维持在20、0.07和6.5 mg/L左右,鱼苗的成活率和增重率比无浮床系统分别提高了13%和25%;床水比为1∶15时,净化能力不足,水质指标逐渐恶化;床水比为1∶5时,布水装置启动频繁,减缓鱼苗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15.
钾肥不同施用量对耐密型春玉米光合速率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田间钾肥定量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钾肥不同施用量对春玉米产量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育期内不同品种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相同,均呈单峰变化规律。钾肥主要是通过影响玉米的百粒重、穗粒数和穗长来影响玉米的产量,不同品种间钾肥对产量性状的影响不同,对军单8产量性状影响大小依次为百粒重>穗粒数>穗长,对品种先玉335影响大小依次为穗粒数>穗长>百粒重。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在不同灌水条件下,研究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区春玉米植株性状、水分利用特性、茎秆强度与植株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灌水量的增加,玉米株高增加,穗位高和茎秆强度有所增加,对茎粗的影响相对较小。干旱胁迫下适度灌水,玉米的茎秆强度和株高、茎粗及穗位高呈正相关关系;在灌水量达田间持水量100%的处理下,玉米的茎秆强度和株高、茎粗及穗位高呈负相关,即玉米的茎秆强度随株高和穗位高的增加而呈降低趋势,从而增加了倒伏的风险。随着灌水量的增多,玉米产量提高不明显,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7.
霉菌毒素是由镰刀菌、曲霉和青霉等丝状真菌产生的低分子质量次级代谢产物.食品和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共污染现象广泛存在,深受各国相关从业者和研究人员的重视,但直到今天,有关霉菌毒素的联合毒理效应研究仍然有所欠缺,如低毒性长期暴露的体内试验如今仍然很少.目前,世界范围内相关标准和法规的建立普遍只关注于单独霉菌毒素的毒理效应.牛奶...  相似文献   
18.
短链脂肪酸(SCFA)在调节动物和人体代谢、内分泌和免疫功能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到SCFA通过高度关联的肠脑轴参与调节多种神经化学途径,影响包括情感、认知和神经反应等大脑生理和行为,在机体健康中发挥关键的作用。目前,直接探索SCFA作为关键介质靶向干预对肠道和大脑功能以及肠脑轴影响的潜在机制研究较少。本综述概括了SCFA在肠-脑通讯中的作用,总结了有关SCFA直接或间接介导肠-脑相互作用的途径,旨在为SCFA开展进一步肠脑轴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