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3篇
农学   1篇
  3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8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了建立零售鸡肉中沙门氏菌的生长预测模型,以在超市购买的新鲜鸡肉和肠炎沙门氏菌作为研究对象,选择4、10、16、25、30、37℃条件,对肠炎沙门氏菌在零售鸡肉中的生长情况进行研究,绘制生长曲线。对一级模型,用Curve Expert软件中的Gompertz、Richards、Logistic 3种模型和DMFit软件中的Baranyi模型进行拟合,以确定最适用模型。4种模型拟合后的Baranyi模型相关系数都在0.98以上。数据表明该模型拟合程度最好,最适合预测沙门氏菌在鸡肉中的生长动态。二级模型是将一级模型拟合的数据带入Ratkowsky方程。此方程描述的是温度对最大生长速率的影响。通过准确因子、偏差因子以及均方根误差,对模型的准确性进行检验。结果显示模型的准确因子为1.129 698,偏差因子为0.984 85,均方根误差为0.091 5,决定系数R2为0.982 5,说明建立的模型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我国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状况,利用PFGE分子分型方法,对2017年分离自山东、吉林、新疆、西藏等7个代表性区域的130株大肠杆菌分离株进行了分子分型研究。结果显示:130株大肠杆菌共分为105个带型,其中33株菌株的图谱相似度在90%以上;不同来源菌株的PFGE带型差别较明显,即使是相同来源菌株,PFGE带型差异同样显著,显示了分离株菌株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为指导我国鸡群大肠杆菌病防控以及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引发疾病或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追踪溯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构建肉鸡屠宰环节沙门氏菌定量风险评估模型,明确肉鸡屠宰过程中沙门氏菌污染的关键风险防控点,可有效防控鸡肉产品中沙门氏菌污染。本研究基于大型肉鸡屠宰场沙门氏菌污染监测数据,通过@RISK7.0软件构建了以烫洗煺毛为起点,包括净膛、清洗预冷和分割传送环节过程的定量评估模型,并通过过程各参数敏感性分析确定该肉鸡屠宰场屠宰过程中沙门氏菌污染的风险关键点。模型模拟结果表明,肉鸡屠宰后100 g鸡肉中沙门氏菌污染量90%的可能分布在0.2~47.1 MPN,实际监测数据拟合结果为0~7.95 MPN,说明模型可信。通过消长变化分析发现,预冷后沙门氏菌污染量从2.31×106MPN骤然升高至25.76×106MPN,同时通过拟合模型相关参数敏感性分析,进一步明确了预冷池水中沙门氏菌浓度是影响鸡肉产品中沙门氏菌污染的关键风险点。研究结果为肉鸡屠宰企业管控沙门氏菌污染和进行卫生监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前对病死鸡肉的检验检疫主要依赖于感官性状和病理变化的肉眼判断,有一定的主观性,亟需现场快速鉴定病死鸡肉的技术,以有效支撑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本研究针对具有现场快速鉴定潜质的过氧化物酶法,验证了室温、冷藏和冷冻3种温度下,存放不同时间健康鸡肉(120份)和病死鸡肉(60份)样品中过氧化物酶的活性。结果显示:发生积血的病死鸡肉比正常屠宰的健康鸡肉显色更明显,病死鸡肉室温和冷藏状态下,不同时间节点显色时间多集中在4~8 s,而健康鸡肉显色时间多超过35 s或不显色;冷冻条件下,过氧化物酶会发生失活,但病死鸡肉过氧化物酶显色时间总体还是在30 s以内,且3种温度下,存放不同时间的健康鸡肉与病死鸡肉样品的显色时间差异显著(P 0.01)。以显色时间等于或低于30 s作为判定病死鸡肉阳性的时间节点,发现过氧化物酶法对室温和冷藏状态鸡肉鉴定的敏感性均高于95%,特异性也在95%左右,对冷冻状态鸡肉的有效鉴定率也高于80%。可见过氧化物酶法可以用于不同温度、不同存放时间的病死鸡肉样品的现场快速有效鉴定。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吉林和黑龙江两省猪鸡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杆菌菌株的流行分布及耐药特征,分析其优势基因型和基因亚型,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标准,对分离自吉林和黑龙江两省的210株大肠杆菌进行ESBLs表型检测,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PCR方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和耐药基因检测,采用SPSS软件中的卡方检验方法进行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结果显示:①产ESBLs菌株检出率为34.76%,两省检出率差异不显著(P=0.54),鸡源产ESBLs菌株检出率极显著高于猪源(P<0.01)。②210株大肠杆菌对四环素(90.95%)和磺胺异噁唑(80.00%)最为耐药,鸡源大肠杆菌对13种药物的耐药率高于猪源,吉林省分离菌株对10种药物的耐药率高于黑龙江省;产ESBLs菌株对13种药物的耐药率高于非产ESBLs菌株。③210株大肠杆菌多重耐药率为83.33%,猪源菌株多重耐药率(77.57%)低于鸡源(89.32%),差异显著(P=0.022),但两省之间差异不显著(P=0.360);不同动物来源、不同地区间的产ESBLs菌株多重耐药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④73株产ESBLs菌株主要基因型为CTX-M型(97.26%),其次为TEM型(50.68%),OXA型仅在鸡源中检出,两种来源菌株中均未检出SHV型。结果表明:产ESBLs菌株在吉林和黑龙江两省的猪鸡群中均有流行,且耐药严重,鸡源菌株比猪源耐药严重;CTX-M型和TEM型为两省猪鸡源产ESBLs大肠杆菌的主要流行基因型。本研究为指导大肠杆菌病防控的临床合理用药,有效控制产ESBLs菌株流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畜禽产品中致病微生物引发的食源性疾病风险已引起全球广泛关注。本文简要介绍了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估的组成与常用研究工具,综述了其在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中应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同时解析了我国开展畜禽产品中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估所面临的主要难题和相关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构建生猪屠宰环节沙门菌定量风险评估模型,探讨猪肉中沙门菌的消长变化规律,明确关键风险防控点,本文采用2015年部分生猪屠宰场沙门菌污染监测数据和调研数据,构建以浸烫刮毛后作为评估过程起点,包括去内脏、去头蹄劈半和冲淋预冷的模块化过程风险评估模型,以不同分布描述各变量,并通过@RISK软件模拟运行。结果表明,通过所构建的模型模拟屠宰后单猪猪肉中沙门菌的污染量95%的可能分布在0~23.8 MPN,而依据实际监测数据计算为9.0 MPN,说明模型可信。根据过程各环节的模拟数据,构建了猪肉沙门菌携带的消长变化图,发现去内脏过程明显增加了沙门菌污染,但后期冲淋预冷后沙门菌污染量显著下降。通过敏感性分析,明确了屠宰刀具上污染的沙门菌是影响终端猪肉沙门菌污染的最关键风险点(相关系数为0.60)。本研究首次构建了生猪屠宰过程的沙门菌定量风险评估模型,可以为防控生猪屠宰场沙门菌污染的卫生监管和风险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估屠宰环节布鲁氏菌病漏检对屠宰从业人员和消费环节羊肉消费者的潜在健康风险及其干预措施。[方法 ]利用屠宰环节肉品风险评估专项监测中的定量监测数据,以及文献检索数据、专家咨询和调研结果,采用@RISK软件,分析估计屠宰环节布鲁氏菌病检疫漏检情况下的感染人数和消费者因烹调不当发生布鲁氏菌感染的风险。[结果 ]构建了屠宰环节布鲁氏菌病漏检感染风险模型。假设接触漏检羊感染布鲁氏菌病的概率为20%,那么0.001%、0.08%、1.5%三种漏检概率可能导致的感染人数分别为0~4人、0~114人和7~1 829人(90%置信区间);不同接触感染概率的感染人数有较大差异:5%概率时每年有0~541人可能感染布鲁氏菌病;60%概率时,多数情况下有155人感染布鲁氏菌病,最多可达到6 473人。应用该模型对某省居民消费漏检布鲁氏菌病羊肉后新增布鲁氏菌病感染人数的估算结果表明:按照0.1%概率计算,该省2016年度屠宰313.25万只羊可能新增布鲁氏菌病感染病例111~148例(90%置信区间)。如果因厨房生熟不分、烹调不当等因素而使感染概率提高至1%,则可能出现1 234~1 352个新增病例。[结论 ]羊屠宰环节存在布鲁氏菌病检疫漏检现象,从业人员受布鲁氏菌病感染风险较高;消费环节存在因烹调不当而导致的布鲁氏菌病感染风险;应加强养殖环节羊群布鲁氏菌病的控制和宰前检疫,提升从业人员和消费者对布鲁氏菌病危害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为快速预测鸡蛋中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生长规律,以不同温度下贮存的不同状态的鸡蛋为试材,以Gompertz方程拟合沙门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和空肠弯曲杆菌在蛋内的生长曲线。结果显示,Gompertz模型能很好地模拟不同温度下三种致病菌的生长情况(R0.98)。蛋壳完好时接种致病菌后,在4℃低温和22~25oC常温贮存条件下,各个时间点的蛋内容物中均检测不到致病菌,但在32℃高温20 d后,都不同程度地分离到了致病菌。蛋壳轻微裂纹时,低温条件下,只有空肠弯曲杆菌接种组未分离到菌;室温条件下,致病性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从一开始即可侵入到蛋内,空肠弯曲杆菌在20 d时可直接检测到较多的菌量;高温条件下,致病菌在3 d后便均可快速繁殖。本模型的构建可以为常见食源性致病菌在鸡蛋内的定量风险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动物源细菌的抗菌耐药情况,加强耐药性的监测与控制,针对常见的七大类抗菌药物,阐述了它们的耐药机制以及耐药基因的国内流行现状。有研究显示:动物源细菌对各类抗菌药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且耐药基因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流行率和检测率较高的耐药基因多数能在质粒、整合子、转座子等移动元件上被检出,并以水平传播的方式扩散;同一质粒上检测出数种耐药基因,这些质粒是细菌产生多重耐药现象的重要原因。本文对监管部门出台相应控制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