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3篇
  2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高产玉米群体的冠层结构及光合特性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3,他引:18  
以紧凑型高产玉米品种郑单958为试验材料,用红外气体分析仪和冠层分析仪测定并比较了不同密度下玉米群体的冠层结构和光合特性。结果表明:高产玉米群体的产量增加源于肥水管理与综合栽培技术创建了合理的群体冠层结构,在追求较高的叶面积指数且使之尽早达到最佳状态、减少前期光能漏射损失的同时,保证了叶片维持较长的功能期,尤其在吐丝至乳熟期间。高产玉米群体在大喇叭口期至吐丝期叶面积指数(LAI)为4.0~4.6,乳熟期不低于3.2,吐丝期平均净光合速率(CO2)为31.2μmol/(m2.s)。  相似文献   
52.
水苏糖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苏糖能显著促进双歧杆菌增殖,被誉为“超强双歧因子”,其本身具有耐热、稳定、无污染、无残留等良好的理化性质,其作用效果好,被称为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水苏糖能够起到吸附肠道病原菌、充当免疫刺激辅助因子、消除致癌因子、抑制肿瘤细胞增生的作用,在饲料工业中,尤其是猪生产、鸡生产以及水产养殖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53.
本研究以"神舟九号"飞船搭载的小西瓜一代变异单株为基础材料,在变异单株后代材料中开展优质单株的筛选提纯,获得遗传性状稳定的新种质hw1、hw2。同时以选育的新种质为亲本通过不同种质间杂种优势的测配,育成航天小西瓜无籽新组合航赣无籽1号。初步认为该品种在小西瓜品种中具备优质、易坐果、果皮硬韧耐贮运等优点。  相似文献   
54.
以超级杂交晚稻品种五丰优T025为材料,以叶面喷清水作对照(CK),设置叶面喷施0.1%(P1)、0.3%(P3)和0.5%(P5)3个浓度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处理,研究双季晚稻抽穗扬花期遭遇低温条件下提前喷施磷钾肥对水稻叶温、产量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期间,不同叶面肥处理叶片温度较对照均有所提高,其中P3处理增温效果最好。低温胁迫下各处理稻株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均不同程度降低,以P3处理降幅最小,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及气孔导度等也均呈现类似变化特点;低温下各处理MDA含量均不同程度上升,其中以P3处理最低;叶片抗氧化酶活性低温来临后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SOD活性、POD活性总体上表现为CK最高,P3最低,而CAT活性则以CK最低,P3最高;低温胁迫下喷施叶面肥处理均能不同程度提高黄熟期植株尤其是穗部干物质量,达到减缓产量降低的效果,其中以P3处理最佳,遭遇低温明显的2015年第二播期(7月1日播种)水稻产量比CK高14.04%;产量结构上,各处理单株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等均较CK明显改善。说明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是增强双季超级杂交晚稻抽穗扬花期低温抵御能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5.
日光温室番茄-草菇-小西瓜一年三茬高效栽培模式有效提高了日光温室的利用率,提高了种植收益,是减轻土壤连作障碍一种有效途径,已在聊城推广。现从栽培模式、品种选择、栽植田间管理和采收等方面对该栽培技术做了系统介绍,以期为相关种植人员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6.
外源褪黑素对硝酸盐胁迫下番茄幼苗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粉冠军"番茄为试材,采用灌根方法,研究了0、50、100、150μmol·L-1外源褪黑素(MT)对75mmol·L-1硝酸盐胁迫下番茄幼苗丙二醛(MDA)含量、电解质渗透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的影响,以期探索外源褪黑素抵御番茄幼苗硝酸盐胁迫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75mmol·L-1硝酸盐胁迫下番茄幼苗MDA含量和电解质渗透率逐渐提升,50、100、150μmol·L-1外源MT缓解幼苗MDA含量和电解质渗透率上升速率,100μmol·L-1 MT效果最显著。75mmol·L-1硝酸盐胁迫处理的SOD、POD、CAT和APX活性均高于对照,AsA和GSH含量低于对照,但外源50、100、150μmol·L-1 MT均能够提高番茄抗氧化酶活性,增加AsA和GSH的含量,提高番茄幼苗硝酸盐胁迫的抗性。100μmol·L-1 MT激活抗氧化系统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57.
近几年,玉米-香菜-洋葱高效立体栽培模式已在山东聊城地区推广,该栽培模式有效的利用了当地气候资源和3种作物的生长时差,充分利用土地空间,提高了种植收益,也是解决粮菜争地矛盾的一种有效途径。现从栽培模式、品种选择、栽植田间管理和采收等方面对该栽培技术进行了系统介绍,以期为相关种植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
为明确绿肥与稻草联合还田对机插双季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及其机理,以中嘉早17和H优518为试验品种,于2013—2014年进行了不施肥(CK)、不施肥+绿肥还田+稻草还田(CK+GM+RS)、单施化肥(NPK)、化肥+绿肥还田+稻草还田(NPK+GM+RS)机插双季稻大田试验。结果表明,不论CK还是NPK模式下,GM+RS处理均能够促进水稻生长,显著提高机插双季稻的产量;与NPK相比,NPK+GM+RS处理显著增加了早、晚稻的有效穗(增幅1.75%和1.51%)、每穗粒数(增幅1.82%和1.46%)和产量(增幅5.39%和2.56%),显著增加了成穗率(增幅10.44%和2.07%)、总干物质量(增幅5.69%和7.01%)、成熟期叶面积指数(增幅5.10%和7.10%)以及抽穗至成熟期群体生长率(增幅5.21%和4.51%)。综上所述,绿肥与稻草联合还田能够促进机插水稻生长前期分蘖早发,改善生长中后期群体质量,最终显著提高机插双季稻产量。  相似文献   
59.
硅叶面肥对夏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硅叶面肥在夏玉米种植体系中的应用效果,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的硅叶面肥对夏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期后追施硅叶面肥能显著提高夏玉米生长期株高、茎粗、叶面积和干物质量;夏玉米的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喷施硅叶面肥提高了玉米根系活力及叶绿素含量以及夏玉米的穗长、穗粗、百粒质量,降低了作物秃尖长,不同浓度叶面肥处理产量分别比对照高7.05%、13.71%%和14.53%;提高了玉米籽粒中淀粉、蛋白质、油分及单宁含量,增强了夏玉米对病虫害的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60.
[目的]明确山茱萸提取物对认知障碍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为开展中药治疗认知障碍的深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柠檬酸铝和亚硝酸钠联合腹腔注射60 d建立40只认知障碍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及山茱萸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以4、8和12g/(kg·d)的山茱萸提取物连续灌胃4周后,利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的认知功能,采用尼氏染色法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存活状态,并以TUNEL法检测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凋亡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山茱萸提取物高、中剂量组大鼠爬上平台所需时间极显著缩短(P<0.01,下同),跨越平台次数极显著增加;山茱萸提取物低剂量组大鼠爬上平台所需时间与模型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跨越平台次数显著增加(P<0.05,下同).山茱萸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尼氏小体数目明显增加,着色加深,对应的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0.46±0.11、0.39±0.06和0.32±0.06,均显著高于模型组;山茱萸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大鼠海马CA1区绿色荧光标记的神经元数量逐渐减少,凋亡指数逐渐降低,对应的凋亡指数分别为(24.20±3.45)%、(16.33±5.68)%和(9.56±2.80)%,显著或极显著低于模型组[(38.78±4.36)%].[结论]山茱萸提取物可有效改善认知障碍大鼠在Morris水迷宫中的游泳轨迹,其海马CA1区神经元尼氏小体数目增加、着色加深,绿色荧光标记的神经元逐渐减少,凋亡指数逐渐降低,即山茱萸提取物对大鼠认知功能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海马CA1区神经元功能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