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6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研究改变棉花喷施缩节胺的传统方法,将缩节胺、杀虫剂、杀菌剂用缓释材料特殊处理后包衣种子和制备成缓释缩节胺胶囊施入土壤中,药随种子发芽、出苗内吸传导到棉株地上部位,起到化学控制、防病治虫的作用.2004~2005年在新疆新和县、新湖农场田间试验后,结果表明,根用缓释缩节胺不但能达到喷施缩节胺调控棉花生长、增加棉花产量等功效,而且克服了叶面喷施浪费农药、污染环境、调节滞后等缺点,并为改变农药使用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
鸡群预防免疫成功与否在于鸡群的母源抗体水平、健康状况、使用疫苗的质量、接种方法、免疫时间和联合免疫的确定以及鸡群的卫生环境状况等因素。预防免疫要想取得理想效果,必须综合分析以上因素来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23.
对山区山野菜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东北地区山野菜资源的分布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山野菜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展望了山野菜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24.
园林绿化工程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休憩、放松的场地.还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现在园林绿化工程中树木的存活率较低.绿化景观效果差,绿量严重不足,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究其根本还是在于相关人员缺乏对园林绿化工程中栽植与养护技术的重视。笔者从事过多年的养护工作,深刻体会到栽植对养护工作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对栽植与养护在绿化过程中关系的分析。提出应加强对栽植工作在绿化、美化中重要性的认识,应树立栽植与养护同等重要的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25.
山野菜是自然生长的一种野生的蔬菜,在辽阔的山野中,生长着各种各样的山野菜。据不完全统计,东北山野菜(草本、木本、藤本植物和地衣、真菌类)约有300多种,在这里山野菜不仅分布广,品种多,而且质量优,蕴藏量丰富。由于山野菜生长环境无污染,无化肥和农药残留,是纯天然绿色食品,可以再生,并且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极高的医疗保健功效,因而深受消费者的欢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外对山野菜的需求与日俱增,因此开发利用山野菜资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26.
惠远704属早熟陆地棉,生育期125天,植株筒形,Ⅰ式果枝,株型紧凑,叶片稍大,棉铃卵圆形,结铃性强,单铃重5.8克,衣分40.5%,适宜机械采收,属高产品种。一、产量构成收获株数19.5~21万株/公顷,单株结铃4.5~5.5个,单铃重5.8克,单产籽棉5250千克/公顷以上。二、栽培技术1.播前准备①严格选地要求土地清洁平整,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土质为壤土或轻粘土为宜。②深施肥每公顷深施二铵375千克、尿素75  相似文献   
27.
高、中、低产田水稻适宜施氮量和氮肥利用率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为探明不同施氮水平对湖北省高、 中、 低产田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选用水稻品种两优培九为供试品种,采用大田小区试验,探索不同地力水平(高、 中、 低)下稻田的最佳施氮量,考察不同施氮水平对不同地力水平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氮肥贡献率、 土壤氮素依存率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在2011年大田试验中,高产田和中产田都在施氮量为N 180 kg/hm2 的处理中获得最高产量,分别比CK增产10为探明不同施氮水平对湖北省高、 中、 低产田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选用水稻品种两优培九为供试品种,采用大田小区试验,探索不同地力水平(高、 中、 低)下稻田的最佳施氮量,考察不同施氮水平对不同地力水平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氮肥贡献率、 土壤氮素依存率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在2011年大田试验中,高产田和中产田都在施氮量为N 180 kg/hm2 的处理中获得最高产量,分别比CK增产10.70%、 27.23%;而低产田则是在施氮为N 240 kg/hm2处理中产量达到最大,比CK增产44.70%。在2012年大田试验中,高产田、 低产田均在施氮为N 180 kg/hm2 时达到最高产量,分别比CK增产12.43%、 74.19%;而中产田在施氮处理为N 240 kg/hm2 时达到最大,比CK增产28.80%。在一定范围内,施氮量越高,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生理利用率越高,偏生产力越低。综合产量、 产量构成因子以及氮肥利用率得出高产田与中产田适宜施氮量为N 120~180 kg/hm2,低产田适宜施氮量为N 180~240 kg/hm2。适宜施氮量上低产田中产田高产田。  相似文献   
28.
通过对5种不同类病毒RNA提取方法的比较,针对不同的试验要求,利用适合的提取方法,做到对类病毒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  相似文献   
29.
不同基础地力土壤优化施肥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5,他引:21  
【目的】研究江汉平原地区不同基础地力土壤和优化施肥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方法】以江汉平原水稻主推品种丰两优香一号为试验材料,通过3年田间小区试验,考察分析土壤基础地力不同的稻田优化施肥、农民习惯施肥和不施肥处理的产量、氮肥贡献率、土壤氮素依存率和氮肥利用率等的差异。【结果】土壤基础地力不同的稻田均是优化施肥处理的产量最高,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比较,高地力和低地力稻田优化施肥处理的产量分别平均提高6.9%和5.0%;与不施肥处理比较,产量分别平均提高17.3%和30.3%。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比较,优化施肥处理的氮肥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均大幅度提高。高地力稻田土壤氮素依存率高、氮肥贡献率小、施肥增产的潜力小;低地力稻田土壤氮素依存率低、氮肥贡献率大、施肥增产的潜力大。【结论】优化施肥可以降低水稻产量对土壤基础地力的依赖,提高氮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30.
21世纪之初,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出台和实施,2001年吉林省全面开始启动生态省建设规划,加大力度进行种植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并对西部地区部分市县开始实施封山育林计划.这些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对吉林省山区及半山区的农民影响较大,打破了他们以往那种靠山吃山的思想,改变了传统的种植经营模式.经济如何发展,走哪条致富之路,是他们必须面对的问题,而种桑养蚕是一条较好的致富之路,因为山区有其独特的自然条件适于桑蚕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