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农学   4篇
  1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小麦抗叶锈病遗传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气候变化以及耕作制度的改变,近年来,小麦叶锈病有加剧危害的趋势,培育抗病品种是减轻小麦叶锈病危害最经济环保的途径。本文综合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对小麦叶锈病病原菌、抗叶锈基因定位、抗病育种所取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研究对策和展望,为抗叶锈基因的深入研究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以江麦869、徐麦178为供试品种,通过设置不同播期与春季追肥方式的互作处理,探究不同播期条件下缓释肥替代尿素的增产效果,以期为江苏淮北地区实现小麦高产高效轻简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江麦869和徐麦178的适宜播期分别为10月10~25日和10月10日前后。推迟播期,2个品种孕穗期最大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高峰苗均呈下降趋势,而收获指数有所增加,茎蘖成穗率在播期10月25日条件下最高。各春季追肥方式中,返青期施用缓释肥可有效增加最大叶面积指数,促进小麦干物质积累,因而增产效果显著优于其他3种处理,且不必等雨或灌水施肥,简化了春季追肥程序。  相似文献   
13.
烟草六个重要性状的QTL定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烤烟台烟7号与白肋烟白肋21作为杂交亲本,后代自交衍生的127个F2和F2:3家系为材料,构建了全长3 483 cM包括26个连锁群、190个标记位点的烟草遗传连锁图谱。通过一年两地各3次重复的随机区组田间试验,测定烟叶烟碱、总氯、总钾、叶长、茎叶夹角、白粉病6个重要性状,采用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法定位QTL并分析其遗传互作效应。结果检测到2个烟碱相关QTL、2个总氯相关QTL、1个总钾相关QTL、4个叶长相关QTL、茎叶夹角和白粉病相关QTL各1个,其中6个加性效应QTL和4对加加上位性效应QTL。这11个基因位点遗传效应中除加性效应外,上位性效应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24份杂交稻品种和18份杂交稻亲本为材料,利用SSR分子标记进行DNA指纹图谱构建和遗传多样性分析。24对引物在研究材料中共检测到74个多态性片段,平均每对引物的多态性片段为3.1个。基于24个SSR标记的扩增结果,利用NTSYS 2.10e软件计算Dice遗传相似系数,并建立UPGMA聚类图,结果表明:42份材料之间的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60~1.00,在遗传相似系数0.68处可以将42份材料分为6个类群,较好地反映了供试材料的亲缘关系,可为水稻育种中亲本选择提供参考。同时建立了42份材料×12个SSR标记的指纹图谱,为杂交水稻品种纯度和真伪鉴定提供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出黄淮麦区抗赤霉病优异品种(系),以黄淮麦区71个主栽小麦品种(系)为材料,于2016-2017和2017-2018两年度采用单花滴注接种的方法,以苏麦3号、郑麦9023、淮麦22和济麦22分别作为抗、中抗、中感和感赤霉病对照品种,在赤霉病重发病区扬州对供试品种(系)进行赤霉病抗性鉴定,同时利用与抗赤霉病基因位点 Fhb1 Fhb2 Fhb4 Fhb5 QFhs.crc-2DL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显示,西农511等5个品种(系)的赤霉病抗性均达到中抗水平,淮麦30等17个品种(系)表现为中感,其他49个品种(系)表现为感病。对照品种苏麦3号同时携带 Fhb1 Fhb2基因和 QFhs.crc-2DL位点;淮麦40和徐麦DH9可能同时携带 Fhb1基因和 QFhs.crc-2DL位点;太麦198可能携带有 Fhb4基因;明麦16、皖麦32可能携带有 QFhs.crc-2DL位点。有17个赤霉病抗性较好的品种(系)均不携带本研究所检测的抗病基因/QTL。  相似文献   
16.
徐麦38(参试代号:徐麦14123;系谱号:08834-S-64-2-3)于2020年通过江苏省审定,审定编号:苏审麦20200013;同年申请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申请号:20201006474。该品种属半冬性中强筋小麦品种,拔节起身中等,灌浆快,熟相较好。在适宜的栽培条件下,大田种植每公顷产量在8250-9000kg,超高产栽培每公顷产量可达10500kg以上。本文即阐述了徐麦38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抗病性、品质表现等品种特性以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7.
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分子标记技术,对黄淮麦区47份小麦育种材料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进行鉴定和分析。SDS-PAGE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的小麦品种(系)中,Glu-A1位点编码的HMW-GS有3种类型,分别是Null、1和2*,其中1出现频率较高(80.9%),Null次之(17.0%),2*仅有1份;Glu-B1位点有7+8、7+9、17+18共3种类型,其中7+8和7+9出现频率较高,分别为48.9%和44.7%;Glu-D1位点有2+12、5+10、4+12共3种类型,其中5+10出现频率最高(61.7%)。利用Dx5、Ax2*、By8、By9和By17亚基特异性分子标记检测结果表明,参试材料中含各标记亚基的材料依次为29(61.7%)、1(2.1%)、23(48.9%)、21(44.7%)、3(6.4%)份;在所检测的小麦品种(系)中含最优亚基组合Dx5、By8的材料共13份,频率为27.7%。分子标记检测结果与SDS-PAGE检测结果相吻合,表明亚基特异性分子标记可用来快速检测小麦材料中的HMW-GS基因。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淮北麦区协同提高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施氮量和基追比例,选用徐麦32、新麦45两个优质强筋小麦品种,研究施氮量和基追比例对其产量性状和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氮量增加和拔节肥比例增加,两个强筋小麦品种蛋白质含量,干、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均显著增加。基追比例较施氮量对两个小麦品种粉质特性和揉混特性的调控效应更大;增加拔节肥施用比例显著提高了两个强筋小麦品种的吸水率和各揉混特性参数(峰值时间除外);在基肥∶拔节肥为5∶5的条件下,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最高,弱化度最低。在施氮量225~270 kg·hm-2、基肥∶拔节肥比例为5∶5时,两品种产量均可达到7 500 kg·hm-2以上,且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均可达到国家强筋小麦标准,是淮北地区强筋小麦兼顾产量、品质和生态的合理氮肥施用方式。  相似文献   
19.
徐麦36系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2005年以淮麦18作母本、矮抗58作父本进行杂交,通过连续多年单株选择和品质筛选育成的高产优质强筋冬小麦新品种,系谱号05438-762-23,参加试验代号徐麦1108。该品种2018年通过山东省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金钱树快繁技术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钱树(Zamioculcas zamiifolia)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又称金币树、雪铁芋、扎米叶(莲),属天南星科雪芋属(台称美铁芋属)中的一种,是极为少见的带地下块茎的观叶植物,在海内外市场都受到了很大程度的欢迎。金钱树原产于非洲东部雨量偏少的热带(草原)气候区,性喜暖热略干、半阴及年均温度变化小的环境,比较耐干旱,但畏寒冷,忌强光暴晒,怕土壤粘重和盆土内积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