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4篇
  3篇
综合类   65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36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8 毫秒
101.
化学感受蛋白家族基因在家蚕5龄幼虫表皮中的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感受蛋白(chemosensory protein,CSPs)在昆虫的免疫反应、生长发育及信号传递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以耐高温家蚕品种为材料,研究高温饲养环境下,作为家蚕物理屏障及感觉器官的表皮中化学感受蛋白基因的表达变化。依据从家蚕基因组数据库获得的15个家蚕CSPs基因(Bm CSPs)的序列设计引物,通过RT-PCR检测正常饲育温度(28℃±0.5℃)下,Bm CSP1、Bm CSP4、Bm CSP6、Bm CSP7、Bm CSP8、Bm CSP9、Bm CSP11和Bm CSP15等8个基因在家蚕5龄第2天幼虫的表皮中有表达;通过半定量RT-PCR和qRT-PCR检测在高温(35℃±0.5℃)饲育环境下,5龄第2天幼虫表皮中Bm CSP8和Bm CSP15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其他6个Bm CSPs基因的表达水平未见显著变化。初步推测Bm CSP8和Bm CSP15可能与家蚕幼虫对高温环境的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02.
中国是蚕桑文化的发源地,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目前我国桑园面积已超过80万hm^2,每667m。桑园年产叶量达到2500kg。而实际我国用于蚕丝生产的桑叶消耗量不超过桑叶总产量的50%。尤其是夏季之后,各地养蚕数量减少,而桑树生长繁茂依旧,开发利用好如此庞大的桑叶资源将直接关系到桑农、蚕农的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103.
昆虫蛋白资源的利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昆虫蛋白的营养保健价值、食用安全性、昆虫蛋白的提取及其在食品、饲料等方面的开发应用综述了昆虫蛋白资源的利用研究概况,指出昆虫蛋白资源具有较高的开发潜力,提出蛋白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开发新的昆虫蛋白产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4.
蚕沙的饲用价值及应用现状与开发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沙是家蚕食桑后的大量排泄物以及残留桑叶和垫料等的统称。利用蚕沙中排泄物和残留桑叶含有的大量营养成分及多种生物活性组分开发动物饲料,不仅可以物尽其用增加蚕桑生产总产值,而且也避免了蚕沙废弃后造成的环境污染。本文比较了蚕沙与其他常规动物饲料的营养组成特点和饲用价值,总结了蚕沙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现状,针对蚕沙在动物饲料中应用的局限性,提出蚕沙饲料的高效、安全加工技术,并探讨了蚕沙在动物饲料领域的应用前景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5.
饲料中添加不同品种桑叶及发酵桑叶对胡须鸡的饲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桑叶适宜禽类饲料用的桑品种及明确桑叶发酵后的饲用效果,将桑品种大10、抗10、吴堡桑、湘7920的桑叶以及大10的发酵桑叶分别按照一定比例(质量分数3%)添加至胡须鸡的日粮中,调查桑叶饲料对胡须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抗氧化指标的影响。与普通日粮饲养对照组相比,抗10桑叶饲料组胡须鸡的平均日增体质量极显著降低(P0.01),大10桑叶饲料组、抗10桑叶饲料组、湘7920桑叶饲料组胡须鸡的日采食量均显著降低(P0.05)。各品种桑叶饲料组胡须鸡的屠宰性能、肉品质指标与对照组比较以及各品种桑叶饲料组之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抗10桑叶饲料组胡须鸡血清中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分别呈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上升,过氧化氢酶活性、肝脏丙二醛(MDA)含量分别呈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下降;吴堡桑桑叶饲料组胡须鸡血清中的SOD活性显著上升(P0.05);大10发酵桑叶饲料组胡须鸡血清中的SOD活性极显著上升(P0.01),肝脏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综合各项指标,吴堡桑桑叶饲料和大10发酵桑叶饲料对胡须鸡的生长性能无影响或有一定程度提高,2组桑叶饲料能明显改善胡须鸡血清、肝脏的抗氧化能力,饲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6.
不同杀青方法制备桑叶茶的品质测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杀青是桑叶茶形状和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将采摘的新鲜桑叶采用微波加热、蒸气加热和滚筒加热的方法进行杀青处理,测试不同杀青方法加工后成品桑叶茶的感官品质及营养保健品质。结果表明,微波杀青加工桑叶茶的外形色泽、汤色、叶底等感官品质较好,总浸出率、总黄酮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等各项指标均高于其它2种杀青方法加工的桑叶茶,且对水浸出率、可溶性糖含量以及总多酚含量3项指标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但香气和滋味欠佳。综合各项测试结果认为,微波杀青能较好保持桑叶茶的营养保健品质和感官品质,可考虑优化微波杀青工艺参数改善桑叶茶的香气和滋味。  相似文献   
107.
桑树资源综合利用进展及开发对策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综述了近10年来国内外有关桑树的果、叶、根、枝在医药、食品、化工、动物养殖等方面综合利用的研究进展,并对桑树资源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8.
桑枝提取物对实验高血脂症小鼠的降血脂作用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以水、甲醇、95%乙醇、丙酮、乙酸乙酯、正丁醇作为提取溶剂对干燥桑枝进行提取分析,提取产物中的总黄酮含量分别为0.622、0.593、0.693、0.492、0.464、0.407mg/g。用水和95%乙醇为溶剂的桑枝提取产物给小鼠灌胃治疗后,小鼠体重的降低率分别为8.9%和15%;血清中的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均有差异,其中以95%乙醇作溶剂的桑枝提取产物使小鼠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和甘油三酯水平与阳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09.
传统与微波辅助工艺提取苹果果胶品质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该研究比较了传统工艺(CSE)与微波辅助工艺(MAE)所提取苹果果胶的品质差异,微波工艺[pH=1.0,提取时间20.8 min,功率499 W,料液比=1︰14.5(m/V)]提取的苹果果胶其得率、纯度和总离子含量均显著高于传统工艺[pH=2.0,提取时间1.5 h,温度85℃,料液比=1︰13],动态模式下对果胶溶液凝胶性能分析发现,传统工艺提取的苹果果胶凝胶温度为94℃,微波工艺提取的温度为82℃,但其酯化度和黏均分子质量显著小于传统工艺;传统工艺提取的苹果果胶溶液褐变指数、屈服应力、表观黏度、活化能显著高于微波工艺,总酚含量显著低于微波工艺;传统工艺提取苹果果胶溶液的亮度值和色调角均高于微波工艺,彩度值低于微波工艺提取的苹果果胶;频率扫描发现,传统工艺提取的果胶溶液具有更加稳定的三维结构,分子间相互结合得更加紧密,具有更好的凝胶特性。  相似文献   
110.
不同萃取方法对缫丝蛹油脂肪酸组成及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有机溶剂(正已烷和石油醚)萃取法及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分别萃取获得缫丝蚕蛹油样品,并对其脂肪酸组成及理化性质指标进行分析和测定。结果表明,缫丝蚕蛹经两种萃取方法共3种溶剂萃取获得的3个蛹油样品,其脂肪酸组成相同,均分离出4种饱和脂肪酸和5种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72%~75%),其中超临界CO2萃取得到的蛹油酸值和过氧化值较低,而碘价和皂化值较高,质量优于其它2种有机溶剂提取的蛹油。提示超临界CO2萃取的蛹油作为一种富含ω-3型不饱和脂肪酸(α-亚麻酸)的功能性油脂,具有广阔的应用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