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研究根据微测量法测量菌丝生长直径及长度指标确定了一个适合松茸(Tricholoma matsutake)菌丝培养的培养基,培养基配方(g/L) :去皮马铃薯(煮出液)100 ,葡萄糖15 ,酵母浸膏3 ,D-异亮氨酸0 .15 ,(NH4)2HPO40 .25 ,KH2PO40 .5 ,CaCl20 .05 ,NaCl 0 .03 ,麦芽糖0 .05 ,MgSO4.7 H2O 0 .5 ,MnSO40 .2 ,维生素B10 .0001 ,琼脂30 ,1 % FeCl31 .2 mL,pH值4 .5  相似文献   
62.
[目的]试验探索一种利用涡旋法提取白僵菌(Beauveria)孢子DNA的简易方法;[方法]对常规的DNA提取方法进行改进,从白僵菌孢子中提取DNA,对白僵菌孢子量、石英砂、裂解液、涡旋时间、NaAc 5个因素进行正交优化试验;[结果]获得的DNA提取体系为白僵菌孢子量0.02 g、石英砂1.0 g、裂解液2 mL、涡旋时间5 min、NaAc 200μL,其余同常规;[结论]该方法具有需用孢子量少、时间短、DNA得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63.
改进式海登氏苏木精法,是李振岐等(1985)通过对原海登汉氏苏木精法加以改进而探索出的一种真菌细胞核染色方法.实验证明,该方法对许多植物病原真菌的细胞核具有良好的染色效果,但关于该方法对食用真菌担孢子的核染色效果,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我们于1989年1~12月结合食用真菌细胞核相研究的需要,进行了这方面的试验.结果表明,如果将该方法直接用于食用菌担孢子细胞核染色,效果不好,若作些改进则效果大为改观.现将改进染色的技术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64.
我省的花生锈病菌,经过大量标样检测.证明与国内其他地区一样,未发现冬孢子阶段. 经1981—1983年两年的试验证明:河南省花生锈菌的夏孢子是能够越冬,可以作为次年初侵染的来源.气流传播在对近距离的蔓延扩展也是起作用的,这与国外报道的有所不同. 花生锈病在新安5月中旬即可发病,潜育期5、6月份为10—11天,8月中旬为8—9天.在豫南,7月初以前春  相似文献   
65.
从河南省汝阳县林地里采集到的天然罹病的黑蚱蝉僵虫中,分离到1株绿僵菌Metarhizium spp.,根据菌落培养特征和产孢结构特性,结合菌株ITS1-5.8s RNA-ITS2基因序列,鉴定为金龟子绿僵菌M.anisoliae,编号Ma121.测定了温度、光照、pH值以及碳氮源、微量元素对菌株Ma121菌丝生长和产孢的影响,得到菌株Ma121生长和产孢的适宜条件为温度25~30℃、全黑暗、培养基以大豆粉为碳源和蛋白胨为氮源并添加锰盐、pH 7.室内测定了菌株Ma121对东亚飞蝗若虫的致病力,结果显示菌株Ma121高浓度孢悬液(1×107~1×108孢子/mL)对若虫的校正累计死亡率均达到90%以上,致死中时(LT50)少于5d.说明菌株Ma121能够有效侵染东亚飞蝗若虫并将其致死,菌株Ma121可以作为优良菌株进行杀蝗生物农药的进一步研发.  相似文献   
66.
河南省小麦赤霉病菌对戊唑醇的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河南省小麦赤霉病菌对戊唑醇的敏感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戊唑醇对2016年自该省11个县(市)分离的113株病菌菌丝生长的毒力。结果表明,戊唑醇对小麦赤霉病菌菌丝生长最低抑制浓度为4μg·mL-1,对供试菌株的EC50值变化范围为0.010~0.237μg·mL-1,平均EC50为0.057±0.041μg·mL-1;敏感性频率分布图显示,病菌群体中虽然出现了对戊唑醇敏感性下降的亚群体,但仍有81.4%的菌株的敏感性频率呈正态分布,可将此部分菌株的平均EC50值(0.041±0.016μg·mL-1)作为小麦赤霉病菌对戊唑醇的敏感性基线;方差分析(LSD法)及SPSS聚类结果均显示,同一县(市)内的菌株对戊唑醇的敏感性差异较大,EC50最大值和最小值之比变化范围为1.10~14.23,而除周口沈丘及洛阳孟津菌株外,其余地区菌株对戊唑醇敏感性差异不明显,对戊唑醇的EC50平均值变化范围为0.038~0.101μg·mL-1,相差2.66倍;小麦赤霉病菌对戊唑醇与其对多菌灵、咯菌腈的敏感性之间无明显相关性。戊唑醇依然可以应用到河南省小麦赤霉病的化学防治上,但生产中应持续监测病菌对药剂的敏感性变化。  相似文献   
67.
咯菌腈对四种牡丹叶片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究咯菌腈对牡丹黑斑病菌(Alternaria suffruticosae)、黄斑病菌(Phyllosticta commonsii)、腔孢叶斑病菌(Hainesia lythri)和叶霉病菌(Cladosporium paeoniae)菌丝生长、孢子萌发、芽管伸长及产孢的抑制活性,分析咯菌腈在牡丹病害化学防治上的应用前景。【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咯菌腈对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采用涂布平板法测定咯菌腈对孢子萌发、产孢时间及产孢量、芽管伸长及芽管和孢子形态的影响。【结果】咯菌腈对腔孢叶斑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EC_(50)为0.01μg·mL~(-1),其次为黑斑病菌和黄斑病菌,分别为0.07和0.35μg·mL~(-1);咯菌腈对4种病菌的孢子萌发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腔孢叶斑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其EC_(50)为1.26μg·mL~(-1),对其他3种病菌孢子萌发的EC_(50)在3.27—3.45μg·mL~(-1);0.1μg·mL~(-1)咯菌腈对4种病菌分生孢子芽管伸长的抑制率在40%—70%,表明咯菌腈对4种病菌分生孢子芽管伸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强,各浓度间差异显著,其中对腔孢叶斑病菌芽管伸长抑制的EC_(50)为0.04μg·mL~(-1),抑制作用最强,对其他3种病菌芽管伸长的EC_(50)在0.08—0.22μg·mL~(-1);咯菌腈对黑斑病菌和黄斑病菌分生孢子和芽管的致畸作用强烈,可导致孢子及芽管膨大、过度分枝,而对叶霉病菌和腔孢叶斑病菌致畸作用较弱,芽管及孢子形态基本正常;咯菌腈可推迟黑斑病菌、黄斑病菌及叶霉病菌的产孢时间,对黑斑病菌产孢量的抑制作用最强,EC_(50)为0.05μg·mL~(-1),对叶霉病菌次之,EC_(50)为0.38μg·mL~(-1),但对腔孢叶斑病菌产孢有促进作用。【结论】咯菌腈对牡丹黑斑病菌及腔孢叶斑病菌的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及芽管伸长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但对腔孢叶斑产孢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叶霉病菌和黄斑病菌孢子萌发及芽管伸长、黄斑病菌菌丝生长及叶霉病菌产孢的抑制作用强烈;由于咯菌腈内吸活性较弱,无法抑制已侵入牡丹叶片的病原真菌的生长,故建议作为保护剂在病害发生前施用。  相似文献   
68.
大规模、低成本繁殖天敌是开展害虫生物防治的前提和保障。本文以天牛类害虫寄生性天敌管氏肿腿蜂为研究对象,研究了-6、-3、0、3和6℃处理替代寄主黄粉甲蛹24 h(光周期16L:8D,相对湿度80%±10%)对该蜂人工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处理黄粉甲蛹可提升管氏肿腿蜂的繁殖效率,但-6℃下黄粉甲蛹的死亡率高达40.00%,不利于寄主资源的高效利用。在设置的5个温度梯度下,以-3℃处理黄粉甲蛹时寄主死亡率为16.67%,管氏肿腿蜂寄生率和存活率分别为86.67%和100.00%,寄生蜂麻痹寄主所需时间及管氏肿腿蜂产卵前期分别为9.6 h和4.67 d,后代羽化量为29.30头。低温处理替代寄主提高了管氏肿腿蜂子代幼虫的存活率,以-3℃处理更适宜,同时对卵和茧的存活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9.
70.
近20年来,我国食用菌事业发展很快,随着栽培时间的延长,食用菌病害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尽管食用菌病害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晚,但近年来进展较快,已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食用菌病害及防治学”作为一个分支学科已初步形成。我们近年来从事这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感到有几个基本问题,同行中认识不一,亟待共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