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4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4篇
  6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1.
72.
为筛选出适宜在湖北省荆门市种植的高产优质青贮玉米品种,对征集到的7个青贮玉米品种进行比较筛选试验,以雅玉青贮8号为对照(CK),对各品种的物候期、生物学特性、生物学产量等方面进行比较和研究。结果表明,郑青贮1号、北农青贮208、豫青贮23、汉单777等4个品种种植表现较好,品种综合性状优于雅玉青贮8号(CK),适宜在湖北省荆门市作青贮玉米种植,其中汉单777可作青贮和籽实两用玉米种植。  相似文献   
73.
提取番茄种子粗脂肪,用KOH-甲醇溶液对脂肪酸进行甲酯化,以37种脂肪酸甲酯标品为对照,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测定其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建立一种快速的少量番茄种子的脂肪酸检测方法。结果表明:番茄种子样品4 mg,采用异辛烷2 mL提取5 min,2 mol/L甲醇钠酯化5 min后即可进行脂肪酸组成含量分析,使以往需要用几个小时的工作在20 min内完成,大大缩短了分析时间。番茄种子脂肪酸组成含量分析结果不受样品量、粗脂肪提取时间和脂肪酸甲酯化时间影响。通过与传统方法(GB/T 5009.6-2003,GB/T 17376-2008 5酯交换法)比较,脂肪酸相对百分含量无明显差异,该方法准确可行。  相似文献   
74.
为了更好利用番茄野生资源,以多毛番茄为材料,对其生物学特性及与栽培番茄杂交坐果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多毛番茄种子较小,无毛,具有较强的发芽能力;叶片较小,小叶排列紧密,叶绿素含量与普通番茄差别较小;茎较细、节间较长;花色鲜艳,柱头呈凹状,伸出花药,低温条件下花粉具有较强萌发能力;与栽培番茄杂交时,以栽培番茄做母本,具有坐果能力,反之不坐果。  相似文献   
75.
黄淮海大豆新品种(系)在江汉平原的引种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便于从黄淮海大豆[Glycine max (L.) Merr.]新品种(系)中筛选出适应在江汉平原种植的高产大豆品种(系),以新引进的13个新育成的黄淮海大豆品种(系)为研究对象,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结合相关分析法解析大豆产量相关主要农艺性状的主次关系及农艺性状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单株粒重和有效分枝数与大豆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株粒数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在灰色关联分析中,各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排序为单株粒重(0.805)有效分枝数(0.763)生育期(0.746)单株粒数(0.745)开花期(0.727)百粒重(0.715)主茎节数(0.702)株高(0.698)单株有效荚数(0.691)。相关性分析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对大豆产量影响最大的农艺性状是单株粒重和有效分枝数,对新引进品种的选择和评价上注重单株粒重和有效分枝数更容易获得高产的品种(系)。同时,明确主要农艺性状对大豆产量影响的主次关系,也可为长江流域鄂中地区新品种选育、鉴定及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6.
发展目标:到2015年,山东省蔬菜(含果用瓜)播种面积稳定在213.3万hm2左右,蔬菜总产量达1.2亿t,产值达1800亿元,出口创汇达到30亿美元。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蔬菜产品抽样检测合格率98%以上。通过蔬菜产业升级,使全省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增加3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77.
陕南蔬菜根结线虫种类的同工酶酶谱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形态学鉴定的基础上,运用同工酶电泳技术,对采自陕南3市18县区的37个为害蔬菜的根结线虫种群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在所鉴定的种群中,32个种群为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2个种群为花生根结线虫(M.arenaria),1个种群为北方根结线虫(M.hapla),1个种群为南方根结线虫和花生根结线虫的混合群体,1个种群为南方根结线虫和北方根结线虫的混合群体;其中南方根结线虫是陕南为害蔬菜的主要根结线虫。  相似文献   
78.
【目的】比较干旱胁迫下,油松与柴松幼苗根、叶对K~+、Ca~(2+)的积累规律及其根尖表皮细胞对K~+、Ca~(2+)的跨膜转运模式,从K~+、Ca~(2+)平衡的角度揭示2种松树幼苗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差异。【方法】以培育5个月的油松和柴松幼苗为试验材料,对其分别进行短期(连续7d不浇水)和长期(连续21d不浇水)干旱胁迫处理,以每周浇2次水的幼苗为对照,于干旱胁迫结束时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2种松树根、叶中K~+、Ca~(2+)含量,采用非损伤微测技术检测根尖离子流速;同时在干旱胁迫结束后,对油松和柴松根尖分别采用500μmol/L质膜H~+-ATP酶抑制剂原钒酸钠(sodium orthovanadate,Vanadate)预处理50min、采用20mmol/L质膜K~+通道抑制剂氯化四乙胺(tetraethylammonium,TEA)预处理30min、采用1mmol/L质膜Ca~(2+)通道抑制剂三氯化钆(Gadolinium chloride,GdCl3)预处理1h、采用5μmol/L质膜Ca~(2+)-ATP酶抑制剂Eosin yellow(Eosin-Y)预处理1h,然后检测根尖K~+流与Ca~(2+)流。【结果】与对照相比,短期干旱胁迫对2种松树根、叶组织中K~+、Ca~(2+)含量影响不显著,但长期干旱胁迫下2种松树根、叶组织中K~+、Ca~(2+)含量显著减少,其中油松对K~+、Ca~(2+)的积累大于柴松。短期干旱胁迫诱导油松根尖K~+从对照的轻微外排转为内流,长期干旱胁迫则增强K~+外排流速;与对照相比,柴松在短期与长期干旱胁迫下K~+外排均加强;对照条件下油松Ca~(2+)内、外流基本平衡,短期胁迫下Ca~(2+)内流加强,长期胁迫下在根尖伸长区Ca~(2+)外排加强;柴松在短期与长期干旱胁迫下较对照不同程度地加强了Ca~(2+)外排;油松根尖表皮细胞的K~+和Ca~(2+)内流速度均大于柴松。TEA显著抑制2种松树K~+外流,但Vanadate显著促进2种松树K~+外流,且其对柴松的影响没有油松显著;Eosin-Y可有效抑制2种松树Ca~(2+)外排,但GdCl3仅显著抑制油松Ca~(2+)内流,对柴松Ca~(2+)外流无效。【结论】油松通过较高的H+-ATP酶活性调控依赖去极化激活的离子通道限制K~+外流,同时通过Ca~(2+)-ATP酶与Ca~(2+)通道调控细胞Ca~(2+)跨膜转运,在组织与根尖表皮细胞上减少K~+流失并维持Ca~(2+)平衡,因而较柴松抗旱性强。  相似文献   
79.
在我国北方地区,4月份~6月份是鲤鱼、鲫鱼、观赏鱼等黏性卵鱼类产卵孵化的高峰季节。对于黏性卵的孵化,常采用池塘静水孵化法和流水孵化法、淋水孵化法等方法。北方各水产苗种场常采用池塘(或水泥池)静水或流水孵化法,淋水孵化的方法很少应用。笔者通过观察和实践,  相似文献   
80.
不同预处理方式对萝卜小孢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温度(低温和高温)及培养基(无碳源、甘露醇及秋水仙素)预处理对4个萝卜基因型小孢子活力的影响,得出的结果是:4℃低温条件下处理3 d的小孢子可保持较高的存活率,36℃高温处理后的小孢子存活率明显低于对照;加入蔗糖的培养基对提高小孢子存活率作用明显;甘露醇及秋水仙素处理也能提高萝卜小孢子存活率,其合适的浓度在不同萝卜基因型中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