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5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基于蒸发皿水面蒸发量的甘蔗滴灌栽培灌溉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灌溉量对甘蔗生长的影响,为制定简单易行的甘蔗滴灌栽培灌溉计划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进行田间试验,灌溉方式为地下滴灌。设3个不同灌溉量处理(A、B、C),灌溉量分别为甘蔗冠层顶部水面蒸发量的1.25、1.00和0.75倍,以不灌溉处理作对照(CK)。在甘蔗生长过程调查萌芽率、分蘖率、生长速度;收获期调查株高、茎径、有效茎数,分析甘蔗品质,验收产量;甘蔗生育期统计降水量、蒸发量和灌溉量,研究不同灌溉量对甘蔗农艺性状、产量、品质、含糖量及灌溉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处理A的萌芽率最高,达73.50%;处理B的分蘖率最高,达27.55%。甘蔗伸长期,各处理株高生长速度先快后慢,滴灌处理的株高生长量均显著高于对照。茎径方面表现为CK〉A〉C〉B,各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处理A、B、C的实收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比对照增产46.25%,40.75%和27.29%。处理C蔗糖分最高,达15.20%,处理B次之,CK最低;含糖量方面,处理B最高,为13163kg/ha,处理A次之,为13136kg/ha。处理B的灌溉利用效率和农田总供水利用效率均高于处理A和处理C,分别为49.32和56.60kg/ha·mm,处理B比处理A的灌溉量减少19.89%。【结论】综合考虑甘蔗产量、品质、含糖量和灌溉利用效率,在相似气候地理环境条件下,建议选择以甘蔗冠层顶部水面蒸发量的1.00倍作为甘蔗滴灌栽培的灌溉量。  相似文献   
42.
甘蔗引进新品种区域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近年引进并初步试种表现较好的国内外甘蔗新品种进行区域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台98/0432、粤糖96/86、C1/2003分别比对照新台糖22号增产4.15%、3.94%、1.49%,福农15号、赣蔗18号、CP84/1198、台88/99、园林6号平均蔗糖分分别比新台糖22号提高0.73%、0.45%、0.42%、0.18%、0.02%(绝对值,下同),综合农艺及经济性状表现较好的品种有粤糖96/86、台98/0432、C1/2003、园林6号。  相似文献   
43.
引进甘蔗品种在低温阴雨气候条件下萌芽出苗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强冷空气影响,2008年1-2月我区经历了一场50年一遇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极端天气过程,这次灾害天气持续时间长,从1月14日至2月12日,全区平均气温连续30天低于8℃;平均气温低,全区平均气温6.6℃,比常年同期偏低4.9℃;降水量大范围广,全区平均降水量63.2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1.2倍,阴雨日数多,大部分地区为10-17天.这种灾害性气候给农作物特别是甘蔗生长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给蔗糖业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  相似文献   
44.
正黄瓜霜霉病是黄瓜上的主要病害。因此,选择安全、有效的药剂防控霜霉病尤为重要。笔者于2015年选用植物源农药苦参碱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1材料和方法1.1试验对象和作物防治对象:黄瓜霜霉病试验作物:黄瓜碧翠18号1.2试验地试验安排在武汉市汉南区东荆街沟北大队菜地进行。试验地为畈田,土壤属正土,肥力均匀,水源条件好,霜霉病发生较重。1.3试验安排1.3.1试验药剂  相似文献   
45.
土壤水分对甘蔗萌芽出苗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试验设5个不同的土壤水分处理,观察土壤水分对甘蔗萌芽出苗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甘蔗种茎在土壤相对含水量60%~80%范围内萌芽出苗最好,土壤干旱或水分过多均对甘蔗萌芽不利;甘蔗幼苗生长需水不多,但不能缺水,保持蔗地土壤湿度在田间持水量的60%左右即可。  相似文献   
46.
桂引9号是广西甘蔗研究所1996年从墨西哥引进,经11年的种性试验研究选育而成的早熟高糖丰产甘蔗新品种。在广西蔗区区试中,产蔗茎92.30 t.hm-2,比对照新台糖16号增产12.11%,平均蔗糖分16.08%,比新台糖16号高1.24个百分点,产糖量为14.84 t.hm-2,比新台糖16号增20.76%。在国家区试及生产试验中,产蔗茎分别为105.83和99.80 t.hm-2,比主对照新台糖10号增产5.37%、6.98%,比副对照新台糖16号增产17.14%、13.13%;平均蔗糖分15.84%、15.62%,分别比新台糖10号高1.37个百分点、0.94个百分点,比新台糖16号高0.83和0.56个百分点;产含糖量为16.71和15.59 t.hm-2,分别比新台糖10号增加15.06%、13.18%,比新台糖16号增23.57%、17.33%。  相似文献   
47.
研究应用飞机大规模喷施抗旱型增糖增产剂的实际效果,为在生产上提高甘蔗的抗旱性,实现增产增糖提供依据。本研究在2008/2009和2009/2010两个年度于广西蔗区甘蔗生长后期应用飞机大面积喷施抗旱型甘蔗增糖增产剂共2 400 hm2,以后分别调查其对甘蔗品质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抗旱型甘蔗增糖增产剂后甘蔗绿叶数和叶绿素都有所增加,并提高了蔗汁锤度和重力纯度、甘蔗纤维分和蔗糖分,降低了蔗汁还原糖分,其中以2009~2010年度喷施50 d时表现最为明显,新植和宿根蔗平均甘蔗蔗糖分比对照提高2.23%(绝对值,下同),新植蔗增糖效果优于宿根蔗;不同时期总平均甘蔗蔗糖分比对照提高1.33%。甘蔗株高、茎径、单茎重有一定的提高,平均甘蔗产量比对照增加14.3%,以宿根蔗增产效果优于新植蔗。应用抗旱型甘蔗增糖增产剂可以防止甘蔗叶片早衰,实现增糖增产,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48.
甘蔗新品种引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优选出适宜广西蔗区大面积种植的优良甘蔗品种,以新台糖22号为对照,对13个从国内外引进的甘蔗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综合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表现较好的有粤糖96/86、台98-0432、湖光1号、台88/99和福农15号等6个品种,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赣蔗18号、园林6号、CP84/1198产量一般,但蔗糖分较高,可作为高糖杂交亲本加以利用;其他品种综合表现一般。  相似文献   
49.
甘蔗间种大豆的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和大豆品种桂早1号为试材,研究了纯种甘蔗和间种大豆两种条件下作物的生长情况、农艺性状、产量及效益。结果表明,甘蔗间种大豆后,分蘖数明显减少,前期长势比较慢,后期不受影响;间种大豆的甘蔗有效茎数比对照稍低,但茎长、茎径和单茎重均高于对照,产量比对照提高6.84%;间种大豆处理比对照的产值多12503.9元/hm2。说明在前期间种大豆虽然影响甘蔗分蘖和长势,但后期大豆的固氮和枯根落叶,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和养分,促进甘蔗增产。  相似文献   
50.
应用飞机大面积喷施甘蔗增糖增产剂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用飞机大面积喷施甘蔗增糖增产剂的可行性,在上思县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及各部门积极配合下,我们于2003年10月在上思县蔗区用飞机喷施甘蔗增糖增产剂2134hm^2。同时选择旱坡地及水田对新植、宿根4块蔗地进行人工喷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管采用飞机喷施还是人工喷施,都能获得显著的增糖效果。经随机抽样测定,飞机喷施后30—60d与对照(未喷施)相比,甘蔗蔗糖分平均提高1.09%(绝对值);人工喷施后30—64d与对照(未喷施)相比,甘蔗蔗糖分平均提高2.12%(绝对值)。因此,喷施甘蔗增糖增产剂投资少,获利大,见效快,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