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2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8篇
  15篇
综合类   76篇
农作物   2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中间偃麦草SGT1基因的克隆及其抗病功能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探索中间偃麦草SGT1基因在小麦抗病反应中的应用潜力,采用RT-PCR和RACE方法克隆出中间偃麦草SGT1基因,命名为TiSGT1。该基因编码蛋白具有SGT1蛋白典型的功能域结构,与大麦SGT1序列高度同源。通过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了TiSGT1的高效组成型表达载体,通过基因枪法将该载体转化到小麦品种扬麦12基因组中。对转基因植株PCR、Southern杂交与RT-PCR分析表明,TiSGT1基因可在T0、T1和T2代转基因小麦中遗传和表达。黄矮病、白粉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SGT1的超量表达可以提高小麦对黄矮病、白粉病的抗性,TiSGT1可以作为小麦广谱抗病性改良的潜在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62.
土地利用变化图谱的地形梯度效应是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以滇池流域为研究地区,以2000年、2007年Landsat TM和2014年Landsat8OLI为数据源,从土地利用结构和地学信息图谱两个角度运用土地利用变化图谱和分布指数等方法分析了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和图谱总趋势、土地利用图谱的地形梯度效应及成因。结果表明:(1)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地为主,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由2000年的耕地、林地和草地为主转化为2014年的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为主。(2)土地利用变化图谱主要以最大图谱"林地—林地—林地"的稳定型和"草地—林地—林地"的前期变化型为主,两者占总面积的62.59%,主要分布在滇池及滇池的东部和北部。(3)土地利用变化图谱的地形梯度层次性明显,稳定型主要分布在低和高地形梯度,前期变化型的优势分布区为中高和高地形梯度,其他3类图谱主要分布在低和中低地形梯度并向中高地形梯度推进。(4)土地利用变化图谱的地形梯度效应主要受基础的地形位、起推动作用的城镇化和人口密度、起调控作用的林业资源转型和水土保持政策共同影响。该研究为实现滇池流域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3.
以72个常用甘蔗亲本配制95个杂交组合,进行脱叶性遗传研究。结果表明:组合、母本对后代的脱叶性1级比率和3级比率有极显著影响,父本只对脱叶性3级比率有显著影响;亲本及组合的遗传力大小顺序依次为组合(41.36%)、母本(30.13%)、父本(12.02%),说明组合的选配方式对后代脱叶性状影响大,在筛选亲本及组合时,要优先考虑组合;后代脱叶性状各级比率的平均遗传力大小顺序依次为3级比率(40.39%)、1级比率(29.62%)、2级比率(13.49%),与父本、母本及组合对后代脱叶性状各级比率的遗传力大小顺序相同,说明3级脱叶性状更易传递给后代,其次是1级脱叶性状,2级脱叶性状较难遗传给后代,在选用亲本配制组合时,要选择脱叶性1级比率配合力好的母本和组合,避免使用脱叶性3级比率配合力高的亲本和组合。  相似文献   
64.
该文基于宝鸡市2009—2014年土地利用变化调查数据,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土地利用强度指数方法,分析了宝鸡市2009—2014年土地利用的速率和程度的变化趋势,为宝鸡市土地利用科学布局及合理规划提供决策和支持。结果表明:(1)土地利用动态度变化趋势为: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和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的动态度减少,而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和未利用地的动态度增加,其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动态度增加最快,而园地动态度减少最快。(2)宝鸡市土地利用利用强度指数呈波动变化趋势,且各年土地利用强度指数都大于平均值200。  相似文献   
65.
基于Landsat卫星TM、ETM+和OLI数据,采用SVM算法结合RS和GIS技术,分别提取了呈贡区5个时期(1989、1996、2003、2009、2015年)的耕地面积。结果表明,1989—2015年呈贡区耕地面积由156.99 km2减少到40.02 km2,减少了74.51%,年平均减少4.50 km2;空间分布上,耕地集中在呈贡西部、西南部、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其中以中部地区减少最为剧烈和明显。原因主要是政府的宏观调控、城市化速率和城市建设占用了大量耕地。建议政府协调人、地、自然和城市发展建设之间的关系,严守耕地红线,出台耕地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66.
利用分类回归树(CART)从高分一号遥感影像提取武汉市2015年不透水面,总体精度为94.17%,Kappa系数为0.8986,满足精度要求.然后通过Moran指数I和Moran散点图对武汉市13个城区的不透水面盖度进行了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Moran指数为0.2412,高度显著,说明武汉市13个城区的不透水面盖度存在较强的正向空间自相关.同时,位于武汉市中部的武昌区、青山区、江岸区、江汉区、汉阳区和硚口区都位于Moran散点图的第一象限,说明武汉市不透水面在中部地区高度集聚;其他7个城区位于第二象限,说明这7个城区的不透水面盖度较低且呈离散分布.总体而言,武汉市2015年13个城区不透水面盖度存在较强的空间自相关,且中部高,四周低,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7.
云南省第十套甘蔗区试开远点DTOPSIS法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DTOPSIS 法对云南省第十套甘蔗区试开远试点品种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综合性状最优的是云蔗03-258、德蔗03-83、云蔗03-103、德蔗03-68、赣蔗95-108和云蔗02-2332,可以考虑给予进一步繁殖、示范、推广.云瑞03-902综合性状较差,不宜在开远蔗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8.
对21个斑茅无性系的开花特性和花粉萌芽率最高的1个无性系的花粉贮藏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斑茅的抽穗期与原生地海拔呈显著正相关(r=0.7047);开花类型大致可分为6类;云南境内5个斑茅花粉量与花粉萌发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花粉量越多,花粉萌发效果也较好.硅胶干燥好于自然干燥和抽湿干燥,花粉含水量控制在10%以内、温度2℃的务件下贮藏10d时仍有较高的萌发率.  相似文献   
69.
分析了早熟高糖甘蔗品种对蔗糖产业发展的作用,从亲本评价、品种的引进和选育等方面总结了云南甘蔗选育早熟高糖品种取得的成就,讨论了云南开展选育早熟高糖品种的优势和潜力。  相似文献   
70.
选育及推广应用甘蔗良种能带给蔗糖产业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客观高效地筛选和评价甘蔗品种对蔗糖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对甘蔗的多个目标性状进行经济权重模型的构建,客观评价目标性状的相对重要性,为完善甘蔗育种评价体系和甘蔗良种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依据云南省18家糖厂3个榨季的调查问卷数据和云南省多年从事甘蔗生产的农户及农场管理人员的调研反馈数据,对整个蔗糖产业各个环节进行成本核算,计算不同经济性状的经济权重,获得了如下主要结果:(1)构建了甘蔗11个育种目标性状的经济权重模型,包括3个直接目标性状(蔗茎产量、甘蔗蔗糖分、纤维分),8个间接目标性状(茎径、有效茎、株高、蒲心、脱叶性、57号毛群、侧芽、芽突起程度);(2)基于新植产量63 t/hm 2、糖分12.5%、纤维分12.0%和甘蔗1 a新植2 a宿根生产周期总产量170.73 t/hm 2的条件下,每吨糖的总生产成本为4643.99元,蔗农的生产成本占总成本的68.15%,糖厂的生产成本占总成本的31.85%;当每吨甘蔗的收购价格为440元时,蔗农每吨甘蔗的收益为44.38元,当市场糖价突破每吨糖5000元时,糖厂每吨糖的收益超过356.01元;(3)基于目前人工收获生产模式条件下,甘蔗11个目标性状的绝对经济权重值为:蔗茎产量(t/hm 2)37.95元、商业糖分(%)328.44元、纤维分(%)-22.28元、茎径(cm)320元、有效茎(条/m 2)-80元、株高(cm)0元、蒲心(分级)-760元、脱叶性(分级)-320元、57号毛群(分级)-160元、侧芽(分级)-159.82元、芽突起程度(分级)-63.26元;(4)结合性状遗传增益的分析得到11目标性状的相对经济权重值,依次为商业糖分400.99元、蔗茎产量130.51元、茎径36.93元、株高0元、芽突起程度-5.22元、纤维分-8.25元、脱叶性-21.15元、侧芽-24.30元、有效茎-28.61元、毛群-30.72元、蒲心-200.04元。通过对整个蔗糖产业各个环节成本的核算,利用边际效益的方法构建的目标性状经济权重模型可为甘蔗品种选育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