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9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研究探讨了UP-PCR技术在玉米丝黑穗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中的利用可行性。在13个通用引物中,筛选出9个扩增多态性好且稳定的通用引物,共扩增出113条DNA条带,大小分布于250~2000bp之间,其中多态性条带为95条,为总条带数的84.07%。遗传距离为0.76处时,所有丝黑穗病菌菌株被聚为6个组。利用UP-PCR技术,可以充分展现玉米丝黑穗病菌菌株间的亲缘关系及差异性,可用于玉米丝黑穗病菌遗传多样性研究,为有效地开展玉米丝黑穗病菌的遗传进化甚至探讨病菌致病性的生理分化提供了一个新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32.
摘要:采用寄主选择压力下得到的玉米弯孢叶斑病菌菌株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致病力分化测定,同时比较其在温度、pH值、碳源、氮源利用和光照等条件下的差异。结果表明:经继代培养得到的菌株存在致病性差异,并且在相同寄主上能产生不同类型的病斑,病斑大小、形状存在差异,说明经继代培养得到的菌株有致病性分化现象。不同致病类型的菌株的菌落形态、最适碳氮源、最适pH值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3.
木霉菌多功能生防菌剂对瓜类枯萎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甜瓜枯萎病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绿色木霉菌T23菌株,添加少量营养元素为增效剂的木霉菌多功能生防菌剂对甜瓜枯萎病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对温室盆栽甜瓜枯萎病防效达67.34%~76.59%,田间大棚甜瓜枯萎病防效达76.08%,并对苗期甜瓜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4.
瓜类枯萎病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综述了瓜类枯萎病的侵入途径、致病性机制与抗性表现、防治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5.
研究木霉菌T23、Ta22菌株对甜瓜枯萎病菌的拮抗作用和T23、Ta22二者复合处理对甜瓜枯萎病的室内及田问防治效果,结果表明:T23与Ta22对枯萎病菌拮抗系数都很高,二者复合处理对甜瓜枯萎病的田间相对防效可达79.00%.  相似文献   
36.
采用Universally Primed PCR(UP-PCR)技术对分离自辽宁省不同地区的西瓜、甜瓜、黄瓜枯萎病株的21株尖孢镰孢菌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6条通用引物共扩增出61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58条,占总条带数的95.1%。通过聚类分析,在相似系数0.746处将21株菌株分为6个类群:FOG1类群包含6株甜瓜尖孢镰孢菌菌株,FOG2包含6株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孢菌菌株,FOG3包含6株黄瓜专化型尖孢镰孢菌菌株,FOG4包含1株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孢菌菌株,FOG5包含1株甜瓜尖孢镰孢菌菌株,FOG6包含1株黄瓜专化型尖孢镰孢菌菌株。  相似文献   
37.
设施土壤状况及生防木霉菌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生防木霉菌的应用及设施土壤状况的研究进展.根据近年来的研究成果,综述了可能影响生防木霉菌防效的环境因子,并对露地土壤和设施土壤生态环境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了设施土壤条件下生防木霉菌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8.
不同腐殖质改土对农田人参增产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农田粘壤土增施有机腐殖质试验,改善了土壤环境,促使人参正常生长,施用量以20kg/hm2为佳,在提高农田人参的保苗率、增加人参产量、提高优质参的品率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9.
深化我国参业生产和管理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毁林栽参所带来的副作用,根据我国国情提出了建立农田栽参、林下种参两条腿走路的人参栽培生产制度,健全人参政策法规,促进人参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40.
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菌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的致病作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表明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菌在活体内外可以产生一系列的细胞壁降解酶(PG、PMG、Cx),并且几种酶的产生有一定的时间顺序,首先是PG和PMG的产生,PG活性高于PMG的活性,而纤维素酶的活性变化不大,而且活性相对较弱,对掖单13和浓试29的损伤率,表明感病品种被损伤的程度比抗病品种强,而且PG对两个品种的影响较为明显。说明PG在弯孢菌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