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79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34篇
  25篇
综合类   185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126篇
园艺   50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51.
为探明玉米花生带状间作模式下植株氮吸收利用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设置玉米单作(SM)、花生单作(SP)和玉米花生间作(IMP)三种种植模式,系统分析了不同种植模式下氮素吸收利用规律,并采用16S/ITS测序技术明确玉米花生带状间作系统下根际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变化。结果表明,间作玉米边行优势明显,地下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积累量显著高于单作玉米和间作玉米中间行。间作玉米和间作交互区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多样性和丰富度降低,而间作花生根际真菌多样性和丰富度增加,其中变形菌门、担子菌门、子囊菌门等有益菌最为显著富集。土壤中细菌和真菌存在复杂的相关性,变形菌门与子囊菌门正相关。间作丰富了物种功能多样性,参与氨基酸运输、代谢和碳水化合物代谢的细菌和腐生营养型真菌的显著富集,改善了植物养分吸收,促进了植株生长发育。可见,玉米花生间作可通过优化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促进植株对氮素的吸收和利用,本研究为玉米花生带状间作氮营养互促吸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52.
矮化育种是解决油菜丰产、稳产、适宜机械化栽培重要途径之一。为进一步分析油菜株高调控的动态特征,寻找发育阶段的株高相关QTL,以一个由189个重组自交家系组成的甘蓝型油菜群体为材料,测定群体在2020年贵阳环境下5个生长阶段的株高净增长量和成熟期最终株高,分析表型变异和相关性,基于已构建的高密度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定位QTL,并在全基因组范围内鉴定阶段特异性表达的QTL,通过基因注释初步筛候选基因。结果表明,5个生长阶段群体的株高增长量均存在较大变异;株高增长量以前期(即进入抽薹期后的第一周)最大,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每个生长阶段株高净增长量都与前一个阶段呈显著正相关。在5个发育阶段共检测到60个QTL,包含4个主效QTL,8个QTL分别在两个不同生长阶段稳定表达,其余QTL只在某一个生长阶段特异性表达。在成熟期鉴定共到6个QTL,包含1个主效QTL。比较分析发现,成熟期的6个QTL在5个发育阶段并未检测到。本研究鉴定的5个主效QTL未曾报道。结合基因功能注释,初步筛选到15个株高相关候选基因。这些结果期待能有利于深化对株高发育的认识,为培育半矮秆油菜新品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53.
选择17万余尾平均体重约1 kg的三倍体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进行饲料虾青素水平对三倍体虹鳟生长性能、出成率和肌肉着色影响的中试试验。试验设计3种饲料配方,分别在同一商业饲料配方基础上添加20、30 mg/L和40 mg/L的虾青素。在周长100 m的圆形商业网箱中进行为期10个月的养殖投喂,每种饲料投喂3个网箱。结果表明:添加40 mg/L虾青素饲料组三倍体虹鳟增重率和饲料系数方面均表现出优势;添加40 mg/L虾青素饲料组三倍体虹鳟肝脏小,肝色好,肥满度高;添加40 mg/L和30 mg/L虾青素饲料分别在商品鱼上市前七个月和九个月进行投喂,肉色即可达到标准(SalmoFanTM值>28)。  相似文献   
554.
杨旭  林清  黄丽  刘翠玉  徐阳  吴开云  龚榜初 《果树学报》2023,(11):2435-2445
【目的】探讨激素和叶面肥喷施对留树保鲜水柿的果实品质、贮藏特性及翌年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水柿果实留树保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在花后170~214 d每隔7~15 d分别喷施75%的GA_(3)50000倍液、0.01%2,4表芸薹素内酯2800倍液及可溶性叶面肥800倍液3次(处理Ⅰ)、4次(处理Ⅱ)和5次(处理Ⅲ),同时增施0.5%的尿素和0.5%磷酸二氢钾作为追肥,以成熟后自然挂果、不增加追肥量的植株作为对照,比较不同处理对不同采摘时间果实的色泽、营养成分含量、果实质地及贮藏特性的影响,并探讨留树保鲜措施对翌年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激素和叶面肥喷施导致果实色泽转变和营养成分转化延迟,减缓水柿硬度、弹性、内聚性、咀嚼性的下降,且处理组的果实在贮藏期营养成分含量和质地的下降相比对照组更缓慢,其中喷施混合液3次(处理Ⅰ)的延缓效果更为显著。同时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延迟采收后植株翌年的果实产量、果实大小和优质果率并无显著差异。【结论】留树保鲜技术能有效延迟水柿果实的成熟,且不会对果实品质、贮藏特性和翌年的产量、品质造成影响。因此,在近成熟期喷施3次GA3、表芸薹素内酯和可溶性叶面肥是水柿留树保鲜最经济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555.
以5~6年生次郎甜柿为试材,设计4个目标产量的负载量水平,分别为5.25×104、4.50×104、3.75×104、3.00×104kg/hm2,并调查树体生长状况、枝类组成、产量、果实品质及经济效益等指标,筛选适宜的负载量,为生产中选择合理的产量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随着负载量的降低,冠径、中枝数、长枝数、总枝数逐渐减少,结果枝、营养枝粗度逐渐增加,有利于生产优质大果;植株结果数急剧下降,果实横径、纵径及单果重均显著增大;果实硬度显著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上升趋势,果实品质提高;优质果率显著提升,提高了经济效益;果园病虫害降低,果园管理所用的劳动力和药剂成本降低。因此,每公顷留果3.75×104kg为次郎甜柿最佳负载量,该负载量水平的树体生长状况良好,枝类组成结构合理,产量和果实品质较高,利于树体养分积累和丰产稳产。  相似文献   
556.
了解木姜叶柯丰富的生化成分和药效成分特征,为挖掘特异资源和选育优质特色品种提供依据。以18份木姜叶柯为供试材料,采摘春季嫩叶1芽2叶制备茶样,进行常规生化成分、营养成分和药效成分等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水浸出物变幅为18.20%~52.20%,水浸出物>35%的资源10份;茶多酚变幅为10.50%~21.30%,茶多酚>18.00%的资源5份;游离氨基酸变幅为0.37%~6.27%,游离氨基酸总量>2.33%的资源7份;咖啡碱变幅为0%~0.03%,咖啡碱为0%的资源4份。抗坏血酸、蛋白质、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变幅依次为1.25~39.7 mg/100 g、8.61%~18.00%、2.56%~9.67%和2.06%~7.74%。18份资源中总黄酮、根皮苷、三叶苷和二氢茶耳酮变幅分别为4.18~10.08、0.59~9.17、1.13~29.58、10.30~30.75 g/100 g,总黄酮、根皮苷、三叶苷及二氢茶耳酮含量高于平均值的资源分别有9、4、11、10份。以酚氨比作为木姜叶柯适制性生化指标,初选出适制绿茶的资源8份、兼制绿茶和红茶的资源7份、适制红茶的资源3份...  相似文献   
55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