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61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26篇
  20篇
综合类   288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34篇
畜牧兽医   117篇
园艺   53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31.
以燕麦、荞麦和高粱为主要原料制备重组杂粮麦片,分析原料组成比例、熟化时间和一次干燥温度等工艺参数对产品中的蛋白质、脂肪、葡萄糖以及锌、铁、锰矿物质元素含量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重组杂粮麦片关键加工工艺。结果表明,燕麦、荞麦、高粱重组杂粮麦片关键加工工艺参数为:原料燕麦∶高粱∶荞麦为38∶31∶31(g/g/g),熟化时间34 min,一次干燥温度110℃,干燥时间10 min,在此条件下制得的重组杂粮麦片感官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632.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是瓜类作物上重要的种传细菌性病害,其病原菌西瓜噬酸菌Acidovorax citrulli为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种子种苗带菌是病害长距离传播的重要来源,种子种苗的快速检测对病害综合防控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寄主的差异西瓜噬酸菌分为两个组,Ⅱ组菌株比Ⅰ组菌株具有更高的铜制剂敏感性,因此,西瓜噬酸菌的分组检测可为病害田间防治中铜制剂的精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避免化学农药的过量施用。本研究筛选了现有的西瓜噬酸菌种间特异性引物和种内分组特异引物,建立并优化了一个多重PCR体系,实现了通过一步试验,就能够准确将西瓜噬酸菌与近缘种和其他植物病原细菌区分开来,并直接鉴定到西瓜噬酸菌不同组。该多重体系可以从带菌种子浸泡液和感病植物组织研磨液中直接检测到西瓜噬酸菌的不同组,且稳定性好,具有应用于生产实践的潜力。  相似文献   
633.
王岭  才羿  王桂超  王迪  盛云燕 《中国农业科学》2021,54(19):4196-4206
【目的】通过对甜瓜果实相关性状进行QTL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为甜瓜品质育种及基因挖掘与功能验证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薄皮甜瓜1244为母本、厚皮甜瓜M5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结合SFLA测序技术开发分子标签,构建高密度遗传图谱,以F2:3表型数据为基础,采用Mapqtl进行QTL定位分析。【结果】获得了380 446 Mreads(83.12 Gb)数据,测序平均Q30为93.59%,平均GC含量为36.87%;开发了112 844个SLAF标签,3 274 879个SNP;构建了12个连锁群,共计10 596个上图标记,总图距为1 383.88 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0.13 cM,上图标记完整度平均为99.92%。将控制甜瓜果面沟性状基因(fst)定位在第11条染色体末端Marker 1993423(62.18)—Marker 1998820(63.05),覆盖基因组0.72 Mb,包含33个候选基因;控制甜瓜果皮花纹基因(fpp)定位在第2条染色体Marker 459584(90.91)—Marker 459446(90.91),覆盖基因组0.08 Mb,包含5个候选基因,其中MELO3C026292(1-脱氧-D-木酮糖-5-磷酸还原异构酶)可能为控制果皮花纹的候选基因;同时检测到甜瓜果皮底色1个QTL位点fpc,位于第7条染色体Marker 1229174(7.14)—Marker 1229973(7.14),贡献率为9.9%;检测到果型指数1个QTL位点fs9.1,位于第9条染色体Marker 1705671(76.19)—Marker 1705915(79.23),贡献率为7.6%;在第1、2、6、7、10染色体检测到单果重相关6个QTL位点(sfw1.1sfw2.1sfw2.2sfw6.1sfw7.1sfw10.1),贡献率在3.1%—17.0%,LOD值介于3.0—5.6。【结论】将甜瓜果面沟、果皮花纹基因分别定位在第11和第2条染色体,分别获得33个和5个候选基因;检测到1个果皮底色QTL位点、1个果型指数QTL位点和6个单果重QTL位点。  相似文献   
634.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实施"课程思政"是实现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通过挖掘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爱国主义教育、奉献精神、科研精神、大国情怀、团队合作意识等根植到学生心中,让农科专业大学生真正"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635.
对湖北省咸丰县最主要的3种中药材种植模式:木本植物套种多年生草药、一年生高大农作物套种多年生草药、草药单作等从生态学、生物多样性、资源利用有效性的角度进行了评价,认为咸丰县现有的种植模式充分体现了在物种多样性的人工群落中,不同的物种占据不同的生态位,提高了对生境中有限资源的利用率,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明显;另外,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绿色药材生产要求及资源利用有效性原则,对中药材原料生产进行了GAP(Cood Agriculture Practice)标准化设计。  相似文献   
636.
无土基质立体栽培条件下半夏主要农艺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棚内立体设施中 ,设置无土基质配方即 :砂 +砂、谷壳 +砂、树叶 +砂、锯末 +砂 4种处理 ,每基质分上、中、下布置 3个小区 ,研究 4种不同基质对半夏 (Pinelliaternate)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基质对半夏株高、珠芽及块茎鲜重的影响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花序高度和百粒重存在量的不同。树叶 +砂配方有利于半夏植株、珠芽的生长 ,便于繁殖 ;锯末 +砂配方对增加半夏块茎鲜重最为适宜 ,有利于半夏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637.
根据旱育秧的特点,将常规育秧的塑盘底孔放大、改进为上下贯通蜂巢式秧盘,延长了塑盘育秧秧苗适抛叶龄期;应用普通免耕条播机干旋整田,免去了耕地环节;保留并利用麦茬田间沟系,免去了抛秧后开沟环节;采取全生育期保湿为主的节水栽培技术,塑造抛秧稻优质高产群体。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水稻“蜂巢”塑盘旱育抛秧“免耕地、免开沟、增产、增收”(简称“双免双增”)栽培新技术。  相似文献   
638.
选择3株育龄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 Cheng et L.K.Fu)雌性植株,采用树冠分层分区域研究法,测定上、中、下层及内、中、外区域计9个小区的光合作用,分析了南方红豆杉冠层不同部位的光能分布和光合生理。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植株光合作用主要集中在上层、中层外部和下层外部;蒸腾速率在上层外、上层内和下层内较低,在其他方位都较高;南方红豆杉冠层不同部位气孔导度差异均显著;中层中、中层内和下层内胞间CO2浓度较高,响应光合作用小;树冠外部的水分利用效率都较高,内部较底;树冠内部透光率低;南方红豆杉植株蒸腾作用与气孔导度与光合有效辐射相关性不紧密;对南方红豆杉可以截取冠层上层、中层和下层外部行枝条进行扦插繁殖。  相似文献   
639.
1.什么叫沼气综合利用?沼气综合利用,是指将沼气、沼液、沼渣(简称“三沼”)运用到生产的过程.是农村沼气建设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系列综合技术措施:其范围涉及到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服务业、仓贮业等诸多方面。它对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40.
以高羊茅品种猎狗5号为材料,用Co^60射线辐射种子,研究其表型性状变异及其子代生长速度、分蘖能力以及表型特征。结果表明:(1)辐射母代高羊茅的株高、叶长、叶宽、叶厚等表型性状产生了明显变异,其中株高、叶长、分蘖数、穗粒数、成坪密度比未辐射母代极显著下降;叶宽比未辐射显著下降;叶厚比未辐射极显著增加;千粒重下降;叶色没有改变。(2)辐射子代高羊茅生长速度和分蘖能力均下降,其中生长速度在拔节期下降最快。(3)辐射材料子代表型性状表现与对照子代相比,产生了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