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5篇
  1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用Eberhart和Russell法计算了7个小麦品种的回归系教和离回归均方两个参数;根据离回归均方不显著时,回归系数可用来估计品种稳定性的原理,对7个品种进行了产量的稳定性评价:豫西832和洛阳841是高产稳产的小麦新品种。並对Eberhart和Russell法与Finlay和wilkinson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说明后者方法简便但可靠性不如前者,且较详细地介绍了Eberhart和Russell法的分析程序。  相似文献   
22.
对不同年代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8个代表性玉米杂交种籽粒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我国玉米籽粒中蛋白质、脂肪、淀粉、糖分、灰分及其它无法测定的成份的平均含量为101.57%、4.24%、70.52%、1.23%、1.42%和12.02%。自60年代以来,我国玉米籽粒中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都有明显的下降趋势,胚乳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下降是其主导因素,而胚中蛋白质和脂肪的持续降低则进一步加强了这种趋势  相似文献   
23.
室内毒力测定表明 ,丁硫克百威与吡虫啉不同配比的混合物对苹果黄蚜均有一定的增效作用 ,其中 2∶1混配物的增效作用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24.
<正> 玉米制种田父母本花期相遇是保证制种成功和提高成种产量的一项关键措施。但是,在我省玉米制种实践中,往往由于种种原因,使制种田父、母本花期不能良好相遇,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因此,重视玉米制种田的花期预测并进行及时的调整,是十分重要的。一、制种田花期不遇的原因1、没有摸准新引杂交亲本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制种技术。特别是从不同生态地区引进的杂交种,由于生态条件相差较大,其亲本  相似文献   
25.
高等院校的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是以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为根基本宗旨的教育活动。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以社会为课堂,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素质和能力培养为目的,以科学研究和科技服务为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并在每年的活动中不断完善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提高活动质量。  相似文献   
26.
不同生态类型区玉米杂交种穗粒结构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1985和1986两年种植于河南省三个玉米生态区的10个夏玉米杂交种的7个穗粒性状进行了逐步回归和通径系数分析。在复决定系数R~2>0.85的情况下,得到了三个不同生态区高产玉米杂交种的穗粒结构特征;其结果和这三个生态区影响各穗粒性状发育的生态因子是吻合的。作者还针对这三个不同生态区玉米生产和育种目标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27.
采用盆栽试验、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大红袍、红衣服两种种衣剂药种比分别为1:20、1:30、1:40时对玉米杂交品种科大16出苗、苗期性状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衣剂处理后均降低了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且种衣剂浓度越大影响越显著;种衣剂对苗期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较大,玉米苗期的株高、根长、鲜重、叶面积都有所增加,各处理干重较空白对照差异显著曰不同浓度种衣剂对玉米生理指标的影响较大,各处理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均比对照下降,差异显著,降幅与药剂浓度呈正相关,各处理可溶性糖含量比对照升高,差异显著。通过测定苗期植株体内SOD、POD、CAT活性及MDA含量,了解幼苗的逆境生理,结果表明,经不同种衣剂不同浓度处理苗期POD、SOD、CAT活性增强,增幅与药剂浓度正相关;各处理MDA含量比对照升高,差异显著,与种衣剂浓度显著相关。不同药剂不同浓度处理后对粗缩病防治效果显著袁其中增产效果最大的是红衣服按药种比1:30拌种处理,增产率为15.8%;增产效果最小的是大红袍按药种比1:20拌种处理,增产率为2.46%。  相似文献   
28.
水稻显性早熟基因Ehd的SSR标记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籼稻品种广陆矮4和粳稻品种台中65为亲本构建高世代回交分离群体,选用分布于水稻全基因组的145个SSR标记对亲本及抽穗期早熟基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4个标记在亲本间具有多态性,多态率78.6%;在BC3F1群体中,检测到10个标记的基因型来源于供体亲本广陆矮4号;在BC3F2定位群体中,早熟植株数与晚熟植株数的分离比例为3:1,早熟植株平均比晚熟植株提早抽穗21 d;通过SSR标记与抽穗期共分离分析将显性早熟基因Ehd界定在分子标记RM271和RM258之间;Ehd与标记RM184和RM271紧密连锁,遗传距离分别为2.6 cM和2.1 cM,此结果为该基因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9.
科大16是由依托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组建的洛阳市绿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选育的高产玉米新品种,于2008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玉2008018),准许在河南中等以上肥力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0.
进行暗管排水条件下微咸水灌溉田间试验,设置3种暗管埋深,分别为80 cm(D1)、120 cm(D2)以及无暗管排水(D0),3种微咸水浓度,其电导率分别为0.78 dS/m(S1),3.75 dS/m(S2)和6.25 dS/m(S3),共9个处理,每个处理3组重复.试验结果表明:暗管排水措施可以有效排除微咸水灌溉过程中土壤中累积的盐分;在玉米全生育期内,暗管埋深D1条件下,3种浓度微咸水S1,S2和S3灌溉时根系土壤电导率分别下降了39.00%,31.56%和29.43%,暗管埋深D2条件下,根系土壤电导率则分别下降了31.91%,18.08%和7.44%;夏玉米干物质累积量、穗棒累积量和穗棒质量分配率及最终产量均随着微咸水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在相同微咸水浓度下,不同暗管埋设条件下的夏玉米最终产量从大到小依次为D1,D2,D0;3种暗管埋设条件下的作物需水量从大到小依次为D0,D2,D1的规律;暗管埋深80 cm的处理(D1)下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而未埋设暗管的处理(D0)水分利用效率最低;当暗管埋设条件一定时,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随微咸水浓度的升高呈逐渐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