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2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12篇
  7篇
综合类   80篇
农作物   16篇
畜牧兽医   50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了研究昭苏地区全株玉米青贮的优化模式,试验采用L9(34)正交设计方案,试验因素为青贮玉米水分含量(A)、青贮时间(B)、乳酸菌添加量(C),进行了全株玉米青贮感官评定和实验室评定,以选出青贮品质最好的青贮模式。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均显著,影响大小依次是ABC;各因素水平间差异显著(P0.05)。综合评价全株玉米青贮的最优模式为青贮原料水分含量为67.77%,青贮周期为30 d,乳酸菌添加量为1.0 g/kg。  相似文献   
52.
根据弯曲菌16S rRNA基因的靶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对反应条件和试剂浓度进行优化,建立了快速检测鸡肉中弯曲菌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并对其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评价。该方法除了对弯曲菌有扩增曲线外,对其他常见食源性病原菌均未有扩增曲线,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弯曲菌的最低检测限为10 CFU/mL;重复性实验获得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R2=0.999,批内可重复性变异系数在0.12%-2.1%之间,批间可重复性变异系数为1.7%。应用该方法对68份鸡肉样品检测弯曲菌阳性率为95.6%(65/68),传统分离方法阳性率为89.5%(60/68),两种方法的阳性符合率为89.7%。本研究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操作简单,大大缩短检测周期,可作为检测鸡肉样品中弯曲菌的手段,为鸡肉样品弯曲菌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提供新的工具。  相似文献   
53.
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沙门氏菌invA基因序列中的保守区域,设计一套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引物,将其用于沙门氏菌的检测,结果成功地扩增出特异性的梯形条带。LAMP方法检测沙门氏菌纯培养的灵敏度为1.04×102 cfu.mL-1,对11株不同细菌进行LAMP检测,仅沙门氏菌获得阳性结果。应用该方法对扬州市场上销售的鸡蛋进行沙门氏菌检测,检测结果与传统培养方法相符合。因此,LAMP方法检测沙门氏菌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耗时短,方法简便等特点,有望发展成为快速检测鸡蛋中沙门氏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4.
在病险土石坝工程坝中,由渗透破坏引起的占大多数,渗流计算是治理病险大坝的关键,文章简述了渗流计算理论的发展过程,着重总结了渗流计算的几种方法,以及这几种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55.
【目的】通过开展5个品种白羽肉鸡养殖过程中大肠杆菌流行病学研究及耐药性差异情况调查,了解不同品种肉鸡大肠杆菌耐药现状及其差异,为科学指导肉鸡相关疾病诊治和兽药监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用5个品种白羽肉鸡(2个为江苏养殖量较大的国外引进品种, 3个为我国自主选育配套系)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0日龄胎粪样品及4、 8、 12、 16、 20、 24、 28、 32、 36和40日龄的泄殖腔棉拭子,经麦康凯培养基分离大肠杆菌后进行PCR鉴定,并采用Kirby-Bauer (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从1075份样品中共分离获得978株大肠杆菌,总分离率为91.0%。其中,广明2号(A品种)和圣泽901(C品种)的大肠杆菌分离率最高,均为93.0%; WOD168(E品种)的分离率最低,为88.4%。5个品种白羽肉鸡的胎粪样品分离率、 2个重复的分离率、 5个品种白羽肉鸡大肠杆菌总分离率及不同日龄的分离率均无显著差异 (P>0.05)。5个品种白羽肉鸡大肠杆菌对氨苄西林 (AMP)、阿莫西林 (AML)、红霉素 (E)、四环素 (TE)和氯霉素 (C)已产生较强的耐药性,对阿米卡星 (AK)、磷霉素 (FOS)、阿奇霉素 (AZM)和头孢曲松 (CRO)仍然较敏感;5个品种白羽肉鸡大肠杆菌分离株产生明显的多重耐药,但不同品种的优势耐药谱有所差异。【结论】不同品种白羽肉鸡大肠杆菌耐药情况受用药习惯、饲养方式及条件状况等环境因素的多重影响,但其多重耐药性具有一定的遗传稳定性。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从动物饲养的源头抓起,鼓励和发展集约化养殖,加强饲料安全检测,改善饲养和防疫条件,严格进行合理规范用药,减少同一药物的使用频率,降低细菌耐药性,有效保障动物产品安全及维护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56.
为了解马铃薯及其制品的市场情况,通过对北京12家大型商超马铃薯制品的产品形式、品种品牌、价位区间、加工方式等进行调研,以期为我国马铃薯产品工艺开发及深加工方式延展提供参考和建议。调研结果表明,传统休闲食品加工产业仍是重要的马铃薯加工转化渠道,油炸及膨化食品占比最高,是马铃薯加工和消费的主流形式。其中,油炸/膨化薯片和薯条占比分别为43%和23%;生鲜马铃薯占比10%、马铃薯淀粉占比8%,速冻薯条6%,表明传统马铃薯加工和消费形式在我国城市居民饮食习惯中仍占有重要席位。薯泥、挂面、粉丝、粉条因工艺成熟、替代性较高,市场占比较小。伴随现代食品加工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符合国人消费习惯的方便米饭、火锅、中式菜肴等产品占比也逐渐突出,马铃薯加工市场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57.
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方法对栖霞苹果真空冷冻干燥工艺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切片厚度、真空度和最大加热板温3个因素显著影响栖霞苹果冻干片综合指标,其中切片厚度对综合指标影响最为显著;2)通过响应面分析,建立了栖霞苹果冻干片综合品质指标与各因素之间的二次回归模型,模型效果显著,拟合度较好;3)响应面分析优化得到栖霞苹果冻干最佳工艺参数为:切片厚度6.00 mm,真空度57.64Pa,最大加热板温59.66℃,在该工艺条件下苹果冻干片综合品质指标估测值为1.635,与实测值基本一致;4)对冻干产品的微观结构观察结果表明工艺条件对物料品质影响明显,优化后的工艺可使冻干产品具有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结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切片厚度、真空度和最大加热板温工艺参数,可获得质地酥脆、风味较佳的栖霞苹果冻干片。  相似文献   
58.
[目的]筛选出更适合本地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药剂,为开展化学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用6种药剂进行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效果比较试验.[结果]供试的6种药剂对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表现出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以68.75%氟菌·霜霉威SC 80mL/667m2的防治效果最佳,施药后10d和14d,防治效果分别为82.48%和81.84%;其次为50%唑醚·喹啉铜WG 24mL/667m2,施药后10d和14d,防治效果分别为81.75%和81.23%;其他几种药剂施药后10d和14d防治效果在71.20%~79.37%之间,均达70%以上;6种药剂按推荐用量使用无药害发生.[结论]建议生产应用68.75%氟菌·霜霉威SC 80mL/667m2和50%唑醚·喹啉铜WG 24mL/667m2等两种药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在发病初期开始用药,间隔10d喷施1次,即可控制晚疫病的蔓延.  相似文献   
59.
张小燕 《蔬菜》2015,(1):25-29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改土性专用肥配方筛选及对土壤物理性状和马铃薯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用营养因子、糠醛渣、聚乙烯醇质量百分比按74.10∶23.55∶2.35配成的改土性专用肥,有效地改善了土壤的物理性状,提高了马铃薯产量。改土性专用肥施肥量与土壤孔隙度、团聚体、马铃薯经济性状呈正相关关系,与土壤密度呈负相关关系。随着改土性专用肥施肥量梯度的增加,马铃薯产量在增加,但边际产量、边际利润在递减,出现了报酬递减率,改土性专用肥施肥量在1.90 t/hm2的基础上,再继续增加施肥量,边际利润出现了负值。经回归统计分析,改土性专用肥最佳施肥量为1.90 t/hm2时,马铃薯理论产量为30.66 kg/hm2,回归统计分析结果与田间试验处理6相吻合。  相似文献   
60.
不同马铃薯品种用于加工油炸薯片的适宜性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中国马铃薯品种数量繁多,品质指标差异性大,这些指标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油炸薯片制品的品质,为研究不同马铃薯品种加工油炸薯片的适宜性,试验以国内外广泛种植的74个品种的马铃薯为原材料,分别测定原料的8个加工指标(水分、淀粉、还原糖、总糖、灰分、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蛋白质)及油炸薯片的4个品质指标(蛋白质、感官得分、脆性、白度),随机选取56个样品为校正集,其余18个样品为验证集,应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薯片综合评价指标与马铃薯原料加工指标X1~X8之间的回归模型,模型决定系数R2=0.607,调整后R2=0.585,F=26.815,sig.=0.000,拟合度较高,回归模型显著。同时利用验证集样品对回归模型进行验证,结论表明薯片综合评价指标预测值与真值相关系数为0.502,显著性为0.034,相关关系显著,该模型可用于实际油炸薯片综合品质评价。通过K-means聚类法对74个马铃薯品种加工适宜性进行初步划分,筛选出适宜加工薯片的品种15个,评价结果与实际应用现状相符。所建模型可应用于实际马铃薯油炸薯片加工适宜性评价,为中国马铃薯产业选择特定薯片加工品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