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6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2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花铃期是棉花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盛期,该期既要保证营养器官有一定的长势,又要满足生殖器官的养分供应,争取多结桃、少脱落,是此期田间管理的要点。1重施花铃肥花铃期是棉花一生中需肥量最大的时期,大约需要一生氮总量的60%。此期施肥应以氮肥为主,一般于初花期每667m2施标准  相似文献   
12.
抗虫棉新品种鲁棉研27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鲁棉研27号(原代号鲁9154)是山东棉花研究中心与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采用山东棉花研究中心选育的综合性状优良的鲁613系为母本、泗棉3号转Bt基因抗虫棉选系鲁55系(GK-12初始系)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转Bt基因抗虫棉新品种。2001-2002年参加全国黄河流域麦套棉新品种区域试验,2003年进行生产试验。2006年8月通过国家审定(国审棉2006013)。1特征特性鲁棉研27号为早中熟品种,黄河流域麦套棉区试全生育期132d,比对照豫668早4d,铃重5.3g,衣分41.8%,子指10.2g。该品种株高中等,叶片中等大小,叶色深绿,果枝上冲,株型较紧凑,前期发育快,…  相似文献   
13.
转Bt基因抗虫棉杂交后代的抗性表现与抗虫育种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转Bt基因抗虫棉选系为抗虫亲本 ,以各种类型的陆地棉常规品种 (系 )为非抗虫亲本杂交 ,研究了大量杂交组合不同世代群体在大田自然感虫条件下的抗棉铃虫性表现。结果表明 ,F1代均表现高抗棉铃虫 ,抗性不分离 ;同一杂交方式不同非抗虫亲本的F2 群体 ,以及年际间 ,抗株与不抗株的分离比例相差很大 ,说明亲本的遗传背景及不同的环境条件对转Bt基因抗虫棉杂交后代的抗性表现有较大影响 ;从F3~F5株行 ,随着世代的递增和连续进行抗性选择 ,抗性纯合株行的比例迅速上升 ,而分离株行不抗虫株的比例迅速降低 ,在田间棉铃虫自然协迫条件下 ,通过连续多代进行抗性选择 ,可使抗性迅速趋于稳定 ,至F5代可获得综合性状较为理想、抗性纯合、稳定的株系。结合前期研究结果及抗虫育种实践 ,提出了棉花转基因抗虫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14.
<正>鲁54是山东棉花研究中心与山东鑫秋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抗虫短季棉新品种,是以短季棉品系鲁458为母本、鲁1367系为父本杂交,经连续多代系谱选择选育而成。母本鲁458系:系选自鲁7369系。鲁7369系是以中棉所10号为母本,与本课题组选育的短季棉品系鲁4079为父本杂交,经射线处理杂交F1种子,经连续7代选择鉴定,于1989年育成;后又经连续多代系统选择改  相似文献   
15.
滨海盐渍土棉花丰产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约有滨海盐渍土120×104hm2.盐渍区一般具备棉花生长发育的气候和土壤肥力条件,但盐渍化严重(土壤含盐量一般在0.4%~2.0%,盐分组成以Na+、Cl-为主),淡水资源缺乏,无霜期短等是盐渍区植棉的主要障碍因素.为掌握盐渍区植棉的关键技术,本中心1999年起在寿光滨海盐渍区建立棉花试验基地,对滨海盐碱地棉花丰产问题展开全面系统的研究.经过3年的试验、示范,提出一整套符合当地生态、生产条件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黄河流域棉花主要品种SSR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差异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利用SSR分子标记构建了2009-2010年黄河流域23个主要棉花品种和2010年山东省区试4个品系的分子指纹图谱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63对引物在27份供试材料中共扩增到多态性条带254条,平均每对引物4.03条。22对引物在23个品种(系)上具有特征谱带,除鲁棉研21号、鲁棉研36号、鲁436、邯棉559外,均可用1对引物进行鉴定;采用引物组合法只需要5对引物就能将27份供试材料区分开,并利用这5对引物构建了上述品种(系)的数字指纹图谱。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27个品种(系)间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5394~0.9685之间,平均为0.6878,并且同一省份所选育的品种(系)大都聚到同一类群,说明黄河流域选育的品种还存在一定的地域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鲁棉研21号高产稳产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4个不同类型的转基因抗虫棉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常规转Bt基因抗虫棉鲁棉研21号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鲁棉研21前期营养生长速度快,干物质积累量大,初花期单株干物重比鲁棉研15高2.2%,比中棉所41、99B分别高59.0%和62.0%,开花后发育进程快,开花结铃集中,全生育期比中棉所41、99B短3~5 d。铃重分别比鲁棉研15、中棉所41和99B高0.20 g、0.56 g和0.55 g,衣分高。鲁棉研21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协调,先建源后扩库,源大库大。这些特性为其高产、稳产、适应性广奠定了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适当密植留叶枝对鲁棉研36号生育进程、皮棉产量及纤维品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同密度留叶枝较去叶枝处理开花期推迟1~2 d,对吐絮期影响不大。随着密度增加,株高、果枝数、叶枝数均呈降低趋势;不同密度留叶枝处理平均单株有叶枝1.8~2.6个,株高较去叶枝矮1~2 cm。铃重随密度增加呈下降趋势,但留叶枝对铃重影响不明显。不同密度留叶枝处理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均低于同密度去叶枝处理,减产幅度1.7%~8.1%;每公顷7.5万株(A2)和9.0万株(A3)无论去、留叶枝产量水平都较高,且留叶枝较去叶枝处理减产幅度较小;叶枝对产量的贡献率为3.8%~16.4%,密度越大贡献率越小。密植留叶枝对纤维品质无明显不利影响。本研究结果说明鲁棉研36号对密度的适应范围较宽,易管理,推行每公顷7.5万株至9.0万株留叶枝简化栽培、减少管理用工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选用45个黄淮棉区不同时期的代表性棉花品种为材料,采用15%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测定各品种的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单株干重、幼苗长度,计算5个萌发指标的相对值,分析各品种萌发指标的差异,并利用模糊隶属函数、相关分析等方法对45个棉花品种萌发期的耐旱性进行综合评价,为萌发期抗旱种质筛选及抗旱棉花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抑制45个棉花品种萌发,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相关分析显示,耐旱评价值与5个鉴定指标均呈正相关关系,与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依据耐旱评价值将45个棉花品种分为高抗旱、抗旱、耐旱、不耐旱4个等级,其中高抗旱品种1个、抗旱品种7个、耐旱品种30个、不耐旱品种7个。说明过去或当前主栽棉花品种萌发期高抗旱及抗旱品种较少,为应对当前旱情加剧趋势,今后棉花育种需加强对萌发期抗旱品种的筛选。  相似文献   
20.
抗虫短季棉新品种鲁棉241的选育与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要介绍了抗虫短季棉鲁棉241的选育过程、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水平、纤维品质与抗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