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22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2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引进国际水稻所籼稻品系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综合比较、评价从国际水稻研究所引进的籼稻资源,旨在更有效利用外引稻种资源。【方法】采用DPS软件对来自国际水稻研究所的118个籼稻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粒型、株高、粒重、粒长、结实和熟期这6个主要因子对变异的累积贡献率达85.1873%。依据主成分向量将118份引进材料聚为3大类型:第1大类群为矮秆、多穗、长粒类型,共34份材料;第2大类群为高秆、迟熟、少蘖、长穗型,共49份材料;第3大类群为半矮秆、早熟、高实、小穗类型,共35份材料。【结论】在利用外引资源时,要利用主成分等信息,抓住主要因子进行聚类,这样能更有效地利用外引资源。  相似文献   
42.
根据广西与越南地理、气候条件相似的特点,提出了一条适合越南快速引进推广中国广西杂交水稻品种的技术路线,即:南宁品种预筛选-越南品比试验-越南多点试验示范-大田推广.经过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筛选出特优136等品种在越南稳步推广.同时,提出了广西杂交水稻在越南推广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3.
【目的】利用水稻耐寒种质资源,培育耐寒性品种。【方法】以5份不同的水稻种质材料为供试品种,幼苗经(5±1)℃低温处理后,进行耐寒性鉴定及相关生理特性测定,筛选耐寒性品种。【结果】索稻1号和南阳占较耐寒,达1级耐寒,桂368和R96-82达2级耐寒,爱叶绿达3级耐寒;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索稻1号和南阳占表现较高,丙二醛(MDA)含量则较低。【结论】索稻1号和南阳占表现出较强的耐寒性,可作为耐寒育种材料利用。  相似文献   
44.
【目的】研究中国杂交水稻品种在柬埔寨马德望省的种植长势和产量表现,为中国杂交水稻在柬埔寨马德望省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2012年旱季(1~4月),将3个中国杂交水稻品种(早优362、特优362和桂源优362)与当地水稻品种(Senpidao)种植于柬埔寨马德望省,测定比较不同品种农艺性状和产量。【结果】不同水稻品种株高间差异显著。中国杂交水稻品种株高均显著高于当地对照品种(Senpidao),但分蘖数较低。中国杂交水稻品种的每穗粒数和穗长也显著高于当地对照品种,其中特优362的每穗粒数最多,桂源优362的穗最长。早优362的千粒重均高于其他3个品种,而特优362和桂源优362的产量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品种。此外,每穗粒数、穗长和产量间表现出极显著的相关性。【结论】中国杂交水稻适合在柬埔寨种植,旱季在马德望省的Toul Samrong土壤种植可比当地品种增产23%~38%。  相似文献   
45.
[目的]制备用于检测水稻黄矮病毒(RYSV)的多克隆抗体,为水稻和黑尾叶蝉上的病毒诊断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两种不同来源的RYSV抗原免疫家兔,一种是从受感染的水稻病叶组织纯化获得RYSV病毒粒子;另一种是从越南RYSV分离株克隆出完整N蛋白编码基因,然后将其连接至pET-28a载体上,在大肠杆菌Rosetta(DE3)菌株中进行诱导表达获得N蛋白抗原.其中,N蛋白抗原又以两种形式(洗脱纯化N蛋白和N蛋白条带聚丙烯酰胺切片匀浆)对家兔进行免疫.最后,采用PTA-ELISA分析评估家兔抗体血清(多克隆抗体)对水稻叶片和黑尾叶蝉RYSV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分离自越南RYSV分离株的N基因由1542个核苷酸组成,与来自我国和日本RYS分离株N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其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8.1%和97.9%,对应的推导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83.4%和99.4%.以RYSV病毒粒子、洗脱纯化N蛋白和N蛋白条带聚丙烯酰胺切片匀浆3种抗原免疫家兔获得的多克隆抗体均能有效检测出水稻植株中的RYSV,其中,感病植株的OD405分别为1.449、2.337和1.649,健康植株的OD405分别为0.375、0.294和0.283.PTA-ELISA检测结果表明,获得的多克隆抗体能从单个带病毒黑尾叶蝉中检测出RYSV,且该结论在RT-PCR检测中得到进一步验证.[结论]制备获得的多克隆抗体对RYSV具有较高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水稻和黑尾叶蝉上的病毒诊断,同时表明以含有病毒植物蛋白的聚丙烯酰胺切片直接注射免疫模型动物制备多克隆抗体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46.
概述了感温型早熟组合在广西水稻生产中的地位及应用概况,针对广西感温型早熟组合选育存在的产量低、米质差、组合类型单一、缺乏抗病组合等问题,提出扩大品种资源的引进、加强感温型优质早熟不育系与恢复系的选育、开展穿梭育种、重视耐寒早熟组合的选育与筛选等策略,以促进广西感温型早熟组合的选育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7.
越南杂交水稻生产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越南的生态与农业 越南位于亚洲的东南部.总面积332600km^2,3/4是山区。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是8300万.农村劳动力超过2000万。  相似文献   
48.
浅谈广西优质稻可持续性发展创新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2005年,笔者在广西的桂平、平南、港北区、宾阳、象州、永福等13个县(市)进行优质稻可持续性发展创新体系建设研究,通过创新应用优质稻生产模式、创新选育和引进筛选优质稻新品种、创新建立优质稻推广应用技术服务体系、创新改革优质稻谷收购加工销售方法等技术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累计推广优质稻产业化面积49.60万埘,辐射种植面积约200万hm^2,订单收购加工销售优质稻70.33万t,为农民增收11.34亿元,企业增效1.41亿元。  相似文献   
49.
08是广西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以自育恢复系桂227(七桂占)为父本,油占8号为母本杂交,经过多代定向选择育成的感温型中熟优质恢复系,具有株叶型好、分蘖力强、花粉量大、抗性较好、配合力强、恢复力高、米质优、中熟等特点,所配组合绮优08(绮A/08)表现中熟、优质和高产,2006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50.
油占8号是广西目前生产上应用面积最大、米价最高的常规优质稻品种,2005年在广西贵港市港北区进行无公害晚稻“千亩片”高产示范,平均单产达6987kg/hm^2,比常规栽培法增产13.72%,高产的在7689.8kg/hm^2以上。本文介绍了该品种示范的概况和表现,总结了其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