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23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11篇
  24篇
综合类   117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43篇
园艺   40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玉米杂交种产量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变异系数法和回归系数法对 10个玉米杂交种 6个试点 1a结果进行产量稳定性分析 ,结果表明 :不同杂交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产量稳定性有较大差异 ,其中豫玉 2 2 ,天禾 3号 ,93-1和掖单 19号高产稳产 ,是较理想的杂交品种  相似文献   
102.
广东大麦是与小麦同时由宋民南迁时传入,并逐渐发展起来的。北宋朝廷诏令“岭南诸县种大麦、荞麦,以备水旱。”(见《宋会要辑稿、食货》一之十六)。明万历《广东通志》记载,潮州府,南雄府、韶州  相似文献   
103.
稻田养鱼是在不增加耕地面积的情况下,将养殖业和种植业有机结合起来,使水稻和水产品获得双丰收的立体农业生产方式.温州市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丰富,年平均气温17.7~17.8℃,无霜期272~275天,年日照 时数1850h,年降雨量1500mm左右,非常适宜于水稻种植和鱼类养殖,尤其在山区,发展 稻田养鱼,意义重大.为此,我市于1999~2000年承担了浙江省渔业丰收计划稻田养鱼示范 工程,经2年的认真实施,取得了山区稻田养殖红鲤高产技术试验的成功,推广面积10.1万 亩,增加净收益3203.3万元,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了山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好成绩.现将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为定性、定量手段,研究了19℃下单次肌注给药后磺胺甲基异(口恶)唑在健康中国明对虾体内的代谢规律。给药后血淋巴内的药物浓度即达到峰值,此后迅速下降;肝胰腺内药物浓度较低,给药2小时后达到最高浓度(4.97μg/ml),此后迅速下降,至48小时不能检出。采用MCP-KP自动化药动学分析程序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明对虾单次肌肉注射磺胺甲基异曝唑后(50mg/kg),血药经时过程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主要动力学参数如下:吸收半衰期(t1/2α)为0.41小时,消除半衰期(t1/2β)为10.87小时,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64.51mg/L.小时,表观分布容积(vd)为12.21L/kg,总体清除率(CL)为780.05ml/kg/小时。结果表明,磺胺甲基异(口哑)唑在中国明对虾体内分布较广、代谢较快。  相似文献   
105.
鉴于多种技术被用于控制崇明东滩互花米草的蔓延,为了选择更好的互花米草控制技术,首先比较不同控制技术作用下湿地土壤总有机碳(SOC)含量的差异,并对土壤中的微生物活性进行研究以分析土壤中总有机碳的输出能力,进而分析土壤总有机碳的保留能力.结果表明,经过刈割/翻耕、刈割/翻耕/水位调节、刈割/生物(芦苇)替代等控制措施后,湿地土壤中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可培养微生物菌落数、土壤转化酶活性和土壤呼吸强度均高于对照,而通过DGGE技术对微生物种群进行分析后发现,修复后的湿地土壤多样性显著低于对照.在几种不同的控制技术中,刈割/翻耕/水位调节模式由于增加了土壤的滞水时间,其土壤微生物活性相对较低,有机碳含量较高,表明采用该修复技术后土壤的碳代谢能力相对较弱,因此该修复技术更有利于湿地土壤有机碳的保留.相对其他控制技术而言,刈割/翻耕/水位调节模式可在控制互花米草蔓延的同时有效地保留土壤有机碳.  相似文献   
106.
长江口九段沙湿地土壤有机碳及微生物陆向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九段沙湿地土壤有机碳及微生物因子的陆向分布,研究了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差异性及其与土壤微生物因子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九段沙土壤有机碳的陆向分布具有显著差异(P<0.05),随着高程上升,其含量整体呈现增大趋势,互花米草区/芦苇混合区最高(9.18 g·kg~(-1));土壤微生物因子的陆向分布与土壤有机碳相似,且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其中以土壤微生物呼吸和土壤脱氢酶最为明显;互花米草的引种及蔓延,增加了区域土壤有机碳含量,也增强了土壤微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07.
基于ADAMS软件,提出了一种对啤酒花清选机振动分离装置进行虚拟设计的方法,建立了啤酒花清选机振动分选装置的模型,并进行了动态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振动板沿垂直方向的振幅逐渐减小,有利于花的滚落和叶片向上的抛离;振动板水平速度逐渐增大,有利于降低花的破损率以及提高叶片向前的抛离.在模型中添加了物料元及作用力,测试了物料元的运动轨迹、速度及加速度,结果表明该装置可分离酒花和叶片.  相似文献   
108.
在杂交玉米制种过程中,结实率的高低与制种产量成正比例关系。因此,如何提高玉米杂交制种的结实率,增加农民收入,建立稳固的生产基地。是每个种子公司都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9.
土壤氮和肥料氮对烤烟总氮和烟碱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15N示踪的方法,研究了烟株打顶后肥料氮和土壤氮两种不同氮源对总氮和烟碱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打顶后烟株不同部位总氮含量持续下降,烟碱含量持续上升,烟株总氮和烟碱积累量持续上升;到采收结束时,土壤氮和肥料氮分别占烟株氮素积累总量的63.57%和36.43%,由土壤氮和肥料氮合成的烟碱分别占烟株烟碱积累总量的68.22%和31.78%;烟株上部叶总氮和合成烟碱的氮素来源于土壤氮素最多,其次是根和茎,下部叶最低,但仍在52%以上;烟株吸收的氮素中,无论是土壤氮还是肥料氮,约有2/3分布在叶片,并在上部叶中分布最多,由土壤氮和肥料氮合成的烟碱约有3/4分布在叶片中,1/2以上分布在上部叶中。  相似文献   
110.
江淮地区受梅雨影响,玉米苗期易发生渍害,如何通过合理运筹氮肥达到减灾效果值得研究。以夏玉米品种‘隆平206’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氮肥运筹方式[氮肥全部基施(N1)、基肥70%+拔节肥30%(N2)、基肥50%+拔节肥50%(N3)和基肥30%+拔节肥50%+大喇叭口肥20%(N4)]对苗期受渍夏玉米根系形态和花后光合性能恢复的影响,以期为苗期受渍夏玉米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苗期渍水7 d抑制根系生长,根重、根长度、根表面积和根直径均显著降低,渍水对根系形态指标抑制效应表现为:根长度根表面积根直径。氮肥后移对渍水后根系生长有显著的补偿效应,氮肥后移量增加,根重、根长度和根表面积显著增加。渍水胁迫解除后18 d,N1-N4处理根长度较渍水前提高1.9~5.1倍,根表面积提高6.3~10.3倍,根直径提高0.7~1.0倍,氮肥后移对根系形态指标补偿生长效应强弱表现为:根表面积根长度根直径。渍水使群体叶面积系数降低9.3%~22.5%,氮肥后移可提高群体叶面积系数,较全部基施处理提高3.2%~20.7%。苗期渍水7 d显著降低灌浆期间穗位叶片的光合能力,净光合速率下降,灌浆中期和末期净光合速率分别下降16.1%和28.9%,灌浆后期光合能力下降幅度高于对照,非气孔限制是导致渍水胁迫下净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渍水胁迫下,氮肥后移处理改善了穗位叶光合性能,光合能力优于氮肥前移处理。在苗期易导致渍害的地区适当减少基肥比例,后移氮素至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能够对受渍夏玉米起到较好的补偿生长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