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4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不同类型土壤与强筋小麦品质和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河南省 8种不同类型土壤与强筋小麦品质和产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在同一自然气候条件下 ,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与土壤类型本身属性关系不大 ,土壤基础肥力和全氮含量对小麦籽粒产量影响较大 ,速效氮和全氮含量与小麦品质呈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32.
河南省小麦品质生态区划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198 9~ 1993年 ,我们争取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进行了河南省小麦品质生态区划研究 ,历时 3年 ,用 6个小麦品种 ,每年在全省布置 2 0多个试验点 ,统一设计 ,统一供种 ,统一取样化验。根据加工品质指标化验结果和不同地区的生态条件 ,应用生物统计方法 ,把全省划分为 7个品质生态区 ,制订了河南省小麦品质生态区划 (见《河南农业科学》1995年第 10 ,11,12期 )。这也是我国第 1份省级小麦品质区划 ,获得了农业部科技进步奖。但是 ,由于当时缺乏优质强筋和弱筋小麦品种 ,供试品种是普通小麦 ,加工品质主要指标的测定结果偏低。现在重新审查…  相似文献   
33.
采用5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强筋小麦的播期、基本苗、施氮量、施磷量和施钾量等5项农艺措施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及其交互作用;建立了产量、粗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吸水率、面团形成时间、面团稳定时间和弱化度等7个目标性状的数学模型;实现7500kg/hm2以上产量水平、品质指标达国家强筋小麦二级以上标准的最佳农艺措施方案为:播期10月6 ̄7日,基本苗104.8万 ̄106.8万/hm2,施氮(N)量294.9 ̄308.0kg/hm2,施磷(P2O5)量139.2 ̄152.2kg/hm2,施钾(K2O)量180.1 ̄200.3kg/hm2;经在同样生态类型区45.9hm2麦田示范应用,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34.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考察组一行4人应意大利巴厘地中海农学院邀请于1990年6月18日至7月2日,先后在意大利南部的巴厘(BARI)、北部的米兰(MILANO)和罗马(ROMA)考察访问了5个研究所和一所农业大学,对意大利的小麦育种作了全面考察。  相似文献   
35.
1997~1999年在大田条件下用ELISA方法研究了具有不同分蘖特性的小麦品种分蘖发生与分蘖节内源吲哚乙酸(IAA)及细胞分裂素类物质--玉米素核苷(ZR)和玉米素(Z)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分蘖特性的小麦品种在分蘖发生过程中其IAA和ZR+Z的动态变化明显不同;不同品种的分蘖特性与IAA/(ZR+Z)比值有密切的相关关系;春性小麦分蘖初期较高的IAA/(ZR+Z)比值利于小麦分蘖发生,冬性小麦分蘖初期较低的IAA/(ZR+Z)经值利于小麦分蘖的发生。  相似文献   
36.
河南省是全国小麦的主产地之一,年种植面积、总产量和向国家贡献均居全国第一.全省的小麦面积是全国的17%,总产占全国的22%.随着农村种植产业结构的调整,该所十分注意选择既优质又高产的小麦新品种.通过几年的工作,已经筛选出一批优质、高产、超高产的小麦新品种.现将研究结果简叙于后. 1材料与方法 该研究按照已有成果组装配套与新增试验相结合的技术路线,从几个方面进行研究;①在原有小麦新品种区域试验基础上,新增超高产区试组,要求试验点设在基础肥力很高的地块,施肥量按照产量600kg/667m2以上水平,每年设13个点,冬、春性品种两组,20个品种参试.  相似文献   
37.
<正> 自1978年开始,分别在新郑、郑州市郊、通许等地,对土壤速效磷与磷肥效果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一、试验方法与概况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供试作物,分别在黄褐土、褐化潮土、砂姜黑土、砂质黄潮土的耕地上进行试验.试验处理:第一方案在不施有机肥料的基础上试验,(1)碳酸  相似文献   
38.
小麦富硒研究概述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硒是人和动物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粮食作物尤其小麦是人体硒元素的主要来源。为了推动富硒小麦的进一步发展,本研究收集了部分有关小麦富硒的研究报道和数据,并结合自己的试验结果,对硒的健康机理、作用机制、小麦对硒肥的吸收、利用及籽粒硒含量等进行了系统论述和分析。提出了今后小麦富硒研究应重点放在“土壤与硒含量关系、小麦硒肥施用技术、小麦富硒营养水平”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9.
因地制宜,抓好春季麦田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春已过,万物复苏。小麦已开始进入返青起身阶段,小麦生产已进入关键的春季麦田管理时期。此期管理的好坏,决定着单位面积成穗数和穗粒数的多少,尤其是在冬季气候偏冷,对小麦生长影响较大的情况下,切实搞好当前的春季麦田管理工作,对于争取丰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及时准确  相似文献   
40.
河南省小麦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河南是全国小麦生产和调出第一大省,小麦面积500万hm2,每年向市场提供的商品小麦占全国的25%~30%,河南小麦长期保持着"三个第一"(面积第一,总产第一,提供商品粮第一)。2008年全省小麦收获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