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7篇
  14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1.
拓展农村通信市场将成为电信运营商、终端制造商等产业链各方争夺的焦点。不仅需要完善网络覆盖水平和质量,还需要加强信息化服务能力,推出适合农民生产、生活需求的业务。  相似文献   
82.
2006年采用盆栽试验方法,开展了N 注入对不同生态类型小麦品种苗期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剂量对不同类型品种苗期生物学性状的影响不同:3个类型的品种均随着剂量的增高第1叶长变短和株高降低,不同剂量对第1叶长和株高的影响存在5%和1%的差异;主茎叶龄和单株次生根数是随着剂量的增高而增加,且各剂量对叶龄的影响存在5%和1%的差异。不同剂量率对不同类型品种苗期生物学性状的影响不同:第1叶长,旱地型品种不存在差异,扩浇地型品种存在5%差异,水地型品种存在5%和1%的差异;株高和主茎叶龄,旱地型和扩浇地型中均存在5%和1%的差异,而水地型品种株高存在5%的差异,主茎叶龄不存在差异;单株次生根数,旱地型品种存在5%和1%的差异,而扩浇地型和水地型均不存在差异。不同品种的苗期生物学性状的变异系数为单株次生根数>第1叶长>株高>主茎叶龄,不同剂量率对苗期各生物学性状的变异系数为第1叶长>单株次生根数>主茎叶龄>株高。  相似文献   
83.
王爱卿  马丽  马爱平 《饲料广角》2012,(13):35-36,38
通过对样品前处理和检测方法的优化,建立了动物源性食品中瘦肉精残留检测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样品经酶解后,用高氯酸去除蛋白质等杂质,调节上清液的pH值后,分别用乙酸乙酯和叔丁基甲醚进行萃取,再用固相萃取柱净化,流动相梯度洗脱,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仪测定,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瘦肉精沙丁胺醇、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在0.1~10μg/kg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9以上;回收率均在70%以上,方法定量限为0.1μg/kg。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分析时间短、干扰少、重现性好、有效消除基质效应等特点,定性和定量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4.
二氢杨梅树皮素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旨在研究二氢杨梅树皮素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选用360只1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组72只鸡,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试验采用单因素方差试验设计。在玉米-豆粕型日粮基础上添加250、500、1000、2000和0μg/kg的二氢杨梅树皮素(dihydromyrice-tin,DMY),以饲喂基础日粮为对照组,试验期21d。结果表明:(1)日粮中添加500μg/kgDMY,胰腺糜蛋白酶、淀粉酶活性分别提高了3.04%和20.85%(P<0.05),十二指肠胰蛋白酶活性提高了5.40%(P<0.05);(2)日粮中添加1000μg/kgDMY可显著提高AA肉仔鸡的生产性能(P<0.05),胰腺糜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分别提高了5.26%和20.85%(P<0.05),十二指肠糜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分别提高了1.82%和9.76%(P<0.05);(3)日粮中添加2000ug/kg的DMY,胰腺糜蛋白酶活性提高了7.57%(P<0.05)。综合分析得出,日粮中添加1000μg/kg的DMY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5.
本文通过测定肉仔鸡生长性能、血清指标及器官指数,探讨葡甘露聚糖对黄曲霉毒素B1(AFB1)的吸附作用。选用180只体重接近的8日龄肉仔鸡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基础日粮组、基础日粮 0.1mg/kgAFB1组、基础日粮 0.1mg/kgAFB1 0.1%葡甘露聚糖组,试验期21d。试验结果表明:(1)基础日粮中加入0.1mg/kgAFB1,肉仔鸡的体重、日增重、日采食量显著下降,料重比升高。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含量显著下降,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升高。肝脏、肾脏、心脏和脾脏肿胀,胸腺、法氏囊萎缩;(2)0.1mg/kgAFB1日粮中加入0.1%葡甘露聚糖,明显改善肉仔鸡的生长性能,以上相关指标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由此可知,葡甘露聚糖减轻或基本消除了AFB对肉仔鸡生长性能、组织器官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6.
本文通过对肉仔鸡肝脏生化指标的测定及组织结构的观察,旨在研究葡甘露聚糖对黄曲霉毒素B1(AFB1)的吸附效果。选用8日龄、180只体重相近的肉仔鸡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基础日粮组、基础日粮 0.1mg/kgAFB1组和基础日粮 0.1mg/kgAFB1 0.1%葡甘露聚糖组,试验期21d。试验结果表明:(1)基础日粮中加入0.1mg/kgAFB1,导致肝脏组织中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和胆碱酯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γ-L-谷氨酰转肽酶活性升高,第21、28日龄时达到显著差异(P<0.05);抗氧化指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升高,且均在第21、28日龄时达到显著差异(P<0.05);肝脏组织切片观察到肝细胞广泛性坏死,胆管异常增生;(2)0.1mg/kgAFB1日粮中加入0.1%的葡甘露聚糖,上述指标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组织切片未见上述病理现象。结果显示,葡甘露聚糖减轻或基本消除了黄曲霉毒素对肝脏的损伤。  相似文献   
87.
<正>进入东北新米上市季,前来吉林省沃野盐碱地开发有限公司订购大米的经销商络绎不绝。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绝不会想到这些优质的稻米均产于曾经是白花花的盐碱荒地,也就是吉林中西部一片洁净无污染的处女地。这片盐碱地的高效利用得益于中国农业大学胡树文教授团队的盐碱土生态改良方案。哈达山水利工程为吉林省中西部大面积的盐碱荒地的综合利用提供了良好的水利条件,随着农业灌区的不断建成,盐碱地也集聚  相似文献   
88.
为了有效提高小麦对春季低温的抗冻性,笔者在山西临汾采用均匀设计、逐步回归和综合贡献值方法,开展了春季低温冻害下不同栽培因子对小麦产量贡献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受到春季低温冻害后,不同栽培因子对产量贡献的序列为:底施磷(P2O5)量>起身期追施纯氮量>底施纯氮量>播种密度或播前灌水量>起身期灌水量>底施钾(K2O)量>灌浆期灌水量或灌浆期灌水时间距成熟期天数;各耦合因素正互作效应对产量的贡献序列为:播种密度与播前灌水量>底施纯氮量与起身期追施纯氮量>起身期追施纯氮量与灌水量>灌浆期灌水量与灌浆期灌水时间距成熟期天数,各耦合因素对产量存在负互作效应的为底施纯氮量与底施钾(K2O)量;研究还明确了春季低温冻害小麦的最高产量(3692.34kg/hm2)的各栽培因子优化组合。该项研究为春季低温冻害小麦实现高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9.
春季低温冻害下不同栽培因子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有效提高小麦对春季低温的抗冻性,在山西临汾采用均匀设计、逐步回归和综合贡献值方法,开展了春季低温冻害年型不同栽培因子对小麦产量贡献的序列研究。结果表明,春季低温冻害年型条件下不同栽培因子对产量贡献的序列为底施磷(P2O5)量>起身期追施纯氮量>底施纯氮量>播种密度或播前灌水量>起身期灌水量>底施钾(K2O)量>灌浆期灌水量或灌浆期灌水时间距成熟期天数;各耦合因素正互作效应对产量的贡献序列为播种密度与播前灌水量>底施纯氮量与起身期追施纯氮量>起身期追施纯氮量与灌水量>灌浆期灌水量与灌浆期灌水时间距成熟期天数,各耦合因素对产量存在负互作效应的为底施纯氮量与底施钾(K2O)量;研究还明确了该年型小麦的最高产量(3692.34 kg/hm2)的各栽培因子优化组合。该项研究为春季低温冻害年型小麦实现高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0.
旱地小麦“一晚两增一缩一控”高产抗逆技术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山西临汾等地针对气候变暖开展了系列试验,研究提出了旱地小麦“一晚两增一缩一控”高产抗逆关键技术,其关键技术是“一晚”即推迟播种期,较传统播种期(9月24日~9月26日)推迟7~8天,即10月1日~10月3日;“两增”即增加播种密度和增加施肥量,播种密度由23万/亩提高到27万/亩,纯氮由8.5kg/亩提高到13kg/亩,P20s用肥量由4.8kg/亩提高到7.5kg/亩;“一缩”即缩小播种行距,播种行距由现行的18~20cm缩小为15cm;“一控”即遇多雨年型,在拔节期喷施多效唑,控制倒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