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3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2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小麦品质生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对小麦籽粒的氮麦积累、蛋白质组份及氨基酸积累生理变化进行了概述,旨在为小麦品质的遗传改良和优质栽培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62.
利用p×q交配模式分析了小麦产量和品质性状在杂种F_1的表现和配合力。结果表明,品质性状在F_1多倾低亲或近中亲遗传,呈负向优势,产量性状则表现较大的正向优势。各性状的基因效应以加性为主。#409在品质性状上一般配合力较高,小偃6号和冀麦23则在产量、千粒重及蛋白质产量等性状上表现优良。  相似文献   
63.
研究了不同生态型小麦在春季分期播种条件下的幼穗分化进程与叶片出生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叶龄与幼穗分化时期的对应关系因生态型而异,冬性品种幼穗分化各时期对应的叶龄均高于春性品种,不同生态型小麦幼穗分化同一时期内经历的叶片数目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64.
小麦品质与产量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6个不同类型的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氮素及干物质积累,运转和分配对小麦品质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籽粒产量主要受粒重所制约,其干物质积累主要来自开花后的光合产物,花前和花后积累量对蛋白质含量均起重要作用,高蛋白基因的氮运转分配效率并不一定高。蛋白质产量和成熟期总氮量可作为高产,优质的选育指标。  相似文献   
65.
本文对小麦籽粒的氮素积累、蛋白质组份及氨基酸积累生理变化进行了概述,旨在为小麦品质的遗传改良和优质栽培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66.
小麦籽粒硬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硬度的概念、硬度的遗传、硬度与其它品种性状间的相关、硬度的测定方法等方面对小麦籽粒硬度进行了综述,为小麦品质育种和贸易分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7.
[目的]为了确定膜下滴灌马铃薯生产中适宜的种植密度和合理施氮量,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和块茎产量及品质,为膜下滴灌马铃薯生产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方法]以紫花白为试验材料,设54 000、65 550、77 100株/hm23个密度以及0、142.5、285.0、427.5纯Nkg/hm24种施氮量,采用裂区设计.[结果]在膜下滴灌种植模式下,马铃薯氮素累积吸收量均随着施氮量和种植密度的增加而提高;增加施氮量,AE、RE、PFP均呈现逐渐降低趋势;而适度提高种植密度,RE、AE、PEP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马铃薯块茎产量、淀粉产量与施氮量、氮素累积吸收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率之间存在0.01水平显著的正相关.协同提高氮素累积吸收量和吸收利用率是决定马铃薯块茎产量的关键.[结论]适度提高种植密度且增加施氮量有利于膜下滴灌马铃薯对氮素的吸收量、利用效率,进而有利于提高块茎产量和淀粉产量.在该试验条件下,适宜的种植密度与施氮量组合以77 100或65 550株/hm2、施氮量285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68.
为了简化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培养方法,降低生产成本,进行了调整培养基成分、试管苗复壮和改进实验设备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以食用棉白糖、倍力凝作为蔗糖、琼脂的替代物,再将微量元素减半,用经过滤的自来水配制的培养基对马铃薯苗的生长不会产生负面效应,培养成本可降低84.4%.对生长势弱的马铃薯苗,附加2mg/L IBA的2倍MS液体培养基对其有促壮作用.用回收旧罐头瓶作培养容器,用聚丙烯膜、线绳封口,不仅对试管苗的生长无任何影响,而且可节约投资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69.
玉米衔接式单片段导入系群体的构建和评价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以生产上广泛种植的玉米杂交种豫玉22的亲本自交系87-1和综3为受体亲本,以糯质、抗病性较好的玉米自交系衡白522为供体亲本,采用回交和自交的方法,结合SSR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分别构建了以87-1和综3为背景的衔接式玉米单片段导入系群体,并对其遗传背景、导入片段大小、数目和覆盖率等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87-1背景的导入系群体导入了40个供体片段,片段长度介于0.03~342.8 cM,平均长度为91.1 cM,导入片段总长为3 643.9 cM,覆盖率为48.9%;综3背景的导入系群体导入了78个供体片段,片段长度介于0.03~343.4 cM,平均长度为75.5 cM,导入片段总长为5 895.2 cM,覆盖率为79.2%。  相似文献   
70.
1 蛋白质含量的遗传与变异1.1 蛋白质含量的变异 对小麦种间蛋白质含量的系统分析是由Lawrenee(1958)、Villegas(1968)先后进行的,研究表明,以野生一粒小麦(18%~30%)、裁培一粒(16%~27%)、野生二粒(13%~30%)、阿拉拉特(21%~26%)、茹可夫斯基(22%~24%)、斯卑尔脱(12%~20%)、八倍体的T·timoNovum(24%~25%)的蛋白质含量较高,而以圆锥小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