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4篇
  10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12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21.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在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PGPR菌肥对马铃薯产量和土壤氮磷钾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促生菌肥比常规施肥,地下块茎部分钾素吸收率高出9.98%,氮素吸收率高出19.61%,磷素吸收率高出20.1%。马铃薯产量比常规施肥提高12.4%,明显提高肥料利用率,证明在配施生物菌肥的条件下提高马铃薯产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2.
以日光温室辣椒连作土壤为对象,研究不同连作年限土壤微生物数量、类群及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表现出明显的温室连作效应,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土壤微生物类群细菌/真菌、放线菌/真菌值呈下降趋势,微生物由"细菌型"向"真菌型"过渡,其中氨化细菌先增加后减少、硝化细菌呈减少的趋势;多数土壤酶活性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但过氧化氢酶活性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23.
为掌握玉米田的N2O释放规律,采用定位试验的方法,探讨增施有机肥和作物秸秆对农田N2O排放通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N2O通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高于春秋两季;空地的N2O排放通量平缓;玉米的生长活动有利于N20的生成及排放;施肥能促进土壤N2O排放通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24.
与单垄单行种植模式相比,大垄双行模式下番茄产量得到显著提高,达到105826 kg/hm2,可增产6.2%;果实N、P2O5、K2O吸收量均显著提高,分别增加12.3%、6.2%、9.0%;增加了番茄生长前期的净光合速率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而对作物生长后期的光合参数影响较小,整体改善了作物生长的透光性;有利于降低土壤0...  相似文献   
25.
生物炭还田条件下磷肥减施对玉米产量及养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4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辽宁昌图棕壤区生物炭还田条件下磷肥减施20%对玉米产量及养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生物炭还田(3 000 kg/hm~2)后各处理促进玉米增产,最高增产5.5%,生物炭还田配施磷肥减量20%处理的产量表现略有增加的趋势。生物炭还田后各处理均提高了玉米植株N、P和K的养分吸收量,提高玉米植株氮素和磷素回收率,生物炭还田配施常规肥处理可更好促进玉米氮、磷、钾养分吸收,提高玉米氮素回收率,4年综合提高5.3个百分点;生物炭还田配施磷肥减量20%处理可更好提高玉米磷素回收率,提高4.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6.
辽宁大凌河流域草甸土土壤硝态氮运移及合理施肥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设计不同施氮(N)方式,研究辽宁大凌河流域耕型壤质草甸土大田玉米土壤硝态氮(NO3-N)运移动态,并讨论了N肥的经济环保施用方式。结果表明,土壤NO3-N含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同等施氮量条件下,土壤NO3-N含量表现为化肥处理〉秸秆还田处理〉缓控释肥料处理。随着不同生育期根系对养分的需求,各层土壤可自动调节NO3-N向上向下双向运移。生育前期下层土壤中的NO3-N会向上运移,后期则向下运移。秸秆还田处理可以增加土壤对NO3-N的固持能力,阻止NO3-N向地下部迁移,减少地下水污染的危险。缓控释肥料的使用达到了养分持续释放的效果,并将养分释放的最高峰值推后30d,及时满足籽实成熟期养分供应。缓控释肥料处理的产量最高,土壤NO3-N有累积但最少,对环境负面影响也少,但存在向下运移的趋势。秸秆还田处理产量与传统施肥处理产量相近,能增加土壤中土壤NO3-N含量并能阻止向下运移。  相似文献   
27.
辽宁花生种植区耕层土壤养分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试验和传统统计学分析方法,对辽宁花生种植区耕层土壤养分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大部分土壤属于微酸性,碱解氮、有效磷和有效钾属于中等偏高水平,其临界值低于第二次土壤普查的土壤养分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28.
以辣椒品种"美园"为试材,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化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设施条件下不同处理(常规施肥、减氮15%、减氮30%、减氮45%、不施氮肥)对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硝态氮含量逐渐降低,土壤0~40cm土层硝态氮含量波动较大,40~100cm土层硝态氮含量波动较小;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减少,土壤硝态氮含量逐渐降低,减量施肥较常规施肥在不同土层深度土壤硝态氮含量波动小。随着采样日期的增加,土壤硝态氮含量在最终达到最小值,但是土壤硝态氮含量与采样日期不呈线性关系,0~40cm土层硝态氮含量波动较大,40~100cm土层硝态氮含量波动较小。  相似文献   
29.
大垄双行疏密种植对玉米冠层结构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耐密品种郑单958为试验材料,在相同密度下研究常规种植、三比空、大垄双行和大垄双行疏密4种种植方式对春玉米产量形成及其冠层结构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田间种植方式的改变可以促进良好冠层结构的发育,影响玉米群体产量及其生长发育特征,具体表现主要在吐丝期之后。耐密品种以大垄双行疏密种植方式为宜,从吐丝期开始,叶面积指数增长最快,玉米叶片的光合性能最强,叶片功能期延长,积累最多干物质,产量为12 449.74 kg/hm2,比对照增加32.67%。大垄双行疏密种植方式对棕壤气候区可提高玉米单产,对玉米生产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0.
中微量元素对马铃薯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在常规施肥基础上施用中微量元素对绥中地区马铃薯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中微量元素植株生长势强,产量增加.其中以镁肥和钙肥效果较好,较常规施肥增产9.2%和10.2%,施用硼肥和锌肥增产效果不显著.同时镁肥和钙肥处理的马铃薯商品率较高,分别为88.95%和89.50%,分别比常规施肥处理高出3.25%和3.89%.增施镁肥和钙肥,马铃薯对氮素的吸收较常规施肥增加8%.增施镁肥马铃薯吸钾量较常规施肥降低了3.59%,而钙肥对钾的吸收影响较小.增施镁肥马铃薯对磷的吸收较常规施肥增加了8.33%,但施钙肥后马铃薯对磷素的吸收量减少.施用硼肥和锌肥对马铃薯吸收氮磷钾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