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38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南京郊区大白菜生长期氮素的供应及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发云  尹斌  曹兵  蔡贵信 《土壤》2006,38(6):692-697
在南京郊区露地生产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秋季大白菜生长期的土壤N素供应、作物养分吸收利用和肥料N素损失。结果表明,在大白菜整个生育期,耕层土壤供N量为50.7kg/hm2,占土壤全N量的1.07%。作物收获期地上部分生物量和N素含量随施N量的提高而升高,施用N肥显著增加了大白菜的生物量,提高幅度高达3~4倍。植株吸收N量70%以上来源于肥料N。在本试验条件下,尿素N肥表观利用率为26%~35%,土壤NO3--N含量随N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升高,主要累积在0~40cm土层中。  相似文献   
22.
南京两种菜地土壤氨挥发的研究   总被引:40,自引:3,他引:4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南京雨花区武警农场和栖霞区东阳科技站先后进行了秋季小青菜和秋冬季大白菜田间试验,研究菜地土壤施用氮肥后的氨挥发及其影响因素,氨挥发采用密闭室间歇密闭通气法测定。结果表明,小青菜试验地的pH为5 .4 ,施肥后土壤pH值也未高于6 .0 ,故氨挥发损失低(<0 .4 % ) ;而在pH为7.7的大白菜试验地上,控释尿素、低氮和高氮3个处理(施氮量分别为N 180、30 0和6 0 0kghm-2 )氨挥发率分别为0 .97%、12 .1%和17 1%。以上结果表明,土壤pH是影响菜地土壤氨挥发的主要因素,降低氮肥用量能明显减少氨挥发,而施用控释尿素是一种有效控制氨挥发损失的措施。大白菜不同施肥期的结果还表明,施尿素后降雨通过降低表层土壤氮的浓度而影响氨挥发,降雨离施肥期越近,雨量越大,氨挥发越小  相似文献   
23.
在特制密闭盆钵甲,研究了15N标记氮肥作水稻基肥混施时,氨的挥发及其在氮素损失中的重要性,随着通气速率的增高,氨的挥发及其在氮素损失中的重要性也增大,至换气频率达15-20次/分时即接近或达到最大值.在酸性水稻土上,硫铵的氮素损失的主要途径是反硝化作用,特别是气温较低的月份;尿素的氮素损失途径,在气温较低的月份中以反硝化作用为主,在温度较高的月份中,则氨的挥发与反硝化作用都是重要的;对碳铵来说,氨的挥发和反硝化作用都是氮素损失的重要途径.在石灰性土壤上,碳铵的氮素损失的主要途径是氨的挥发,而在硫铵和尿素的氮素损失中,氨的挥发和反硝化作用则都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24.
低量施氮对小青菜生长和氮素损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和微区试验相结合,研究了低量施氮对小青菜(Brassica.chinensis)产量、氮肥利用率和氮素损失的影响,其中氮素总损失用15N示踪法测定,氨挥发用通气密闭室法测定,反硝化损失用乙炔抑制-原状土柱培养法测定,不加乙炔测定N2O排放。结果表明,施用氮肥显著增加了小青菜的产量和吸氮量,在75和150kg/hm2氮肥水平下,氮肥利用率分别为46.8%和39.4%。由于试验地土壤pH低(5.38),各处理的氨挥发均很低且差异不大,施用氮肥没有增加氨挥发。试验地土壤反硝化损失和N2O排放量较高,分别为N4.34kg/hm2/sup和N2.65kg/hm2,施用氮肥没有增加反硝化损失和N2O排放,表明氮源不是反硝化作用的限制因子。在N75和150kg/hm2两个施氮水平下,氮素回收率分别为103%和91.3%,并且土壤残留氮主要累积在020cm土层,表明肥料氮损失很少,这与氨挥发、反硝化损失较低的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25.
红壤丘陵旱地-油菜系统中尿素的去向和增产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蔡贵信  彭光浩 《土壤》1995,27(1):56-56
本文研究了红壤-油茶系统中油菜对尿素氮的利用率,氮素的损失程度,以及养分平衡对它们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土壤的供氮能力和尿素的增产效果,以及不施磷、钾、硼肥和增施稻草对它们的影响。  相似文献   
26.
金翔  韩晓增  蔡贵信 《土壤》1998,30(1):53-53
氮是作物最重要的一种营养元素,但又是一种重要的环境污染源。  相似文献   
27.
迄今,关于黄淮海地区石灰性稻田土壤上氮肥去向的研究极少。仅见的一个田间微区试验是有关氮肥表施作基肥的〔1〕,而在生产中却多采用混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8.
测定稻田土壤氮素矿化过程的淹水密闭培养法的条件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贵信  张绍林  朱兆良 《土壤》1979,11(6):234-240
关于土壤氮素矿化过程的测定目前有两种方法,即Stanford[7]等的好气培养-间歇淋洗方法和淹水密闭培养法[4-6]。  相似文献   
29.
研究不同耐低磷大豆品种在酸性红壤和石灰性土壤上的耐性变化。结果表明,大豆品种的耐低磷能力与土壤类型有一定关系,干物质积累量和磷积累量的大豆品种×土壤类型间交互作用极显著。在酸性低磷红壤上,大豆品种湘春91—100、涟源泥冬黄豆和浙春2 号的干物质量和磷积累量都显著高于桂阳傲泉黄豆和湘豆3 号。在石灰性土壤上,干物质表现为湘春91—100、涟源泥冬黄豆> 桂阳傲泉黄豆、浙春2 号> 湘豆3 号,而磷积累量除湘春91—100 显著较高外,其它4 个品种间无显著差异。土壤类型对大豆品种的根系生长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30.
在中国科学院封丘农业生态试验站应用原状土柱培养法测定了华北平原主要农作物-潮土系统中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