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29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3篇
  30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31.
褐煤腐殖酸对铵的吸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铵浓度、处理时间及介质pH对2种褐煤腐殖酸吸附铵的影响及其规律。结果表明,褐煤腐殖酸对铵的吸附等温式可用Freundlich等温曲线描述,其动力学吸附方程用Elovich方程描述最佳。在pH7.04时,介质pH的升高有利于铵的吸附。当pH4.03时,主要以物理吸附为主;当4.03.  相似文献   
32.
为指导杨树人工林节水灌溉和增产,通过大田试验,比较研究常规畦灌(720 m3/hm2)、常规畦灌量60%、常规畦灌量30%、60%常规畦灌量配施保水剂和30%常规畦灌量配施保水剂等处理对杨树林下土壤容重、微生物量碳和氮、微生物活性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同常规畦灌相比,60%常规畦灌量配施保水剂处理明显降低了土壤容重,且显著增加了土壤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其土壤容重分别较常规畦灌、常规畦灌量60%、常规畦灌量30%和30%常规畦灌量配施保水剂处理下降6.62%、11.19%、16.45%和7.97%;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并明显增强了土壤微生物呼吸作用,其微生物呼吸速率较常规畦灌、常规畦灌量60%、常规畦灌量30%和30%常规畦灌量配施保水剂处理分别高出13.89%、24.24%、41.38%和12.33%;同时,60%常规畦灌量配施保水剂处理还降低了代谢熵,与其他4种处理相比其下降幅度分别为5.96%、8.84%、11.72%和4.78%。此外,该处理的材积生长率达到最大值,并显著大于其他处理(P0.05)。与60%常规畦灌量配施保水剂相比,30%常规畦灌量配施保水剂处理对林下土壤及材积的作用效果较小。相关分析表明,材积生长率与毛管孔隙度、代谢熵有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与土壤容重、微生物量碳和氮、微生物呼吸有显著相关关系(P0.05)。综合分析认为,适宜的节水灌溉措施(常规畦灌量60%与保水剂组合)有利于改善杨树林下土壤的物理环境,增强微生物活性,并促进杨树林木的生长。  相似文献   
33.
叶用银杏氮磷钾肥施用比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棕壤、褐土、潮土3种土壤类型,进行了叶用银杏氮磷钾配比施肥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棕壤土氮磷钾的施肥比例2:1:2,潮土、褐土氮磷钾的施肥比例为3:1:2较为合理,银杏枝干生长量大,干叶产量多。  相似文献   
34.
黄河三角洲长期人工刺槐林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严重,是中国生态系统退化地带之一。为了探讨长期人工林对盐碱土壤改良效果,合理利用大面积滨海盐渍土,研究了刺槐纯林和刺槐混交林(刺槐×白蜡,刺槐×白榆,刺槐×臭椿)的林地土壤化学性质,以及不同化学指标间的相关性,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不同造林模式林地的土壤肥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滨海盐碱地营造刺槐林能有效抑制土壤返盐退化,降低碱度,改良土壤肥力。混交林压碱排盐的效果要优于纯林。不同造林模式下土壤化学性质差异显著,各指标呈现不同的垂直变化趋势,土壤交换性钙、镁未表现出"表聚"现象,有效磷、有效硫规律性变化不明显;各化学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土壤酸碱度与全氮、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存在显著性负相关,土壤有效硫与有效磷之间呈显著性负相关。灰色关联分析结果显示,混交林改良土壤肥力的综合效应明显高于刺槐纯林,其中刺槐×白蜡混交林改良土壤肥力的综合效应最好,其次是刺槐×白榆和刺槐×臭椿。  相似文献   
35.
施用牛粪对侧柏根际土壤微环境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施用牛粪、对侧柏根际微域的作用效果,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CF(单施化肥)、CM(牛粪)和CM+CF(牛粪和化肥各提供50%的氮)等处理对侧柏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同CF处理相比,CM+CF处理明显提高了根际土壤中根系分泌物的含量,其中氨基酸总量、有机酸总量和总糖含量分别提高26.01%、56.38%和24.16%;显著增加了根际土壤中腐殖酸和胡敏酸的含量,并提高了胡/富,其中胡敏酸含量分别比CK、CF和CM处理高出84.62%、56.52%和6.40%。不同施肥处理对根际土壤的理化性状亦产生了较大影响,CM+CF处理降低了根际土壤的pH值,提高了根际土壤的EC值、阳离子代换能力和饱和持水量。此外,CM+CF处理还显著增加了根际土壤中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交换性Ca的含量,而对交换性Mg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与CM+CF处理相比,CM处理对侧柏根际微域的影响较小。综合分析认为,牛粪与化肥配施能够更有效地改善侧柏根际区域的微生态环境。该研究为侧柏园林绿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6.
本研究以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DZ1作为研究试材,通过单因子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其适宜的摇瓶培养基及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培养时间、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对Bacillus subtilis DZ1的活菌数影响差异显著。DZ1的最佳种龄为12h,最佳碳源和氮源分别是可溶性淀粉和酵母膏。影响枯草芽孢杆菌DZ1活菌数的主要因素为酵母膏,其次为可溶性淀粉,K2HP04和MgSO4-7H2O影响较小。DZ1的最优培养基组合为可溶性淀粉l%,酵母膏1%,K2HPO40.15%,MgS04-7H200.02%,CaCl20.01%,在此条件下,其活菌数可达44.1×10。CFU/mL。单因子试验结果表明,DZl的适宜摇瓶培养条件分别为培养基温度34℃,初始pH值7.0,摇床转速180r/min和接种量7%。  相似文献   
37.
介绍生物肥的作用机理及主要特点,从对经济林的土壤性质、养分吸收、生长及生理特征、产量和品质等方面阐述生物肥的作用效果,并指出生物肥的施用方式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从功能菌株在土壤和根际的定植规律、作用机理及其适应性等几个方面提出微生物肥料在经济林中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8.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鸡粪有机肥(M)与化肥(N)配施对杨树根际土壤的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相比,鸡粪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可不同程度提高根际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以30%M+70%N处理效果最显著,其中细菌数量比CK,100%N,10%M+90%N和50%M+50%N处理分别提高了108.21%,32.36%,22.09%和10.44%;配施鸡粪有机肥可不同程度增强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和蔗糖酶活性。30%M+70%N处理的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4个处理;此外,鸡粪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可显著提高根系的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和氮素利用率。其中30%M+70%N处理的氮素利用率为61.38%,分别比100%N,10%M+90%N和50%M+50%N处理提高了53.52%,26.53%和23.33%。与30%M+70%N处理相比,10%M+90%N和50%M+50%N处理对杨树根际土壤特征改善和养分吸收促进作用有所降低。综合分析认为,鸡粪有机肥与化肥以3∶7比例配施对杨树的根际区域生态环境改善和养分吸收作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9.
中晚熟玉米品种晋单80号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选自交系T14-3B为母本,以X19-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11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种植密度一般为52500株/hm2,一般产量为9000~12000 kg/hm2,高产示范中最高产量达14578 kg/hm2。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抗倒、抗旱耐瘠、适应性广、制种产量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40.
白蜡容器苗和裸根苗对盐分胁迫的生长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白蜡为试材,研究了白蜡容器苗和裸根苗在不同盐分梯度(0.1%、0.2%、0.3%、0.4%和0.5%)土壤中的生长及干物质积累特征。结果表明:当土壤盐分在0.2%~0.4%时,白蜡容器苗的地径和株高显著高于裸根苗。当土壤盐分增加至0.5%,白蜡的株高和地径继续下降,容器苗和裸根苗之间差异不显著。无论是容器苗还是裸根苗,随着盐分的增加,2 mm的根系比例逐渐降低,而5 mm根系所占比例逐渐增加,但容器苗细根鲜质量显著大于裸根苗。随着土壤盐分的逐渐增加,白蜡容器苗的根系含水量呈二次多项式形式下降(R~2=0.978),盐分质量分数较低时下降较平缓。而白蜡裸根苗含水量呈直线下降(R~2=0.927 9),根系含水量下降始终比较迅速。土壤盐分的增加降低了白蜡干物质的最大积累速率。在0.1%、0.3%和0.5%的3种盐分土壤中,同白蜡裸根苗相比,容器苗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分别提高了17.01%、39.63%和5.64%。以上分析可知,容器苗可一定程度上增加苗木对盐分的缓冲性能,无论是在盐渍化土壤还是普通土壤中,白蜡容器苗干物质积累速率均不同程度地优于裸根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