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3篇
农学   33篇
基础科学   12篇
  27篇
综合类   115篇
农作物   34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以早籼稻浙106与近缘系浙205、浙206和浙207共4个品种(系)为研究对象,利用农艺性状为观测指标的形态标记鉴定技术和简单重复序列(SSR)分子标记鉴定技术对4个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和基因组DNA进行性状考查。结果表明:4个材料具有各自所特有的外观形态标记,但只运用农艺性状的观察很难来鉴定浙106与近缘系,选用的32对引物中有13对引物在品种(系)间表现明显的多态性特征,SSR标记结合形态标记用于近缘系间的品种鉴别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32.
为探索环境材料对种植于Pb、Cd污染土壤中的玉米生长、品质的影响, 以及对Pb、Cd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改良效应, 本文采用温室盆栽方法, 研究了不同环境材料[腐殖质类材料(HA)、高分子材料(SAP)、煤基复合材料(FM)及粉质矿物材料(FS)]及其复合处理对Pb-Cd复合污染土壤中玉米(Zea mays L.)生长、品质及根系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 添加环境材料组合F22(FM+SAP)、F23(FS+SAP)及F32(HA+SAP+FS)能促进苗期玉米生长, 长势好于对照; 所有环境材料处理中玉米地上部粗灰分含量都低于对照, 添加单一环境材料对玉米地上部粗淀粉含量的提高效果高于对照、优于组合; 处理FM、F33(SAP+FM+FS)及F4(HA+SAP+FM+FS)对土壤中Pb固定效果显著, 抑制土壤中Pb向玉米体内迁移; 单一处理FM、FS及组合F33(SAP+FM+FS)对土壤重金属Cd固化效果明显, 抑制土壤中Cd向玉米体内迁移。环境材料的添加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改善, 促进土壤改良, 同时环境材料对阻止土壤重金属向植物体迁移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3.
作物单倍体二倍化及其染色体倍性鉴定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农作物单倍体二倍化各种方法的特点及作物细胞染色体鉴定技术,分析比较了各种方法操作的简便性、可靠性以及适用范围,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4.
晚糯稻浙糯36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糯36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优质兼高产晚糯稻新品种.表现产量高,适应性广,单、双季兼用;糯性好,株高适中,分蘖力中等,千粒重高;糯谷转色快,籽粒大而匀称,商品性好.主要栽培技术为种子精选与浸种,因地制宜与适期播种,适当密植与早施追肥,注意水浆管理和病虫害的防治等.  相似文献   
135.
为研究不同转基因作物T-DNA插入位点侧翼序列分离中所用的通用简并引物对TAIL-PCR的影响,本研究使用5个通用简并引物分别对8个转基因大豆、30个转基因水稻和2个转基因油菜株系进行了TAIL-PCR分析,结果表明,5个简并引物在TAIL-PCR中的扩增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同一简并引物在不同转基因物种的扩增效果显著不同.AD1引物在转基因水稻和转基因油菜中扩增效果较好,AD2引物在转基因水稻、油菜和转基因大豆中扩增效果均较好,AD3引物在转基因水稻中扩增出1个株系,在转基因油菜中扩增出1个株系,但AD3引物与pFGC5941 T-DNA RB上游有匹配,不适用于以pFGC5941为载体的转基因材料分析.AD4和AD5 2个引物在3个转基因物种的扩增均较差.对AD1和AD2两个引物的TAIL-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结果表明,扩增产物均对应转基因材料的侧翼序列.研究表明,不同通用引物在不同转基因事件中侧翼序列的分离效果差异较大,通用引物AD1和AD2TAIL-PCR成功率最高.不同通用引物的应用效果不仅与不同物种有关,也与外源基因的插入位点有关,而且还与载体序列匹配程度相关.为提高TAIL-PCR中T-DNA插入位点侧翼序列分离成功率,建议同时采用多个通用引物平行扩增.  相似文献   
136.
在浙粳22辐照的突变体库中筛选出1个散穗突变体,穗基部一次枝梗向外伸展,一次枝梗基部内侧有一膨大的组织,树脂切片结果表明一次枝梗基部的基本组织增生,形成一个膨大的结构,迫使一次枝梗向外伸展,形成散穗穗型.突变体与野生型浙粳22相比,穗长略短、着粒密度较高,稻米淀粉粒排列较均匀,垩白粒率和直链淀粉含量较低,籽粒间品质差异较小.利用SSR标记对散穗突变体与珍汕97B杂交构建的F2群体进行基因定位,把该突变基因spr8定位在9号染色体上RM257与9-69-2之间的3.4cM区间内.  相似文献   
137.
以晚粳稻浙粳22为材料,研究了低氮(N1)、中氮(N2)、高氮(N3)和不施氮肥(NO)4个不同施氮水平下,产量、稻株氮素利用率与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等生理指标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施氮水平越高,净光合速率越高,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相应增加,胞间CO2浓度有下降趋势.低氮及常规施氮水平下,稻株氮素利用率高,水稻产量与植株干物重、含氮量、光合速率等成正相关,高氮条件下则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8.
为进行模拟气候变化对寒地粳稻的影响,通过在黑龙江省安装开顶式气室(OTC),并进行CO2浓度的测试,分析OTC运行时仪器内气体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仪器运行时,在气体收集室内,不同高度(50和100cm)CO2气体浓度变异系数均小于0.04;不同时间(每2h测一次)和不同天数(连续10d)OTC内CO2气体浓度变化差异不明显;气体流量与气体收集室内CO2浓度呈线性关系。由此说明,在黑龙江省安装的OTC可以控制气体收集室内CO2浓度,并保持气体浓度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9.
浙粳99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与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选育而成的单季晚粳稻新品种,2016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20年以平均667 m 2产量百亩方869.94 kg、攻关田891.73 kg打破了“浙江农业之最”高产纪录。浙粳99分蘖力强,耐肥抗倒,穗型大,带有Pi2、Pi25、Pi40、Pi41、PibPikmPita等7个稻瘟病抗性基因,抗谱比生产对照品种秀水134高5.0%~6.7%;中抗白叶枯病、中抗条纹叶枯病、中感根结线虫病、感褐飞虱,对稻曲病抗性强。耐穗发芽,米质各项指标达到部颁食用稻品质部颁三等标准,耐贮性好。并构建了浙粳99指纹图谱,为新品种权保护、品种纯度鉴定提供了支撑。浙粳99列入2017—2021年浙江省农作物主导品种,是2020年浙江省种植面积最大的常规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140.
本试验旨在研究西兰花尾菜发酵饲料对绵羊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54只体重接近、体况良好的5月龄欧拉绵羊公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分别饲喂添加0、10%和20%西兰花尾菜发酵饲料的试验饲粮。试验共78 d,其中预试期14 d,正试期64 d。结果表明:1)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第33~64天及第1~64天的平均日增重(AD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料重比(F/G)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粗蛋白质(CP)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组的粗脂肪(EE)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试验Ⅱ组的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及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和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西兰花尾菜发酵饲料可提高绵羊的生长性能、CP表观消化率以及抗氧化性能和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