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59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253篇
林业   378篇
农学   438篇
基础科学   296篇
  292篇
综合类   2330篇
农作物   460篇
水产渔业   309篇
畜牧兽医   1308篇
园艺   357篇
植物保护   279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38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161篇
  2019年   214篇
  2018年   223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292篇
  2013年   227篇
  2012年   314篇
  2011年   294篇
  2010年   305篇
  2009年   273篇
  2008年   264篇
  2007年   249篇
  2006年   225篇
  2005年   208篇
  2004年   226篇
  2003年   204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141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140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106篇
  1993年   104篇
  1992年   102篇
  1991年   85篇
  1990年   85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50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67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6年   3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不同寄主松树对松突圆蚧耐寒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定过冷却点和低温暴露试验,比较不同寄主松树上松突圆蚧的耐寒性.寄生黑松和马尾松松突圆蚧雌成虫的过冷却点比寄生湿地松和火炬松的显著较高,2类过冷却点的平均值相差0.9~2.3℃,但寄生黑松和马尾松的雌成虫之间、寄生湿地松和火炬松的雌成虫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寄生马尾松2龄性分化后雌若虫的过冷却点比寄生湿地松的显著较高(高2.08℃);而2龄性分化后雄若虫则无显著差异.寄生马尾松的初孵若虫、1龄若虫、2龄性分化前若虫、2龄性分化后雌若虫、2龄性分化后雄若虫、雌成虫及种群总体,对低温暴露致死的起始敏感温度和-20℃低温暴露的死亡率,均比寄生湿地松的相应虫态和种群总体更低;寄生马尾松松突圆蚧种群的致死中有效伤害低温累积(LSIT50)比寄生湿地松种群的低;2种寄主松树松突圆蚧各虫态及种群总体在低温暴露下死亡率的变化规律均符合改进后的双变量逻辑斯谛模型.研究结果说明:寄主松树能够影响松突圆蚧的过冷却点和低温暴露死亡率,寄生湿地松种群的耐寒性比寄生马尾松种群的弱.  相似文献   
992.
不同供体及不同回交次数对玉米自交系R08的改良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R08为轮回亲本,18个优良自交系为供体亲本,不同回交和自交次数,选育出遗传背景与R08相近、但相互之间又存在一定差异的BC1F3和BC2F2各18个R08改良系。通过抗病性鉴定、配合力及SSR分子标记分析,探讨不同供体及不同回交次数对R08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36个改良系中,29个抗或高抗大斑病,大部分改良系的多数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GCA)与R08相比并无下降或有所提高;相同供体不同回交次数选系的比较显示,对大斑病抗性的改良,回交1次自交2次(BC1F3)优于回交2次自交1次(BC2F2),且改良后代选系多数产量性状GCA大体相当;相同回交次数不同供体选系的比较表明,供体对回交后代的影响较大,供体不同回交后代选系大斑病抗性及多数产量性状GCA存在较大的差异;SSR分子标记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揭示相同供体不同回交次数所创造的遗传变异无明显差异,相同回交次数不同供体选系在分子水平上存在较大差异;供体昌7-2和川321对改良R08的大斑病抗性和产量性状GCA作用较大,属优良供体亲本;w4-1和w10-1属回交改良优良选系。因此,利用回交法改良玉米自交系,在选准供体亲本的基础上,回交1次后,在自交过程中加强目标性状的鉴定选择及配合力测定,可提高回交改良的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993.
我国棉花育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点分析了当前我国棉花育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和今后加快我国棉花育种应关注的方向,提出我国棉花育种技术发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94.
<正>一、我国农药中间体生产现状经过50余年的发展,我国农药行业已建立从原药生产、中间体配套到制剂加工在内的较完整的工业体  相似文献   
995.
<正>叔丁胺的生产方法有几十种,工业化生产方法主要有叔丁脲法、异丁烯氨化法、异丁烯-氢氰酸法、甲基叔丁基醚-氢氰酸法和N-叔丁基苯乙酰胺水解法。叔丁脲法是在10~20℃下,尿素与叔丁醇在硫酸  相似文献   
996.
为了从原子尺度弄清楚因辐射损伤而出现的第二相铜沉淀物对位错运动状况的影响,在Osetsky模型和Malerba势能基础上,通过共轭梯度法进行能量最小化,对BCC铁中刃型位错与铜沉淀物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模拟.再现作用过程的同时,重点探讨了铜沉淀物直径、间距等因素对相互作用的影响,并将模拟结果与连续体理论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铜沉淀物直径越大,相互作用越强,位错越难越过沉淀物.而铜沉淀物间距越大,位错越容易越过沉淀物,Malerba势能下的模拟结果相比Ackland势能下的模拟结果与连续体理论模型结果相符得更好.  相似文献   
997.
两个新选玉米雄性不育材料的初步鉴定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不育稳定性、恢复专效性以及分子特异性分析,对两个新选玉米不育材料"R1"和"R2"进行初步鉴定。结果表明,这两个不育材料均为可遗传的细胞质雄性不育,不育性表现稳定,且能被"恢313"保持,被"自凤1"恢复,特异PCR扩增的带型与C组细胞质雄性不育一致。初步判断这两个不育材料均属于C组细胞质雄性不育。但因它们的恢复系和保持系不尽相同,推测可能属于不同的C亚组。根据恢复株自交F2的分离比例,推断"R1"的育性恢复受2对或3对基因控制,而"R2"的育性恢复受1对显性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998.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北碚主要支流河流水质评价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本文以重庆市北碚区的三条主要支流河流璧北河、磨滩河、黑水河为研究对象,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模型对5个监测断面和11个污染因子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5个断面水质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并表明黑水河流域地表水质总体状况最好,除了偏岩断面2月份为Ⅲ级水质外,均处于Ⅰ级和Ⅱ级,符合功能水环境质量标准;而磨滩河的水质最差,甚至出现了劣Ⅴ级水质,可见其污染严重,需要治理;璧北河水质较好,2月份为Ⅳ类水质,5月份为Ⅲ级水质,8月份的河水水质较好,为Ⅱ类。评价结果为污染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9.
山东滨海盐渍棉田盐分和养分特征及对棉花出苗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6,他引:17  
 在黄河三角洲6个县区随机选择318块盐渍棉田,对0~20 cm土层盐分、有机质和主要养分含量分析表明,轻度(含盐量<2.5 g·kg-1)、中度(2.5~4.49 g·kg-1)和重度(>4.5 g·kg-1)盐碱地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4.3%、40.6%和15.1%。中度盐碱地N、P、K含量皆中等偏下,轻度盐碱地则是钾含量偏低;种植年限短的重度盐碱地有机质含量很低,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严重不足,但含钾量高;种植年限较长的重度盐碱地有机质、碱解氮和有效磷的含量中等,但速效钾较低。滨海盐碱棉田土壤含盐量(y)和土壤溶液(水:土=5:1)电导率(x)回归方程为y=3.4058x + 0.1427(n=27,R2=0.9964**)。当土壤含盐2 g·kg-1 以下时,棉花基本能正常出苗、成苗;当含盐2~3 g·kg-1时,只有60%~78%的种子可以出苗,45%~55%的种子能够成苗;含盐超过 4 g·kg-1时,出苗率40%左右,成苗率不足30%。根据滨海盐碱地的盐分和养分特征,采取合理的成苗技术和施肥技术是实现棉花高产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00.
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人们追求安全、健康的食品,我国的有机农业也应运而生。我国有机农业发展很不均衡,地区差异性大。在发展有机农业发展过程中,我国存在科研滞后、有机农业定位不准、生产销售环节不畅、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小、认证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我国未来在发展有机农业中要树立品牌战略、适度发展有机农业、加强认证、加强对农民培训力度、引进直接支付制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