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4篇
农学   12篇
综合类   68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根据临海市1985—2004年农田鼠情监测情况,阐述了农田鼠类种群结构时空变化特征,揭示了农田鼠类运行的四个阶段特征以及长期运动规律,创建了鼠类种群数量变动的Logistic模型:Y(t)=22.8818/(1 0.1038e0.2219X)、X={1,2,3,……,n}。提出了以农田生态调节为基础、积极保护利用天敌为重点、推广群众性测报防治为关键、改进药物灭鼠技术和因地制宜分类做好防治为保障的持续控制技术。2000—2004年推广应用面积8.04万hm2,将农田鼠密度控制在3%以下,将农田鼠害率持续控制在0.5%以下。  相似文献   
42.
为探明冬春西兰花不同苗龄在高密度栽培条件下的生长发育规律及时序花球采收动态,明确高密度栽培西兰花最佳苗龄方案,充分发挥其增产增效潜力,对早中熟奇迹西兰花不同苗龄进行高密度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奇迹西兰花苗龄弹性大,苗龄以40~50d为宜,较西兰花主栽早中熟品种优秀和中晚熟品种绿雄90长10~15d;其生长发育进程随苗龄改变而改变,全生育期随苗龄增加而延长(P=1.3829X+56.895,r=0.9948**),花球采收期反而缩短(F=-0.4171X+29.562,r=0.9587**);采用46600株/hm2(较常规栽培密度提高40%左右)高密度栽培,商品花球合格率达98%以上,球形球色球整实度较为理想,蕾粒均匀,品质好,产量可达30吨/hm2,这对革新西兰花常规栽培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3.
西兰花苗期斜纹夜蛾发生与防治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2006-2008年对西兰花基地斜纹夜蛾种群数量消长监测、虫株率与株害率关系测定结果,表明根据斜纹夜蛾种群数量消长呈M型曲线变化,其高峰主要出现7月上旬至9月上旬和10月上旬至11月中旬,与田间西兰花生育期相一致,其苗期株虫量与株害损失率呈显著线性相关,其相关回归模型:Y=5.193 4X-1.063 8(n=9,r=0.912 0**)。应用防治得失和绿色防治原理测定经济允许损失为株害损失率1.3%,然后拟定防治指标为株虫量0.5头。  相似文献   
44.
为了探寻单季稻稻田“两迁”害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蜘蛛(两虫一蛛)相互关系和田间生态调控能力,2008年进行单季稻3个不同播期两虫一蛛种群数量动态监测.结果表明,单季稻田间两虫一蛛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但随播期推迟两虫种群消长波峰减弱而强度随时序推进增强,自然生态调控能力相对有所提高.综合比较分析中浙优1号等超级稻播期以较常规播期推延5~10d,即5月底6月初播种、秧龄20~30 d为宜,既有利于减轻“两迁”害虫田间发生基数,又有利于蜘蛛种群数量增长,有利于单季稻超高产.  相似文献   
45.
斜纹夜蛾在青花菜上种群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斜纹夜蛾在临海市蔬菜作物上发生为害渐趋严重.为了揭示斜纹夜蛾的空间分布信息和种群特征,2003年通过对青花菜田的斜纹夜蛾不同发生密度田块调查,取得了8组样本资料,运用聚集度指标法、Iwao法和Taylor法等对其空间分布型进行测定检验,结果表明斜纹夜蛾幼虫呈聚集分布,其聚集原因经Blackith种群聚集均数测定,当m<4.3954时,其聚集是由于某些环境如气侯、土壤湿度、植株生长状况等所致;当m>4.3954时,其聚集是由于害虫本身的群集行为与环境条件综合影响所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最佳理论抽样数和最佳序贯抽样模型:N=1.962/D2[5.4022/m 7.2556],T0(n)= 0.5 n±4.1647n.  相似文献   
46.
柑橘黄龙病疫情监测与防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8-2010年对传播媒介柑橘木虱种群数量消长动态系统监测和柑橘黄龙病疫情普查,结果表明,柑橘木虱季节性消长规律主要呈三峰型曲线变化,其峰期主要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8月中旬至9月中旬、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其年度之间和果园之间总体趋势基本一致,但其峰值峰次差异却较大,主要受初见期、基数和气温等三要素影响所致,并建立柑橘木虱时序成若虫数量与其气温关系模型:D=0.018T+17.365(n=36,r=0.356 3*)。针对柑橘木虱传播柑橘黄龙病的特征特性,摸索集成了"一挖两治"防控策略和"三防五关"防控技术,经过3年多的全面应用,将柑橘黄龙病发病面积持续控制在5%以内,2008-2010年将株发病率分别控制在0.07%,0.06%,0.04%,基本得到了持续控制效果,保障了全市柑橘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7.
为了揭示褐飞虱种群数量灾变规律,提高监测预警水平,2012年对单季稻甬优9号露地栽培与笼罩栽培处理的褐飞虱种群数量消长与为害进行了系统监测.结果表明,无论在露地状态,还是田间笼罩状态下,褐飞虱种群数量增长拐点均出现在水稻拔节期(8月中旬)至孕穗期(8月底至9月初),然后种群数量快速上升,直至9月底水稻乳熟期达种群数量高峰,致使田间陆续出现冒穿、倒伏灾变.经统计分析,单季稻拔节期褐飞虱虫量(m2)、孕穗期褐飞虱虫量(m3)与产量损失率(y)关系模型分别为y1=2.840 9m2-18.940 1和y2=1.249 8m3-11.0669.故在单季稻区对褐飞虱的灾变预警应以8月中旬和9月上旬的虫口密度为主要指标,即一般虫量达到7~10头/丛时就应发布预警.  相似文献   
48.
根据1991~2006年二化螟测报资料分析,单双混栽区二化螟种群演变规律为越冬代、三代蛾量大幅上升,而一、二代蛾量则大幅下降,即一、四代发生为害加重,二、三代发生为害趋轻,其种群结构消长呈谷形曲线,全年二化螟虫发生为害与二、三代螟虫种群发生量密切相关,明确越冬基数上升、越冬成活率提高、受虫比变化幅度大、生育期与发生期吻合度改变、高秆品种推广是形成单双混栽区水稻二化螟种群结构特征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9.
通过对秋季黄瓜苗期烟粉虱不同发生密度地块调查,取得了9组样本资料,应用聚集度指标法、Iwao 法和Taylor法等对其空间分布型进行测定检验,结果表明烟粉虱成虫在黄瓜秧苗上呈聚集分布,其聚集度是随着种群密度升高而增加.其聚集原因经Blackith种群聚集均数测定,当(<3.7049时,其聚集是由于某些环境如气候、栽培条件、植株生育状况等所引起的;当(≥3.7049时,其聚集是由害虫本身的聚集行为与环境条件综合影响所致.在此基础上,通过几种抽样方式比较测定,以五点式为最佳,并提出了最佳理论抽样数和最佳序贯抽样模型: N=1/D2[5.2851/ +0.1063],Tn=5.2851/[D02-0.1063/n].  相似文献   
50.
@@@@导读:台州西兰花绿色防控注意选用抗性强的品种、进行苗床消毒、种子处理和铺设防虫网;抓好幼苗期、莲座期和结球期的病虫预测预报和防控,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有条件的可设置诱虫灯,防控虫害和传播媒介;及时补充营养剂,消除缺素症;对病虫达标田块,根据农药限量标准辅以药剂防治,确保绿色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