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2篇
  2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试验于2009~2010年在广东韶关进行,设置正常播期(12月1日)、晚播(12月11日)、晚播(12月21日)3个播期,研究播期对烤烟品种成熟期的化学成分变化及其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严重影响烤烟成熟期化学成分变化和烤后烟叶的经济性状.随播期推迟,各品种的株高变矮,有效叶数减少,最大叶面积减小,影响烤烟产量.随播期的推迟,烤烟上部叶中总氮含量、烟碱含量逐渐递减,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逐渐递增.导致烤后烟叶B2F、C3F的总氮含量、烟碱含量随播期推迟而减小,淀粉含量随播期推迟而增加.综上所述,在过迟晚播条件下,烤烟的产量下降,烤后烟叶品质降低.  相似文献   
22.
干旱胁迫下氮素营养对作物生长及生理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就干旱胁迫下氮素营养对作物的生长、光合作用、氮代谢、渗透调节及水分状况等方面的影响作了简要综述,旨在为农业生产中干旱条件下合理使用氮素营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
DNA分子标记技术在烟草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种质资源研究、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方面综述了DNA分子标记技术在烟草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并分析了分子标记技术在烟草遗传育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4.
不同移栽期对烟叶烘烤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移栽期对烟叶烘烤特性的影响,为密集烘烤工艺的优化和完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始兴烟区常规移栽期(2月20日)为参照,设置4个不同移栽期处理,研究密集烘烤过程中不同移栽期烟叶的水分、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丙二醛(MDA)含量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状况及烤后烟叶的经济性状。【结果】移栽期对烟叶烘烤特性的影响十分显著。4个处理中,2月13日(提早移栽)、2月20日(常规移栽期)移栽的烟叶在烘烤过程中各观察阶段失水速率相对接近各自72h内失水速率的平均值,失水均衡性好,且2个处理叶绿素在变黄期降解量较大(分别为92.38%,90.70%)、降解速率较快(分别为1.925,1.889%/h),烟叶失水与变黄协调性较好。2月13日移栽的烟叶在烘烤过程中PPO活性保持最低(4.652U/g),并且在定色初期温度升高时仍然保持最低的PPO活性(5.12U/g);而2月27日移栽的PPO活性最高(6.242U/g),在烘烤中易出现褐变现象,耐烤性较差。2月13日移栽的烟叶膜脂过氧化水平最低,MDA积累少且慢。在经济性状方面,随着移栽时间的推迟,各处理的产量逐渐增加,但是中上等烟的比例显著降低,其中2月13日移栽烟叶的产值(46 024.85元/hm2)和中上等烟比例(86.78%)最高,经济效益最好。【结论】始兴烟区在传统移栽期基础上适当提早移栽(2月13日)可以改善烟叶烘烤特性,获得更好的经济性状;推迟移栽和过度推迟移栽的烟叶烘烤特性均较差,烟叶质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25.
移栽深度及覆膜和培土方式对烤烟产质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覆膜方式、移栽深度和培土方式三因素交互效应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在云南罗平烟叶产区,以当地主栽品种‘K326’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试验,设置2种覆膜方式(膜上、膜下)、2种移栽深度(20、30 cm)、2种培土方式(培土、不培土)三因素组合,共8个处理,测定烤烟成熟期农艺性状和发病率,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烤后烟叶经济性状。结果表明:膜上、移栽深度30 cm、培土处理的烤烟成熟期农艺性状优于其他处理,烤烟病害发生最少,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协调,品质最好,经济性状表现最佳。三因素交互效应对农艺性状、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经济性状各项指标均有极显著影响,但是对茎围无影响。因此,在云南罗平烟叶产区,烤烟的最佳移栽方式为膜上、移栽深度30 cm、培土,这样在提高烟叶产质量的同时,还可以优化烟叶结构,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26.
综述了国内外有关乙烯利对烤烟的生长发育、抗逆性、烟叶成熟和经济性状、机械化采收等方面的研究,并提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施用剂量与配套的烘烤工艺不成熟等问题。在此基础上,还讨论乙烯利在烤烟生产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7.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驳枝和追施氮肥对早花烤烟成熟期叶片中游离氨基酸和硝态氮含量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追施氮肥可提高上、中和下部叶片的游离氨基酸和硝态氮含量;驳枝在成熟前期提高而后期降低了上部和中部叶片游离氨基酸含量;驳枝提高了下部叶片的硝态氮含量,降低了上部叶片的硝态氮含量。  相似文献   
28.
氮素营养对烤烟抗旱适应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研究在不同氮素营养水平下,烤烟对干旱胁迫的一些反应,包括脯氨酸的积累、丙二醛含量和叶片膜透性的变化,并对不同氮素水平和土壤水分条件下的烤烟叶片水分状况、烤烟生长及其根冠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烤烟的叶片水势、相对含水量、自由水含量及干物质积累均下降,而脯氨酸、丙二醛、束缚水含量升高,膜透性增大,施氮烤烟与不施氮烤烟之间有明显差异.氮素营养改变了烤烟适应干旱的方式,施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烤烟的生理耐旱性,促进了根系的发育,增加了干物质积累.  相似文献   
29.
以烤烟新品系华烟06为供试材料,研究苗期不同剪叶次数对旺长期至成熟期烤烟叶片含氮化合物代谢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剪叶1~4次的频次范围内,J3处理显著提高了烤烟叶绿素(Chl)含量,但J4处理叶绿素含量较J1、J2处理降低;J3、J4处理较J1、J2处理显著提高烤烟的硝酸还原酶(NR)活性和烟碱含量;至烤烟生长后期,J4处理的总氮、游离氨基酸(FAA)、蛋白质含量较高,而J3处理却较低。总体看来,J4处理烤烟后期氮素的吸收和合成转化能力提高,而J3处理虽然氮素吸收能力升高(NR活性较强),但合成能力下降(总氮、FAA、蛋白质含量低)。  相似文献   
30.
以华烟06为试验材料,设置基于SPAD仪的烤烟实时氮肥追施的精量施肥方式(SPAD阈值为43)和农户惯用施肥方式两个处理,探讨两种施氮方式对烟株不同部位叶片的植物学特性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SPAD仪的烤烟实时氮肥追施的精量施肥方式显著增加了各部位叶片的叶面积和比叶重,烤后上中等烟比例、均价和产值显著增高,分别为93.46%、16.34元/kg和42 773.2元/hm2,烤烟的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吸收利用率显著高于农户惯用施肥模式,分别增加了53.03%和4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