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4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3篇
  11篇
综合类   53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以大丽花品种‘大金红’和‘陇上雄鹰’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矮壮素(CCC)对其表型性状和叶片内源激素IBA,IAA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CC处理条件下,大丽花株高明显矮化,茎粗增加,花径增大;叶片内IAA含量先降后升,过氧化物酶(POD)和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活性均升高,IBA含量变化存在品种差异性。相关分析表明:喷施CCC后,IBA含量变化与IAA,POD负相关,与IAAO相关性出现品种差异;IAA与POD,IAAO负相关;POD与IAAO正相关,高浓度影响效果明显。CCC对IBA和IAA的作用效果有较大差异,IAA主要影响植株的生长,而IBA与植物的抗逆性关系紧密;POD和IAAO对2种内源激素的作用效果有品种差异性。生产中大丽花株高20cm时喷施1次3000mg·LCCC矮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2.
以大丽花(Dahlia pinnata)高生型品种‘陇上雄鹰’为试材,研究矮壮素不同施用方式及不同浓度对其生长发育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并对生长发育指标与内源激素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喷施和根施矮壮素均可使大丽花株高矮化,节间缩短,茎粗、叶面积、花径和花瓣数增加,花期延长;营养生长期IAA、GA3含量降低,ABA含量升高;生殖生长期IAA和GA3含量升高,ABA含量降低;且随着施用浓度的增加效果增强。各生长发育指标与内源激素间表现一定的相关性。营养生长期株高与IAA、GA3是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ABA是极显著负相关;节间长与IAA是极显著正相关;茎粗与GA3是极显著负相关;叶面积与GA3极显著负相关,与ABA是极显著正相关;生殖生长期花期和花径与IAA、GA3是极显著正相关,与ABA是显著负相关(P<0.01);花瓣数与GA3是极显著正相关。根施3 000 mg·L-1矮壮素对各指标影响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83.
从目前蕨菜组织培养技术现状出发,阐述了外植体、培养基成分、消毒方式及外源添加物对培养效果的影响,并对蕨类组织培养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及前景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84.
对恒温公猪舍与普通公猪舍所饲养的公猪生产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夏季恒温公猪舍饲养的公猪有效采精次数提高,根据对比结果认为恒温公猪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5.
等离子体对大豆不同生育期叶片光合作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研究了不同剂量等离子体对大豆不同生育期叶片光合作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等离子体处理后,大豆叶片的光合作用、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均高于对照。大豆叶片光合速率从苗期到鼓粒期逐渐增加,鼓粒期最高,尔后下降。鼓粒期剂量为1.5 A等离子体处理的大豆叶片光合速率比对照高34.1%。等离子体处理后大豆叶片的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蒸腾速率呈双峰曲线变化,气孔导度呈单峰曲线变化,二者均在鼓粒期达到最高值,分别为14.5 mmol/(m2.s)和0.75 mol/(m2.s)。鼓粒期1.5 A等离子体处理植株叶片的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分别比对照高16.2%和17.1%,说明等离子体处理后大豆叶片的光合速率在鼓粒期提高最明显,剂量为1.5 A处理效果最佳。处理后大豆的水分利用效率也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86.
[目的]寻找一个可用于温郁金ISSR-PCR的最适宜反应体系。[方法]利用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同时利用PCR扩增技术和方法,对引物、模板DNA、Mg2+d、NTP、Taq聚合酶等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反应体系的最佳条件是总体积为25μl,其中Mg2+浓度(25mmol/L)2.2μl,Taq聚合酶(5 U/μl)0.4μl,引物浓度(20μmol/L)1.5μl,模板DNA(5 ng/μl)1.5μl,dNTP(2.5 mmol/L)2.2μl,10×PCRbuffer2.5μl;PCR扩增程序为:1个循环的94℃预变性5 min;94℃变性35 s,相对应的引物退火温度退火1 min,72℃复性1.5 min,共36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 min。[结论]该体系是适合温郁金ISSR-PCR反应的最适宜体系,具有省时、经济、简便以及扩增条带清晰而稳定等特点,为今后温郁金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7.
对半野生、半栽培及栽培大豆叶片某些光合特性指标的比较研究表明,半野生大 豆叶面积指数依次降低,而比叶重、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均表现为随品种的进化而增 3种类型大豆叶片比叶重和叶绿素含量变化基本一致,苗期和结荚期较低,开花期较高, 类型大豆的光合日变化都呈“双峰”曲线型变化,但以栽培大豆日变化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88.
玉米大垄双行种植群体冠层结构及其微环境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大垄双行种植方式,对3种株型玉米分别在3种密度下建立不同的群体冠层结构:平展型品种“吉单159”密度分别为4.0,4.5,5.0万株/hm2,中间型品种“农大3138”密度分别为4.5,5.0,5.5万株/hm2,紧凑型品种“四密25”密度分别为5.5,6.0,6.5万株/hm2,并测定了群体冠层结构及其微环境特性。结果表明:3种株型玉米大垄双行种植的中层叶片的叶向值比正常种植的玉米叶向值小约3.0,“吉单159”和“农大3138”在大喇叭口期至抽雄期叶宽比正常种植的玉米宽0.5~1.0 cm;叶面积指数(LAI)在抽雄开花期至灌浆期比正常种植的玉米大0.1~0.3;大垄双行种植的玉米群体比正常种植的玉米群体中层叶片的透光率提高约10%,中下层叶片接受的PFD平均比对照增加100~160μE/(m2.s);冠层内CO2浓度有一定增加,具有明显的冠层和微环境优势。试验表明,大垄双行种植方式可使“吉单159”和“农大3138”的种植密度比正常密度增加0.5万株/hm2。  相似文献   
89.
在分析中阳县区域特征、生态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该县2001~2010年林业生态建设的总体战略、区域布局、重点建设项目和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0.
随着全球热带雨林面积的急剧减少,对热带林的经营管理日益得到人类的关注。雷达系统以其全天侯、全天时、穿透性等功能成为支持森林可持续经营中信息采集的重要工具。文中介绍了用现有技术做雷达影像分析,以及这些技术应用于全球水平、国家水平和森林经营单位水平的森林资源评价和森林资源监测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