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7篇
  1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15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菲利普孢囊线虫(Heterodera filipjevi)是在我国新发现的一种小麦病原线虫, 已严重威胁我国小麦的安全生产。小麦近缘种属具有改良小麦所需的许多目标性状, 是丰富小麦遗传变异、选育抗病品种的重要基因资源。采用室内接种鉴定法, 从20份小麦近缘属种材料中发现簇毛麦(Dasypyrum villosum)高抗H. filipjevi。分别对3套普通小麦–簇毛麦染色体附加系和6VS易位系进行接虫抗性鉴定, 结果6V染色体附加系高抗H. filipjevi;含6VS的易位系则表现感病。据此推测, 簇毛麦6V染色体上可能含有抗H. filipjevi基因, 且可能位于6VL上。  相似文献   
12.
玉米苗枯病菌生物学特性及药剂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引起玉米苗枯病的主要致病菌-串珠镰刀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药剂的初步筛选。结果表明,该菌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在25~30℃,最适温度为30℃;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菌丝生长的pH值适宜范围在6.5~12,以pH7.5时分生孢子萌发率最高。该菌在PDA、YA和PSA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率较快。病菌对麦芽糖、葡萄糖和对牛肉膏的利用好于其它碳源和氮源。供试的7种药剂中2.5%适乐时对玉米苗枯病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最强,盆栽防效试验以2.5%适乐时1∶350包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小麦纹枯病化学防治药剂的筛选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筛选小麦纹枯病的高效防治药剂,对多种化学药剂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盆栽试验和田间防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烯唑醇、井冈霉素、敌力脱、适乐时对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a)抑菌效果较好,EC50均小于1 mg/kg;敌萎丹、立克秀、甲基托布津、扑力猛、五氯硝基苯、三唑酮和退菌特对小麦纹枯病菌也有较好的抑菌效果,EC50均在10 mg/kg以下.盆栽试验结果表明,21%复方适乐时FS1 : 500包衣和2.5%适乐时FS 1:500包表处理防效最好,分别达到84.23%和83.52%;其次为12.5%烯唑醇WP 1 : 625拌种和2%立克秀WS 1 : 500拌种,为81.49%和77.23%;3%敌萎丹FS 1:500包衣、2.5%扑力猛FS 1:500包衣、15%三唑酮WP 1:500拌种和20%井冈霉素SP 1:500拌种也有较好的防效,平均防效均大于60%.大田试验结果表明,返青期3%敌萎丹FS 1:500包衣和12.5%烯唑醇WP 1:625拌种防效最好,防效分别为55.43%和51.51%;收获期白穗率调查结果发现,12.5%烯唑醇WP 1:625拌种防效最好,达84.63%;其次为3%敌萎丹FS 1:500包衣和15%三唑酮WP 1:500拌种,防效分别达到73.36%和72.31%.收获期产量调查结果表明,3%敌萎丹FS 1:500包衣、21%复方适乐时FS 1:500包衣和2.5%适乐时FS 1:500包农处理增产效果较好,分别达到13.81%、12.34%和11.50%.从防治效果和增产效果综合考虑,敌萎丹、复方适乐时、适乐时是较好的种子处理剂.  相似文献   
14.
 在大田及室内条件下研究了尿素(Urea)、过磷酸钙(Superphosphate)、硫酸钾(Potassium sulphate)、硝酸磷钾复合肥(Phosphorus-potassium nitrate fertilizer)4种肥料、10个配比施用量对小麦禾谷胞囊线虫病的影响。室内盆栽结果表明,尿素375kg/ha处理对线虫的抑制作用最好,过磷酸钙900kg/ha、尿素300kg/ha和尿素225kg/ha次之;硫酸钾270kg/ha、硝酸磷钾复合肥525kg/ha、硝酸磷钾复合肥525kg/ha+硫酸钾120kg/ha3个处理对线虫的抑制作用均为负值。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尿素300kg/ha、尿素225kg/ha和过磷酸钙900kg/ha3个处理对线虫的抑制作用最好;硫酸钾270kg/ha、硝酸磷钾复合肥525kg/ha、硝酸磷钾复合肥525kg/ha+硫酸钾120kg/ha3个处理对线虫的抑制作用较差。在抑制线虫增殖方面,复合肥525kg/ha+尿素75kg/ha处理效果最好,过磷酸钙900kg/ha、尿素300kg/ha2个处理对线虫增殖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硫酸钾270kg/ha、硝酸磷钾复合肥525kg/ha、硝酸磷钾复合肥525kg/ha+硫酸钾120kg/ha3个处理则促进线虫增殖。产量测定结果表明,过磷酸钙900kg/ha、尿素300kg/ha、复合肥+磷肥187.5kg/ha3个处理增产效果均在10%以上;硫酸钾270kg/ha、硝酸磷钾复合肥525kg/ha、硝酸磷钾复合肥525kg/ha+硫酸钾120kg/ha3个处理增产效果均低于5%。  相似文献   
15.
玉米穗粒腐病的发生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地综述了近年来玉米穗粒腐病的研究现状,主要包括玉米穗粒腐病的发生危害、症状类型、病原类型、发生流行规律及防治现状。  相似文献   
16.
不同玉米品种对褐斑病抗性的初步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6~2007连续两年采用田间病圃法鉴定了不同玉米品种对褐斑病的抗病性。2006年的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28个品种对褐斑病的抗性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异,其中达到抗病水平的有21个,占鉴定总品种的75%;中感品种6个,占鉴定总品种的21.43%;高感品种只有中科4号1个,占鉴定总品种的3.57%。2007年的试验结果表明,10个品种中达到抗病水平的有7个,占鉴定总品种的70%;中感品种3个,占鉴定总品种的30%。  相似文献   
17.
水稻条纹叶枯病暴发原因分析与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条纹叶枯病连年暴发,已成为当前水稻生产上非常严重的问题。为此,详细分析了近年来水稻条纹叶枯病危害加重的原因,其中包括:耕作制度和栽培方式的改变,有利于传毒介体灰飞虱繁衍;冬季气候偏暖,有利于灰飞虱的越冬,造成虫口基数偏大;生产上推广的水稻品种抗病性较差;缺乏有效的防治药剂等。结合河南省生产实际,提出了以选用抗病品种、适期推迟播种、平衡施肥、除草和治虫防病为主的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
优质小麦品种(系)对几种主要病害的抗性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自然病(?)法对河南推广种植的优质小麦品种(系)的白粉病、叶锈病、纹枯病、叶枯病抗性进行了鉴定.在供试的27个品种中,表现抗3种病害的有11个,占40.74%;抗2种病害的有11个,占40.74%;抗1种病害的有3个,占11.11%;对4种病害都表现感病的2个,占7.41%,抗白粉病和叶锈病品种较多,抗纹枯病和叶枯病品种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9.
药剂处理种子对花生茎腐病防治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8种杀菌剂防治花生茎腐病效果进行了大田试验。结果表明,药剂处理种子在苗期的防治效果明显好于荚果期,各种药剂中以2.5%咯菌腈种衣剂1∶500(药∶种)包衣、21%咯菌腈.甲柳种衣剂1∶350包衣和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0.5%拌种对病害的防治效果较好,而且具有明显促进生长和增产的作用,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20%五氯.拌.福可湿性粉剂1%拌种也有明显的防病增产作用,其余药剂处理效果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20.
不同有机改良剂对棉花黄萎病的防病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盆栽和小区试验条件下研究了8种不同有机改良剂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盆栽试验中以几丁质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效较好,在现蕾期和收获期防效分别达80.39%和72.28%;豆秸粉和绿肥次之,两个生育期防效分别为65.19%、60.02%和62.90%、55.67%。小区的试验结果与盆栽试验结果基本一致。有机改良剂处理土壤后,根际微生物数量显著增加,而且对黄萎病菌具有抑制作用的根际真菌和放线菌的比率都明显高于对照。有机改良剂的浸出液对病原菌的微菌核萌发及菌丝生长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