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2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2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金绿苦瓜是由材料Y100作母本,913#作父本配制而成的苦瓜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旺盛,单株坐果能力强,瓜长圆锥形,表皮油绿亮泽,瓜长25 cm左右,横径约5.7 cm,肉厚1.0 cm,单瓜质量320 g左右,感官品质优;鲜果VC含量622 mg•kg-1,可溶性固形物23 g•kg-1,粗蛋白9.9 g•kg-1,粗纤维12 g•kg-1。中抗白粉病,田间表现耐热、耐寒性好。每667 m2产量3 800 kg左右。适宜华南地区春秋种植。  相似文献   
12.
RAPD技术鉴定苦瓜杂种一代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RAPD技术对苦瓜杂种一代顶优苦瓜及其父母本的特异性进行分析,结果引物OPU19扩增的OPU19-1600bp片断在父本和F1中出现,在母本中不出现;对该一代杂种的F2、B1、B2代进行的遗传分析表明:OPU19-1600bp片断可能与父本的某一对基因连锁,在F2、B1、B2代中符合孟德尔一对显性基因的分离规律,从而证实其可用于区分杂交种与母本的自交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明椰糠栽培下水分和养分对菜心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为菜心栽培过程中的水肥管理提供指导。【方法】采用温室盆栽试验,以菜心为试验材料,设置I1(55%~60%基质最大持水量)、I2(75%~80%基质最大持水量)、I3(95%~100%基质最大持水量)3种灌水处理以及F1(1/2倍山崎营养液浓度)、F2(1倍山崎营养液浓度)、F3(3/2倍山崎营养液浓度)3种养分处理,并将2 L不同浓度的营养液于试验前以基肥形式施入栽培盆。【结果】与充分灌溉处理(I3)相比,水分亏缺处理(I1、I2)使菜心的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显著提高30.2%、16.3%,产量分别降低16.7%、11.1%,而对植株地上部氮磷钾吸收无显著影响。营养液浓度的增加显著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植株对氮磷钾的吸收和菜心产量。灌水处理和养分处理对菜心的产量及叶片氮磷钾吸收存在显著交互作用。各处理中以I3F3的产量最高,但与I3F3相比,I2F3在没有明显降低菜心产量和氮磷钾吸收的条件下,菜心耗水量降低13.7%,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1.8%,且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I2F3的综合得分居于首位,表明I2F3对菜心养分吸收、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4.
有棱丝瓜种植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有棱丝瓜品种雅绿二号春植进行6种种植密度的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产量有明显的影响,以1 110株/667 m2的种植密度下产量、产值最高,栽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全面了解广东葡萄一年两收设施避雨生产模式主要病虫害的发生情况,明确其防治关键物候期。【方法】在 2016—2019 年进行走访式和常规式调查按治早治小的原则,根据主要病虫害发生动态、相对应的葡萄物候期和防治实践确定防治关键期。【结果】在设施避雨模式下,广东一年两收葡萄病害发生最严重的是白粉病,其次是溃疡病、霜霉病、穗轴褐枯病、灰霉病、日灼病、气灼病、毛毡病等;虫害发生最严重的是蓟马,主要物种是茶黄蓟马、烟蓟马、棕榈蓟马,其次是二斑叶螨、斜纹夜蛾、中喙丽金龟、缺节瘿螨等。与露地栽培的主要病虫害有较大差异。防治关键期重点在休眠期(修剪清园期)、开花前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果实转色期、果实成熟期。【结论】广东葡萄一年两收设施避雨模式主要病虫害种类不同于露地栽培,具有易重叠发生、危害期较长、多种病虫害出现两个甚至多个发生高峰期、同一病虫害更易爆发等特点。应对广东一年两收设施葡萄病虫害应当有针对性抓关键期防治,重点做好休眠期清园,消灭病虫源,结合花期果期等防治关键期开展有针对性的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16.
苦瓜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及其与环境互作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加性-显性与环境互作遗传模型, 分析了7个苦瓜亲本及其21个F1代在春、秋两个栽培 季节8个经济性状的数据, 估算了各项遗传方差分量。结果表明, 单株前期产量(单株前产) 、单瓜质量、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肉厚和果形指数等6 个性状主要由加性效应控制, 加性方差的比率分别为45.2%、70.7%、89.4%、38.1%、41.2%和22.0% , 均达极显著水平; 单株产量和单株结果数则以加性×环境效应占优势(加性×环境方差的比率分别为24.5%和38.1% ) 。除单株结果数外, 其余性状的普通狭义遗传率和普通广义遗传率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单株结果数的互作狭义和互作广义遗传率最高, 也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7.
碧绿3号苦瓜种子纯度的RAPD检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菊平  张兴志  张长远 《种子》2004,23(1):25-26,40
应用60个随机引物对华南地区苦瓜主栽品种之一--碧绿3号及其亲本的基因组DNA进行了RAPD分析,发现引物OPQ-01可在碧绿3号及其亲本的RAPD图谱中形成多态性差异,可应用于碧绿3号苦瓜种子纯度的检测;对1份种子样品进行了RAPD检测,其结果与田间种子纯度检测结果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8.
碧绿二号苦瓜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碧绿二号苦瓜是以早熟、丰产、强雌性株系夏选3-2-1-1为母体,以生长势强、耐热性强、对枯萎病抗性好、商品性好的株系西选3-0-1-1-2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种。该品种中早熟,第一雌花着于第16节;植株生长旺盛,分枝性较强,果实长圆锥形,果长22cm、横径5.7cm,肉厚1.0cm,单果重290g,肩平,皮色浅绿有光泽,条瘤粗直,瓜形美观,品质优良;耐热性强,耐涝性、耐寒性中等,田间表现耐白粉病、霜霉病,中抗枯萎病;产量高,一般栽培每667m^2产量3500kg。  相似文献   
19.
稀土元素对银杏悬浮培养细胞生长和次级代谢产物积累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低浓度的硝酸铈铵对银杏细胞的生长影响不大,高浓度则抑制细胞生长,10.0mg/L的硝酸镧对促进细胞生长的效果最好;硝酸铈铵和硝酸镧对银杏黄酮积累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但能促进银杏萜内酯的积累,硝酸铈铵的添加浓度以1.0mg/L为好,硝酸镧的适宜添加浓度则培养当天为10.0mg/L、培养第10天为1.0mg/L。  相似文献   
20.
氮素水平对樱桃番茄氮磷钾吸收及利用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浮板毛管水培栽培模式,研究了低氮N1(6 mol/m3)、中氮N2(12 mol/m3)和高氮N3(18 mol/m3)3种供氮处理对樱桃番茄各生育阶段不同器官氮磷钾含量、阶段积累量的影响,同时分析了氮磷钾利用率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樱桃番茄叶片氮、磷、钾积累量峰值期随着氮素浓度的增加而延后;茎的氮、磷、钾积累量与氮素浓度成正比;N2处理有利于樱桃番茄果实氮、磷、钾积累;随着氮素投入量增加,地上部吸氮量比例、氮肥偏生产力、氮产量效用指数都不断降低,氮素利用效率不断降低,地上部吸磷(钾)量比例、磷(钾)肥偏生产力比例不断增加,磷(钾)产量效用指数不断增加;地上部吸氮量比例和氮肥偏生产力与施氮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氮产量效用指数与果实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地上部吸氮量呈显著负相关;地上部吸磷(钾)量比例与地上部吸磷(钾)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施磷(钾)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磷(钾)产量效用指数与果实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地上部吸磷量呈显著负相关;地上部吸氮量比例与氮肥偏生产力呈极显著正相关;地上部吸磷量比例与地上部吸钾量比例呈极显著正相关;磷肥偏生产力与钾肥偏生产力呈极显著正相关;氮产量效用指数与磷产量效用指数、钾产量效用指数都呈极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N2处理有利于提高樱桃番茄氮、磷、钾素的积累量,同时兼顾了肥料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