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6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目的]探究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G.)的防治方法与技术。[方法]以玉米品种新单26为材料,研究了喇叭口期喷施不同量的200 g/L康宽TM对玉米螟的防治效果。[结果]按喷施量375 ml/hm2喷施200 g/L康宽TM的防治效果较好,30 d时虫害株率为7.34%,50 d时蛀杆率和蛀穗率分别为2.00%和10.00%,干玉米产量为10 827.60 kg/hm2。[结论]为200 g/L康宽TM的生产应用及玉米螟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提高我国种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我国农业科技研发的现状以及提高种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措施,为振兴中国种业、站稳国内市场,竞争国际市场、再创种业辉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新麦28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采用常规有性杂交,系谱法种植选育而成的强筋抗病新品种。通过系统总结新麦28选育过程及心得,研究其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并对其做出全面评价,以期为选育推广利用优质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利用小拱棚生产食用菌具有投资少(一般建200米2的拱棚投资不超过500元)、建造简单、省工省时、适用性强等优点,很适合广大农村大田周年进行生产.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冬季及早春大棚生产黄瓜时常会出现"花打顶"的生理现象,即蔓生形黄瓜在正生长期限内,植株生长点分化为多个雌株停止伸长生长及增加叶片数量,成为有限生长型,轻则在个别株上出现,重则棚室内的全部植株都会出现"花打顶",给黄瓜生产造成灾害,从而给  相似文献   
16.
国审小麦新品种新麦21的选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麦21系新乡市农业科学院以偃展1号为母本,新麦9号为父本杂交,经后代系谱法连续选择培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新麦21属弱春偏冬性、高产、稳产、抗病、抗寒、中早熟品种.系谱分析表明,新麦21综合了双亲的优良性状,含有英国抗源和波兰、意大利小麦血缘,具有抗逆性强、综合性状优良及广泛的适应性等特点,适宜河南中北部、安徽省北部、...  相似文献   
17.
1品种选择 海拔高的地区应以早熟品种为主,海拔低的地区应以中晚熟品种为宜. 2地块选择 制种田应选择灌溉方便、地势平坦、地力均匀、土层深厚的壤土或沙壤土.  相似文献   
18.
2014、2015年夏季,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以先玉335为材料,设置两种肥料增效剂、7种施肥方式,研究大喇叭口期和抽雄期植物学性状、施肥后0、14、28、42 d时0~30 cm和31~60 cm土壤中NH_4~+-N和NO_3~--N含量以及收获时玉米穗部性状和产量差异。结果表明,分期施肥比全部氮肥作底肥更能促进夏玉米茎粗、叶面积、气生根数量、穗长、穗行数和行粒数等增加。与对照和不施用肥料增效剂相比,0~30 cm和31~60 cm土层中施用两种肥料增效剂的NH_4~+-N含量较高,NO_3~--N含量较低,控制了NH_4~+/NO_3~-比例。两种肥料增效剂相比,Entrench效果明显优于NMAX。  相似文献   
19.
通过在安徽省定远县、广东省化州县和浙江省衢州市的 5次诱蛾实验 ,证实了利用活雌蛾或合成的性引诱剂做雄蛾的引诱源 ,与采集的松毛虫茧在林地内自然羽化蛾做对比 ,性引诱的诱蛾高峰日期与自然羽化的发蛾盛期完全一致 ,说明了用性引诱做发生期预测的准确性。同时对所谓无虫林和有虫不成灾的松林进行虫情监测 ,在常规调查找无虫的松林内用性引诱监测技术 ,则能准确掌握虫口基数。实验证明 ,在松毛虫的低虫口期用性引诱监测虫情动态是简便易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新麦39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选育而成的半冬性、高产、稳产、多抗的旱地小麦新品种,适宜在河南省丘陵及旱地麦区种植。该文介绍了新麦39的特征特性,提出了其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