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篇
林业   5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以板栗花芽为试材,研究了建立其花芽中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玉米素核苷(ZR)、赤霉素(GA3)4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结果表明:采用80%的预冷甲醇水溶液浸提板栗枝芽中内源激素IAA、ABA、GA3、ZR,提取效果较好;采用SPE-C18小柱固相萃取技术进行纯化,采用Symmetry 300TMC18(5μm,4.6mm×250mm),以甲醇:0.075%冰醋酸(90∶5,V∶V)为流动相,在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19nm的条件下,进行梯度洗脱,分离效果理想,加标回收率达到89.92%~105.30%;该方法准确、灵敏、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52.
近几年,江苏里下河地区棉田前茬套种番茄面积不断扩大,种植效益逐年提高。根据调查,1999年仅兴化市陈堡乡种植面积就达285hm2,一般667m2产番茄3500~4000kg,高产田块达5000kg。这不仅大幅度提高了棉田种植效益,对淡季蔬菜市场供应也起了一定作用。其生产技术主耍是利用棉田前茬进行密植矮化栽培番茄,在不影响后茬主体作物棉花移栽、生长和产量的前提下,提高棉田前茬产量和效益。根据几年的探索和生产调查,现将其栽培种植技术拟述如下。一、配茬规格稻收后耕翻晒垡,可种植青菜等,12月下旬再次翻上冻晒,次年2月中旬开沟整畦,畦宽…  相似文献   
53.
我场于1993年承担县科委下达的“池塘饲养加州鲈鱼试验”课题,其中包括加州鲈鱼繁殖。1994年4月26日在水泥池中人工繁殖加州鲈鱼,于6月16日共培育出加州鲈夏花7550尾。现根据繁殖培育加州鲈的实践总结如下: 一、产卵前准备工作:造择的水泥池是我场罗非鱼越冬保种池,面积100平方米,深度1.8米,水泥池用水来  相似文献   
54.
利用FIASCO方法(Fast Isolation by AFLP Sequences COntaining repeats)构建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的(AG)n微卫星富集文库。通过菌液PCR检测,从(AG)n微卫星富集文库的356个阳性菌落中筛选了233个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202个序列富含SSR位点,阳性比率达86.7%。去除杂峰、叠峰、信号弱的序列,最终筛选39个供后续引物开发使用,其中完美型SSR有22个,不完美型5个,混合型12个。磁珠富集法构建杜鹃基因组微卫星文库是一条高效可行的途径,为微卫星位点的分离、杜鹃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5.
以湖北省罗田县8个迟熟板栗主要栽培品种为材料,利用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分子标记对8个板栗品种进行初步认证及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从8条SSR引物中筛选出4条能够扩增出清晰、稳定条带的引物;4条引物共扩增出36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有31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81.6%。UPGMA法聚类分析结果表明,8个板栗品种大致被分为2类;羊毛栗单独一类;其余7种一类,其中油栗、油栗东亲缘关系较近,桂花香1号、桂花香2号、桂花香3号亲缘关系较近,九月寒1号、九月寒3号亲缘关系较近。初步鉴定结果可为板栗品种鉴别、分类及种质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6.
拮抗菌生物防治果蔬病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年来利用拮抗菌控制果蔬采后病害的拮抗菌种类及应用、拮抗菌的防病机制、拮抗菌增效措施,并分析了拮抗菌防治果蔬采后病害的前景,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7.
动物源性食品中沙丁胺醇残留快速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亲和力、高特异性的沙丁胺醇(SAL)单克隆抗体为基础,采用竞争式胶体金免疫层析原理,研制出了SAL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试验表明,SAL试纸条除与克伦特罗的交叉率为0.2%外,与其他几种药物的交叉率均<0.01%,最低检测限为2μg/L;将SAL试纸条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同时测试肉类组织和尿液,测试结果符合率达100%。鉴于SAL试纸条的快速、灵敏、准确、高通量等特性,适合现场大量样本的筛查。  相似文献   
58.
食用百合种质资源对枯萎病抗性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组织分离法和传统的形态学鉴定法获得食用百合枯萎病的致病菌,再分别利用鳞片接种法和离体叶片接菌法鉴定不同食用百合种质资源对枯萎病的抗性能力,以期筛选出抗性强的食用百合种类和品种。结果表明: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为食用百合枯萎病的主要致病菌;"兰州"为高抗,"铁炮""卷丹""广西高片""万载柳片"为中抗,"天台山龙牙""万载中片""万载高片""吉安龙牙"为中感;离体叶片接菌法抗性鉴定结果可知"铁炮"与"卷丹"为中抗,"兰州"为中感,其余7种"龙牙"百合品系均表现为高感。  相似文献   
59.
以"罗田油栗"为原材料,采取常见加工中的高温蒸制罐头、混沙翻炒和去壳烹饪3种加工方式,研究了加工后果实中水分、脂肪、蛋白质、可溶性糖及抗性淀粉的含量变化,以期探明加工方式对板栗营养物质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工后的果仁中抗性淀粉含量有明显不同。抗性淀粉经加工后保留程度最低的为混沙翻炒板栗,达42.42%;最高的为板栗罐头制品,为93.16%。主要营养物质中,水分和糖类的增加会降低抗性淀粉的保留,蛋白质含量的增加会促进抗性淀粉的保留,脂质的变化对抗性淀粉含量没有影响或者不是单一的促进或减弱关系。  相似文献   
60.
板栗是中国重要的木本粮食作物,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但板栗雄花比例远远高于雌花,是限制板栗产量的主要因素。为了从分子水平上探讨板栗雌雄花的发生机制,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休眠期后板栗的两种混合花芽的转录组进行比较分析。总计获得了3 77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2 173个基因上调,1 599个基因下调。这些差异基因经过GO分类和KEGG pathway富集分析分别归类于47个GO term和251条代谢途径。从转录组数据中获得了春化、光周期、赤霉素(GA)等途径的开花相关基因,还鉴定多个开花相关内源激素途径的基因。将基因VIN3,GAI,ELF3,GID1的qPCR检测结果与其转录组测序结果进行比对,发现虽然两种检测结果在差异倍数上存在差别,但4个基因的表达量的总体变化趋势一致,说明转录组测序结果有较高的可信性。本研究结果为揭示板栗雌雄花性别比例调控机制和花期人工调控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