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3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7篇
  11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5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01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41.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灌水对高油大豆和高蛋白大豆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灌水使高油大豆的产量略有提高,较对照增产1.9%,对高蛋白大豆产量未表现出增产效果.灌水对不同品质的大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影响不同,灌水可提高高油大豆品种脂肪含量,降低蛋白质含量.相反,灌水提高高蛋白大豆品种蛋白质含量,降低脂肪含量.  相似文献   
142.
苜蓿根部入侵真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随着苜蓿种植面积的逐渐扩大和集约化程度的逐步提高,苜蓿病害的发生越来越严重,其中苜蓿根部病害是制约其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从引起苜蓿根部病害的真菌种类、真菌的致病性、测定方法以及影响苜蓿根部入侵真菌的因素,综述了25年来国内外苜蓿根部病害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未来苜蓿根部入侵真菌研究的主要方向,有针对性地加强病害防治工作,以期为开展苜蓿病害研究和指导其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3.
河北省主要土壤2次普查钾素养分状况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数据对比,评价了2次普查的河北省主要土壤钾素养分状况,并对河北土壤钾素养分的变化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主要土壤钾素养分状况呈下降趋势,与"第2次土壤普查"时的数据相比,有效钾平均值下降了约33 mg/kg,下降率24.5%,缺钾的耕地面积也在增加。认为土壤钾素下降的可能原因是:作物产量提高使钾素移出土壤数量迅速增加,以及钾肥施肥不足和秸秆没有充分还田等。  相似文献   
144.
企业社会责任(简称CSR)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基本战略,体现了企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发展理念。为探讨企业社会责任视角下,企业文化、创新能力对农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建立模型运用SPSS 23.0对黔东5区(县)46家农业科技企业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企业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对企业文化和创新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文化对创新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新能力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业企业应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形成特有的企业文化,以科技创新服务农业发展,不断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5.
壤质潮土长期施钾对小麦玉米轮作制作物钾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辛集马兰农场进行钾肥定位试验,研究小麦-玉米轮作制度长期施钾对钾养分吸收的影响。试验开始于1992年秋天,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只施氮磷肥的对照(NP);在对照基础上加施秸秆(NPSt);在对照基础上加施钾肥(NPK);在对照基础上加施秸秆和钾肥(NPKSt)。4次重复,顺序排列,小区面积50 m2。结果表明:作物的籽粒年吸钾量与肥料中钾的施入量以及作物籽粒和秸秆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作物籽粒钾吸收量随K2O施入量的增多而增多,与施入的速效钾形态无关。作物籽粒钾含量与钾肥的施入量相关关系不显著。在北方壤质潮土小麦玉米轮作制土壤中,小麦籽粒年均含钾量在4.99~5.13 g/kg,玉米籽粒的年均含钾量在3.75~3.93 g/kg。在壤质潮土小麦轮作制条件下,当施入一定量外源钾肥时,单位面积小麦植株地上部分和玉米植株地上部分K2O养分吸收量差异不大。小麦季K2O吸收量为140.37 kg/hm2,玉米季为138.23 kg/hm2,据此可有效指导该类型区的钾肥投入。  相似文献   
146.
复配生防菌株防治大豆根腐病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豆根腐病(Soybean root rot)是由多种病原真菌复合侵染所致的土传病害,其分布广、危害重,利用单一生防菌株防治困难。针对该问题将实验室筛选出的多个木霉菌生防菌株FMM35、FMM9、FMM5,毛壳菌CHZ1和生防细菌B7进行复配研究,通过测定生防菌的生长速度、产孢量、孢子萌发率及体外拮抗能力,探索复配可能性,并将适宜复配的生防菌组合进行盆栽防效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生防菌之间生长速度、产孢量、孢子萌发率存在差异,综合分析其中组合C1(FMM9和FMM35)复配效果好,避免生防菌间拮抗作用,对大豆根腐病防治效果明显,并对大豆有促生作用,具有复配潜力可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7.
不同施肥/土地利用方式对黑土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微生物多样性是表征土壤质量变化的敏感指标.为探讨黑土生态系统转变过程中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变化,应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方法对黑土区3种生态系统和豆田3种施肥制度下土壤细菌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细菌多样性以草地(GE)最高,其细菌丰富度(S)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农田(CK)和裸地(BE);在豆田土壤中,长期不施肥(CK)的土壤细菌丰富度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最高,其次为长期化肥配施有机肥(NPM),长期单施化肥(NP)最低.UPGMA聚类分析表明,NP与CK处理细菌的群落结构相似,相似性系数达到65.5%,NPM与GE和BE处理细菌的群落结构相似,相似性系数分别为52.5%和57.3%.  相似文献   
148.
黑龙江省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密度和生理小种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自黑龙江省25个市(县)的25份大豆胞囊线虫样品测定了胞囊密度,并在国际统一的鉴别寄主上 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胞囊密度最高为40.7(孙吴县),胞囊密度最低为1.0(海伦,哈尔滨万宝镇),大 多数地区胞囊密度介于20~30之间;3号生理小种仍为黑龙江省的优势生理小种,但在安达地区所采的土样中鉴 定出4号和14号生理小种。  相似文献   
149.
用8株生防细菌对15种病原真菌进行室内平板对峙试验,试验结果表明8株生防细菌都具用较广的抑菌谱,其中B021a、B072b对14种病原真菌具有较宽抑菌带,B09、B131对13种病原真菌具有较宽抑菌带。抑菌率为15.6%~67.5%。对大豆根腐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axyspo-rum)和茄腐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分别进行盆栽试验。防效最高为m4b(F.axysporum)达62.7%和mg(F.solani)达60%。各生防菌株对大豆种子发芽均有一定促进作用,同时在种子发芽过程中还能抑制尖孢镰刀菌的生长。田间试验大豆根腐病防效34.6%~47.6%,各菌株对大豆植株有一定的促生作用。  相似文献   
150.
针对阳澄湖围网养殖的污染控制和生态修复,以单个养殖户为对象进行生态坝的应用设计,并进行技术经济评价,为其推广应用奠定基础。该设计基于前期中试试验研究,首先对生态坝的单体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在此基础上,根据总氮污染负荷计算所需生态坝的面积,并考虑现场布设方案,最后基于该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评价。生态坝单体优化设计主要包括包埋菌和弹性填料相结合,增强其水质净化能力,同时为大闸蟹设计蜕壳层结构,以提升其存活率(10%);针对单户养殖(6 667 m^2)的总氮污染负荷设计计算所得生态坝面积为1 344 m^2,占养殖区域的20%;其一次性建设费用约20万元,按8年折旧计算,运行费用约3万元,年增收约5万元。如果扩大应用规模,可进一步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