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篇
林业   12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齿瓣石斛人工授粉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齿瓣石斛的人工授粉试验结果:在5种授粉方式中,异丛异花授粉方式座果率最高,达62.68%,同丛异花授粉方式次之,达到50%,自然授粉不形成座果;在开花头1~2d授粉和控制授粉花朵数在20朵/丛以下,有利于提高座果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覆盖措施对土壤性质及辣木产量的影响。[方法]于2016—2017年在云南省瑞丽市郊开展不同覆盖措施(黑色地膜覆盖T_1、白色地膜覆盖T_2、稻草覆盖T_3、清耕CK)对土壤性质及辣木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不同覆盖措施的整体保墒作用依次为T_1、T_2、T_3、CK,在旱季地膜覆盖措施表现出优异的保墒作用,在雨季地膜覆盖措施下土壤水分含量低于稻草覆盖和清耕。白色地膜增温效应最显著,20 cm与40 cm处土壤温度均高于其他覆盖措施;黑色地膜增温效果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并且随土层厚度不同增温效应不同。覆盖措施提高土壤中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及速效钾含量,并且白色地膜覆盖与CK差异显著;覆盖措施促进有机肥分解,有机质被吸收利用较快。不同覆盖措施下辣木鲜叶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T_2、T_1、T_3、CK。[结论]在德宏地区辣木种植中,白色地膜覆盖具有较高的推广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瑞丽市种植的椒样薄荷鲜样中提取精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精油的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各挥发性化学成分经质谱扫描后得到的色谱图通过质谱工作站Xcalibur3.0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合NIST08标准质谱图数据库对比检索,并对图谱进行综合分析,鉴定出43种主要的挥发性化学成分,按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在精油中的相对质量分数。43种挥发性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7.30%,其中含量较高的7个成分分别是薄荷酮(14.01%)、薄荷醇(53.80%)、月桂醛(4.83%)、肉豆蔻醇(3.05﹪)、α-甲基戊醛(2.66%)、红樟油(2.54%)和4-乙酸基-1-萜品烯(2.58%),占挥发油总量的83.47%。这些主要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差异因地域和种植条件的不同,决定了椒样薄荷精油的香气品质差异。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瑞丽本地种植的椒样薄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辣木茶的氨基酸成分,并评价其营养价值,为辣木茶的开发提供营养数据支持.[方法]采用Biochrom30+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对辣木茶、勐秀山牌绿茶、大树茶和大板樟茶的水解氨基酸进行测定分析,并应用氨基酸评分法对比分析4种茶的营养价值.[结果]辣木茶含有17种氨基酸,总量为434.90 mg/g,高于其他3种传统茶,其中含有7种必需氨基酸(EAA),总量为162.80 mg/g,2种鲜味氨基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总量为115.60 mg/g;必需氨基酸总量与氨基酸总量比值(EAA/TAA)为37.43%,必需氨基酸总量与非必需氨基酸总量比值(EAA/NEAA)为59.83%.4种茶的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排序为辣木茶(88.05)>大树茶(81.07)>勐秀山牌绿茶(75.63)>大板樟茶(67.14),4种茶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蛋氨酸+胱氨酸,辣木茶的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赖氨酸.[结论]辣木茶的氨基酸种类丰富、含量高,营养价值高于传统茶,且营养均衡,可作为一种新型茶品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正己烷和环己烷两种提取溶剂对蔷薇花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影响,采用超声波提取法提取蔷薇花挥发性化学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挥发性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分析结果表明,正己烷和环己烷提取剂分别鉴定出38、37种挥发性化合物,相对含量分别为97.66%、97.89%。挥发性化学成分中,烷烃类、酯类、羧酸类、醇类等4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及数量均较高,烷烃类化合物相对含量最高,酯类化合物数量最多。其中,用正己烷作为提取溶剂得到的醛类、羧酸类、酮类等化合物相对含量较高,用环己烷作为提取溶剂得到的烷烃类、酯类、烯烃类、醇类等化合物相对含量较高,两种提取溶剂所得的化合物中仅烷烃类和羧酸类相对含量差别较大。研究结果可为采用有机提取剂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蔷薇花挥发性物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铁皮石斛杂交种子为外植体的组织培养技术试验结果:铁皮石斛杂交种原球茎最佳诱导培养基为3/4Ma+5%椰子汁;增殖分化培养基为3/4Ma+6-BA 0.2 mg·L-1+NAA 0.1 mg·L-1+10%马铃薯泥+2%香蕉泥;壮苗生根培养基为3/4Ma+6-BA 0.2 mg·L-1+NAA 1.0 mg·L-1+8%马铃薯泥+5%香蕉泥,生根率可达100%,移栽成活率在97%以上。  相似文献   
17.
均匀度是衡量后备鸡群质量的一项重要的生产指标,它是指鸡群内部个体间体重大小的整齐程度。严格地说,指称重过程中落入平均体重10%范围内鸡数占称重鸡数的百分比。但是脱离标准体重谈平均体重,在生产上是毫无意义的。均匀度高的鸡群,减少了过肥和瘦小鸡的数量,节约了饲料,降低了死亡率,又可使鸡群按时开产,峰值高而平稳,持续时间长,提高了种蛋合格率。所以说均匀度的高低直接影响鸡群的生产性能。提高鸡群的均匀度,必须采取综合性的技术措施。1创造疏松、适宜的生长环境条件1.1保持适宜的密度是使鸡舍内空气新鲜、防止啄…  相似文献   
18.
李守岭 《中国家禽》2004,26(24):46-46
每群鸡以300-500只为宜。密度过大,生长受到限制;密度过小,房舍利用低。前6周每平方米控制在8-10只,7-16周7-8只,16周龄5只为宜。充足的料位是保证鸡群在同一时间内同时吃上料的先决条件,育雏育成期每只鸡料位为5cm,产前产蛋期为15cm。合适的水位为:10周龄前2.5cm,  相似文献   
19.
采用索氏提取法和超声波提取法提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3个品种白子菜的挥发性化学成分,研究比较不同方法提取的白子菜挥发性化学成分差异.由索氏提取法从绿杆大叶种、绿杆白毛种和紫杆尖叶种白子菜对应鉴定出57、59、54种挥发性化学成分,质量分数分别为95.73%、95.33%、96.90%,由超声波提取法...  相似文献   
20.
对齿瓣石斛原球茎诱导及植株再生技术试验的结果表明:齿瓣石斛原球茎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3.0 mg/L+NAA0.1 mg/L;增殖分化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0.5 mg/L;壮苗生根培养基为MS+IBA1.0 mg/L+NAA0.1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