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12篇
  2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36篇
水产渔业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中央发了[1987]5号文件,省委工作会议已经开过并进行了传达,全国农业(水产)工作会议精神已经传达,使我省水产工作方向进一步明确。对如何做好1987年全省水产工作,我讲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2.
大豆生产的现状及增产的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3.
文中调查了2007—2010年间从俄罗斯引进的200余份栽培大豆和30多份野生大豆的花色、开花期、成熟期及主要农艺性状与亩产量。调查结构表明,俄罗斯СП1354-2、СП998-1和G.max N312的亩产超过了对照品种黑河38,有进一步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北疆春大豆中黄35公顷产量超6吨的栽培技术创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2010年连续3 a在新疆石河子地区以高产高油早熟大豆新品种"中黄35"为载体,采用大豆覆膜滴灌结合水肥同步的高产栽培技术,创造了小面积产量超6 000 kg.hm-2,大面积产量超4 500 kg.hm-2的全国大豆高产纪录;通过将肥料精确地随水滴入大豆根系区域,减少了肥料的挥发和渗漏损失,将水产比提高至1∶1.25~1∶1.32;氮肥利用率提高至20%~25%,磷肥利用率提高至5%~10%,实现了大豆田水肥藕合关键技术的突破;另外,通过化学调控技术的运用,实现了光、热、水、土资源的有效利用,达到高产高效和优质的目的。该项技术对提高我国的大豆单产和增加总产,起到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5.
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亚平宁半岛上,包括西西里和撒丁等岛.全国划分为24个地区,面积301225km2,约有人口5532万.山地和山前丘陵占全国总面积的80%,南北长约1500km.全境可分为4个地形区:一是阿尔卑斯山地(南坡)西起利古里亚海沿岸,东到亚得里亚海北端,呈弧形绵延于北部边境,平均海拔在1000m以上,山脉中许多山口,是中欧通往地中海的要道.二是波河平原(波河是意大利最大的河流,全长652km),介于阿尔卑斯山地和亚平宁山地之间,东西最长约400km,南北宽约80~200km,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5%,大部分地区海拔100m左右,是全国最大的平原,土地肥沃,也是主要农业生产区.三是亚平宁山地和丘陵,沿海有狭长平原.四是西西里岛和撒丁岛,西南部有较大平原.  相似文献   
16.
从致瘤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的15个菌系中筛选出7个对大豆致瘤效果较好的菌系。找出了大豆结瘤较好的条件。对野生大豆(Glycine soja)、半野生大豆(G.gracilis)和栽培大豆(G.max)的1553个基因型做了引瘤实验,从中筛选出94个结瘤基因型。从瘤组织中诱导出脱菌的愈伤组织。生化鉴定证明,上述瘤来源的愈伤组织中有一部分含有胭脂碱。它们分属于野生大豆、半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成功地实现了基因转移。  相似文献   
17.
王连铮 《大豆科学》2000,19(1):95-96
第六届世界大豆研究会议(World Soybean Research Conference V1-WSRC V1)于1999年8月3日-8日在美国芝加哥召开及99年世界大豆论坛(Global Soy Forum 99).参加这次会议的有61个国家、地区的1809位代表,其中美国1225位代表,亚洲299位代表,南美洲109位代表,欧洲64位,加拿大45位,非洲33位.出席会议的有从事大豆科学研究人员、大豆企业家、大豆生产者、新闻单位的代表,及贸易界人士、企事业管理人员等.中国共派出将近50人参加这次会议,本次会议是世界大豆界每五年举行的一次盛会.会议主要进行大会报告,分组进行学术交流,墙报交流,举办展览并参观了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会议组织得较好,开得比较紧凑,对了解世界大豆科学研究的现状,大豆生产和贸易情况是有益的. 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568篇,其中大会交流7篇,专题会议口头交流186篇,张贴墙报交流375篇.专题会议交流较多的专业有大豆育种、作物管理(栽培)、食品和健康、病害管理、大豆生理、品种资源、加工工艺等,均在10篇以上,生物技术也是热门专题之一,参加学术交流的人员也较多.  相似文献   
18.
王连铮 《种子世界》2000,(11):10-12
4.1 获奖的大豆品种 据农业部科技司报导,1979年以来获得国家级奖励的大豆品种有23个。其中获国家发明一等奖的有铁丰18(1983年);获国家发二等奖的有跃进5号(1983年)、黑农26(1984年)、黑河3号(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有鲁豆4号(1992年),冀豆7号(1997年),详见表4。  相似文献   
19.
热烈祝贺王金陵教授八十寿辰王连铮(中国农业科学院)首先我代表中国作物学会,代表大豆专业委员会和广大的农业科技工作者热烈祝贺东北农业大学王金陵教授八十寿辰。衷心祝愿王金陵教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生活幸福。从1949年1月我到东北农学院学习直到毕业,做为王金...  相似文献   
20.
高产大豆新品种——中黄13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黄13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以豫豆8号为母本、中作90052—76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于2001年3月通过了安徽省和天津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于同年5月通过国家审定。2002年通过北京、陕西审定。2003年通过辽宁省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