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10篇
  16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长期秸秆还田对潮土土壤各形态磷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基于黄淮海低平原区潮土上33年长期肥料定位试验,采用蒋柏藩―顾益初的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分级方法,研究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中长期不同氮磷用量下秸秆还田对土壤全磷、有效磷(Olsen-P)及各形态无机磷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淮海低平原区潮土上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中P2O5用量0~240 kg hm~(-2),随磷肥用量的增加,土壤全磷、Olsen-P、无机磷总量及无机磷中Ca2-P、Ca8-P、Al-P和Fe-P均显著增加,O-P和Ca10-P无显著变化;当土壤输入磷量低于作物输出磷量时,无论秸秆还田与否,土壤全磷、无机磷总量、Olsen-P和无机磷中除Ca8-P外的其他各形态磷均无显著变化;当土壤输入磷量高于作物输出磷量时,随秸秆用量的增加土壤全磷、Olsen-P和无机磷中的Ca2-P、Ca8-P、Al-P均显著增加,其中以Olsen-P增幅最大,无机磷中以Ca2-P增幅最大,其次为Ca8-P,再次为Al-P;土壤磷素盈余和亏缺量与土壤中各磷形态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河北粮田和菜地土壤大、中、微量元素肥力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小麦—玉米轮作、大白菜—辣椒轮作的4年肥料定位试验和土壤养分系统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河北粮田和菜地土壤供氮、磷、钾、硫、锌、硼的能力,土壤氮、磷、钾的收支平衡及土壤养分的消长,以确定氮、磷、钾的合理用量。结果表明:小麦—玉米轮作中:全肥处理(NPKZnS)小麦的年均产量7278~7475kghm-2,-N、-P、-K、-S的相对产量分别是全肥的50%~52%、84%~87%、91%~95%、92%~93%;全肥处理玉米年均产量8396~9041kghm-2,-N、-P、-K、-Zn的相对产量分别为全肥的55%~59%、83%~86%、79%~91%、89%~94%,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土壤养分限制因子排序为N>P>K>Zn>S,施用1/2N、1/2P、1/2K基本可维持土壤氮、磷、钾表观收支平衡。小麦—玉米轮作中推荐N、P2O5、K2O的用量为450~500、135~150、90~135kghm-2。磷肥、硫肥施在小麦茬口、钾肥和锌肥施在玉米茬口。大白菜—辣椒轮作中:全肥处理(NPKZnB)白菜的年均产量为113.9thm-2,-N、-P、-K的相对产量分别为全肥的57%、64%、87%;辣椒的年均产量为23.7thm-2,-N、-P、-K、-Zn、-B的相对产量分别为全肥的46%、46%、68%、88%、85%,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土壤养分限制因子的排序依次为N>P>K>Zn>B。大白菜—辣椒轮作中,大白菜茬口N、P2O5、K2O推荐用量200、90、150kghm-2,辣椒茬口分别为300、170~180、400kghm-2,Zn和B在辣椒上有显著增产效应。  相似文献   
13.
过量施磷对油菜吸收矿质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盆栽试验系统研究过量施磷对油菜生长和吸收氮、磷、钾、钙、镁、铁、锌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施用磷肥显著增加了油菜的生物量,但过量施用磷肥油菜的生物量无显著变化。随着磷肥用量的增加,油菜地上部和根部全磷的含量显著增加,过量施用磷肥油菜表现出奢侈吸收磷养分。磷肥用量与油菜地上部和根部的全氮和全钾含量均无显著相关性。随磷肥用量的增加,油菜地上部钙、镁、锌的含量显著降低,而铁含量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油菜地上部全磷含量与地上部钙、锌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磷肥用量对油菜根系钙和镁的含量无显著影响,而根中锌和铁含量呈显著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我区豌豆、蚕豆作物生产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全区农作物种植业结构调整对豆类作物需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促进我区豆类育种与生产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连续过量施磷和有机肥的产量效应及环境风险评价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通过5年田间肥料定位试验,研究连续过量施用磷肥和有机肥在蔬菜上的产量效应,土壤积累磷在0—5, 0—10, 10—20, 20—80 cm土层的分布特点及农田积累磷的流失风险评价。结果表明,P2O5用量为180~360 kg/hm2,大白菜、伏白菜、辣椒、豆角的产量分别平均增加21.5%、39.5%、71.6%、50.0%;有机肥用量为150~300 t/hm2,4种蔬菜产量分别平均增加23.8%、26.7%、62.6%、80.0%,差异均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土壤Olsen-P 在蔬菜上的产量效应符合一元二次式。连续5年施用磷肥和有机肥,0—60 cm土壤各形态磷均显著积累;20—40、40—60、60—80 cm土壤Olsen-P分别相当于0—20 cm Olsen-P 的35.7%、11.8%、7.1%;0—20 cm 土壤Olsen-P分别相当于0—5、0—10 cm Olsen-P的 88.1%、84.0%。0—20 cm土壤Olsen-P与CaCl2-P、NaOH-P、灌溉滞留水中的可溶磷及农田磷流失风险势(P-index )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石灰性土壤Olsen-P可作为评价农田磷生产力和环境风险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采用长期肥料定位试验,研究了施用有机肥和磷肥对土壤有机质、腐殖质含量与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本试验布置时的基础土样相比,连续10年隔年施用有机肥、有机肥和磷肥配施使土壤有机质增加了8.4%~17.3%,单施磷肥土壤有机质下降了7.8%~10.7%,其差异均达显著水平;与P0M0相比,单施磷肥、有机肥、有机肥和磷肥配施处理的土壤中有机质分别增加了2.9%~6.2%、24.8%~29.8%、25.2%~35.1%;土壤腐植酸总量及胡敏酸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施用磷肥利于土壤富里酸的积累,并影响土壤胡富比。  相似文献   
17.
为了给作物持续高产下科学施用磷肥提供依据,采用1978年以来土壤有效磷变化的大数据分析、不同时段磷肥定位试验、大面积磷肥产量效应试验等方法分析了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土壤有效磷变化、土壤和肥料磷的产量效应。结果表明,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土壤有效磷含量平均为22.43 mg/kg,表现为太行山山麓平原﹥冲积平原。1996—1999年,太行山山麓平原、冲积平原区供试土壤有效磷含量分别为15.09,11.90 mg/kg,冬小麦P2O5用量180 kg/hm2时土壤供磷能力:冬小麦分别为83.9%,75.8%,夏玉米分别为83.3%,89.7%。冬小麦秸秆还田下,土壤磷收支表观平衡分别为盈余52.8%,55.4%。2010—2012年,太行山山麓平原土壤有效磷27.22 mg/kg,冬小麦、夏玉米P2O5用量分别为108,60 kg/hm2时土壤供磷能力:冬小麦为84.6%,夏玉米为90.1%。小麦秸秆不还田下,土壤磷收支表观平衡:冬小麦盈余6.7%,夏玉米亏缺4...  相似文献   
18.
过量施用磷肥和有机肥对土壤磷渗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土柱培养的模拟试验方法,研究在不同磷水平土壤上大量施用磷肥和有机肥对土壤测试磷、土壤磷渗漏的影响及机理。结果表明,不同磷水平土壤施用磷肥和有机肥后,土壤CaCl2-P、Olsen-P和土壤渗漏液中可溶性磷均显著增加;单位量磷肥或有机肥所增加土壤各形态磷量随土壤磷水平的增加而增大;随着磷肥和有机肥用量的增加,单位量磷肥或有机肥所增加各形态磷量也逐渐增大,差异均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施用磷肥和有机肥土壤磷的最大吸磷量(Qm)和土壤磷吸持指数(PSI)逐渐减少,土壤磷的吸附饱和度(DPS)逐渐增加;单位量磷肥或有机肥所增加的土壤磷的吸附饱和度随着土壤磷水平的增加而增加。随磷肥和有机肥用量的增加,不同磷水平土壤磷的吸附饱和度逐渐增加、土壤磷的吸持指数下降、土壤磷的渗漏量逐渐增大;土壤磷渗漏量与土壤测试磷呈显著正相关;单位量磷肥或有机肥所增加的土壤测试磷随着磷肥或有机肥用量以及土壤磷水平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9.
对引进早熟马铃薯品种“LK99”进行了双膜覆盖初步试验,结果表明,在拉萨地区3月19日播种,6月19日可正常成熟收获,折合亩产达1521.3公斤,说明该技术可在西藏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筛选比较好的育种材料,对44份大麦材料8个农艺性状做聚类分析,结果表明,44份大麦材料可分为三个类群,第一类群包含21份材料,品种特征表现为植株相对较高,穗粒数比较多,穗子比较长,单个穗重较重,有效分蘖、单株穗数一般,千粒重中等,品种多样性丰富。第二类群包含16份材料,品种特征表现为株高较矮,分蘖数和有效分蘖一般,单株穗数、穗长和穗重中等,千粒重较低。第三类群包含7份材料,品种特征表现为植株较高,分蘖数较多,有效分蘖较多,单株穗数比较多,千粒重较高,穗粒数较少,穗子较短,穗重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