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56篇
农作物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离子注入小麦诱变育种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简要回顾了离子注入小麦诱变育种的引变剂量探测、突变后代种植和选择的做法,阐述了出现的变异类型和育种的进展,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33.
本文就离子注入不同小麦品系对出苗及苗期性状的诱变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离子注入小麦干种子后,对三个品系的效应有所不同,其半致死剂量约在60至80次之间.  相似文献   
34.
“矮败”小麦是通过太谷核不育基因Ms2(Ta1)和“矮变1号”矮秆显性单基因Rht10紧密连锁而成的附加矮秆标记性状的显性核不育新材料。为了更好地利用,我们对其有关生物学规律进行了系列研究。本文对“矮败”小麦的开花习性和柱头生活力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矮败”小麦的开花习性,除不育穗开花状况和太谷核不育小麦不育穗相似而和普通小麦明显不同外,其余习性均和普通小麦品种基本相同,“矮败”小麦的柱头生活力也长达10天以上。  相似文献   
35.
本文概述了“八五”期间江淮地区小麦新品种选育的进展,经验与教训,并提出了今后工作的设想。  相似文献   
36.
<正> 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麦进行轮回选择,其不育穗异交结实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轮选组群时亲本的投放,群体的规模,种植的方法等等。以往的研究表明:不育穗异交结实率的高低,主要受不育株花期的早晚,植株的高矮,分蘖的多少,以及传粉时气象条件好坏等因素的影响。至于不育穗开花时开颖角度的大小对异交结实率有何影响?回交父本和不育穗开颖大小的关系又如何?尚未见报道。搞清这些问题,对更好地进行基础材料的转育和提高异交结实率无疑是大有好处的,为此,特  相似文献   
37.
太谷核不育小麦异交结实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轮回选择在作物育种上是创造改良群体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可以提高群体中具有优良基因型植株的频率,为新品种选育提供一批极好的基础材料.目前,在玉米等异花授粉作物中,已经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结果.小麦是自花授粉作物,长期以来一直是沿用自花授粉作物传统的育种方法来进行新品种选育的,自从显性单基因控制的太谷核不育小麦被发现和鉴定后,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小麦的传粉方式,这就为在小麦育种上开展轮回选择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38.
<正> 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季节变化与农事活动之间的相关规律,科学地将一年划分为二十四节气,按节气进行耕耙播种、割打收藏,对发展农业生产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当前,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研究节气与农事的关系,对发展农村经济,将有其现实意义。一、二十四节气的意义和农业生产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39.
<正> 1980~1981年我所在对小麦化杀新药一均三嗪二酮的试验中发现,一定浓度的药液,用小型卫生喷筒喷洒,可重演上一年的试验结果;而使用大喷雾器,则出现严重的药害.分析原因,初步认为:可能是由于大、小喷雾器之间出水量相差较大,单株受药绝对量不同所造成,因而感到用大型喷雾器喷洒均三嗪二酮的最佳浓度必须进一步研究.为此,在本试验年度内,我们分别用大(背负式)、小(卫生喷筒) 两种不同的喷雾器进行喷洒试验,观察对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的效应. 一、材料和方法1981年秋播时,选择宁麦701、73—17、泰山1号和马场2号为供试品种,小区行长6尺,行距1尺,株距1寸,均匀条播. 喷洒剂量:均三嗪二酮采用1000、2000、3000、4000、5000、6000和8000PPM,乙烯利采用6000PPM.  相似文献   
40.
<正> 1979~1980年,我所对小麦化杀新药均三嗪二酮的最佳喷药浓度、喷药时期、喷洒方法以及药剂对植株的影响和品种对药剂的反映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初步结果表明:均三嗪二酮具有用药有效时间长、杀雄效果好、药害轻等特点,但受药小穗开花时开颖角度较小,自由授粉结实率较乙烯利低。同时发现,将乙烯利和均三嗪二酮按一定的比例混合使用,可以降低二者的用量,提高杀雄效果。为了进一步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