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8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44篇
林业   74篇
农学   54篇
基础科学   56篇
  102篇
综合类   487篇
农作物   39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394篇
园艺   99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高能混合粒子场诱变小麦的细胞学效应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1,他引:11  
利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直线加速器E2束流打靶产生高能混合粒子场,以0、109、145、1952、84和560Gy的剂量处理两个冬小麦品种ZY9和ZH7,并与相同剂量的60Coγ射线相比较,研究其细胞学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混合粒子场辐照小麦种子可抑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诱发染色体出现单微核、双微核、多微核、环状染色体、落后染色体、游离染色体、染色体断片等多种畸变类型。混合粒子场与γ射线诱发的微核畸变率和染色体畸变率均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但混合粒子场的损伤效应明显高于γ射线。混合粒子场可诱发高频率的环状染色体和染色体断片,显示出混合粒子场处理小麦具有比γ射线处理更高的相对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92.
为研究接种复合菌剂对堆肥微生物群落变化的影响,以奶牛粪便和稻草为原料进行堆肥试验,设添加复合菌剂BLD(由3株木质纤维素降解细菌组成,经测序鉴定分别为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假单胞菌属中未鉴定种)和不加菌剂两个处理,利用传统平板培养与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方法相结合研究两种堆肥处理对微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传统培养方式,微生物数量呈升高-降低-升高-降低的趋势,且细菌数量明显大于真菌数量;DGGE图谱显示,两种堆肥处理的条带数呈现与传统培养相似的变化趋势.接种菌株在堆肥初期成功定殖,高温期成为优势菌株,降温期优势逐渐减弱.接种菌剂增加了堆肥中细菌数量,提高了堆肥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从而促进堆肥微生物群落演替,缩短堆肥腐熟时间.  相似文献   
93.
论伍尔夫小说创作中的死亡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识流小说在世界文学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弗吉尼亚·伍尔夫是意识流小说创作的先驱,她的作品不仅拥有精湛的意识流技巧,其中诠释的她对于人生的思考也是极有价值的内容。本文结合伍尔夫的小说创作,从“向死而生”、“致死的疾病”、“不死的死亡”三个方面来分析其作品中的死亡主题。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C-反应蛋白(CRP)和脂多糖(LPS)诱导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合成白细胞介素-6水平及两者致单核细胞NF-κB活化的程度,比较其致炎作用.方法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观察CRP和LPS刺激单核细胞产生IL-6的时间效应,比较其峰值.免疫细胞化学观察两者致单核细胞NF-κB活化的程度.结果CRP和LPS刺激IL-6合成开始的时间分别是4小时和2小时,呈时间依赖性,在24小时达高峰.LPS组峰值高于CRP组.在刺激16小时后,LPS组NF-κB活化的程度高于CRP组.结论CRP和LPS均能活化NF-κB,并诱导单核细胞产生IL-6;10ng/mlLPS的致炎作用强于20ug/mlCRP.  相似文献   
95.
用实时荧光PCR方法定量检测Bt176转基因玉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实时荧光PCR技术鉴定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玉米Bt176品系。根据转基因玉米Bt176中内源基因Zein和外源基因cry1Ab设计引物及TaqMan荧光探针,成功建立了检测转基因玉米Bt176品系的实时荧光PCR方法。结果表明,应用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转基因作物,不仅可以达到品系鉴定的作用,而且可以用于转基因成分的检测。该方法简便迅速,降低了污染机会,为转基因作物及产品的品系检测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96.
通过羽毛粉的酶解实验,研究了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DHHJ突变菌株的粗酶液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酶水解羽毛的最适条件为pH7.8、温度50℃,在pH7.0~8.0、60℃以下酶活较稳定。Ca^2+、Ba^2+、Cu^2+、Na^+、K^+和Mg^2+对粗酶活力有促进作用,而Hg^2+、Cd^2+、Pb^2+、Zn^2+和苯甲基磺酰氟(PMSF)则对粗酶活力有抑制作用。对粗酶液进行了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根据测定结果认为该角蛋白酶可能为复合酶,由两个亚基构成,分子量分别为141kD和119kD,并认为这是一种新型角蛋白酶。  相似文献   
97.
黄淮麦区小麦育种方向和策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目前小麦生产面临的问题,依据黄淮麦区自然、气候、生态特点,结合黄淮南片及陕西省中肥组区试及多年育种、生产实践,提出并分析了该区小麦育种方向,从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亲本选择与组配、协调提高产量三因素、加强后代抗病、抗逆、适应性选择等方面探讨了优质高产小麦的育种策略,以期对今后的小麦育种工作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8.
本研究旨在探讨在饲粮中添加猪源罗伊氏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清指标的影响.选用平均体重为( 16.57±0.23) kg的断奶仔猪(杜洛克×长白×大白三元杂交)64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粮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5...  相似文献   
99.
蛋白质组学在植物雄性不育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璐  王晶  郑蕊 《北方园艺》2011,(18):206-208
基因转录后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转录后修饰,仅从基因组水平不足以揭示植物雄性不育分子机制,还需要结合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现综述了近年来主要作物雄性不育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情况,指出不育基因表达时具有器官特异性和时空性,并提出将蛋白质组学技术和基因工程相结合研究植物雄性不育机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0.
土壤有机态Cd转(活)化的影响因子及其综合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实现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 ,本文讨论了土壤有机态Cd转 (活 )化的影响因子及其综合作用。根据统计学的判别分析发现 :EM菌为其主导影响因子 ,而非以往形态转化研究中所说的pH ,其作用机制可能主要是生物降解 ;就影响因子的综合作用效果而言 ,在有机态Cd向活化态Cd转化中 ,有效的处理组合是随着土壤 pH的改变而变化的 :pH 6.5时 ,以EM菌 1%、C/N 2 0为最佳。pH 7.0时 ,以EM菌 1%、C/N =3 5为最宜。pH 7.5时 ,EM菌 3 %、C/N =3 5才最适 ;本研究条件下有机态Cd减少和活性态Cd增加的协同转化率为 11.5 %。本研究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