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21.
有机覆盖三七对土壤养分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有机覆盖物对三七土壤养分以及微生物丰富度和多样性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区组小区试验,将有机覆盖物覆盖于播种三七种子的土壤表面,设置黄花蒿覆盖(HHH)、万寿菊覆盖(WSJ)、金荞麦覆盖(JQM)、松针覆盖(SZ)和无覆盖(CK)共5个处理。覆盖生长10个月后采集土壤样品,利用化学分析和高通量测序检测土壤养分含量及进行微生物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①覆盖10个月后,处理HHH和SZ检测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CK,HHH的全氮和水解性氮含量显著高于CK,SZ处理的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CK。②全氮含量与水解性氮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③对细菌的高通量测序共获得27门64纲131目263科444属。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是主要共有优势菌门,Acidibacter、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为主要优势菌属。处理WSJ、JQM、SZ的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高于CK,HHH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低于CK。④对真菌的高通量测序共获得12门40纲115目246科510属。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与接合菌门(Zygomycota)为共有优势菌门,锥盖伞属(Conocybe)、镰刀菌属(Fusarium)、被孢霉属(Mortierella)为主要优势菌属。覆盖处理的真菌丰富度和多样性均低于无覆盖处理。说明黄花蒿和松针覆盖为三七的生长提供了养分,有机覆盖物均能提高三七的抗病原菌能力,SZ覆盖对减轻三七根腐病的发生和解决三七种植过程中的连作障碍有一定作用,结果为三七覆盖种植提供理论依据和配套栽培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2.
珠子参不同居群的光合特性及保护酶活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相同栽培条件下珠子参不同居群的光合特性、保护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和叶绿素含量,以探讨其生理生态适应性机理.结果表明,8个珠子参居群的生理生态适应性存在一定差异,居群7、1的净光合速率(Pn)分别是居群4的2.21倍和2.18倍、居群6的2.02倍和2.00倍,差异显著.居群7、1的气孔导度(Cond)和蒸腾速率(Tr)最大,其中居群1的Cond和Tr值分别是居群6的2.61倍和2.35倍,差异显著,蒸汽压亏缺值较小;而居群4、6情况相反.表明珠子参居群植株利用水分的能力存在差异,可能是导致它们之间光合能力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居群4、6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较大,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小于居群7、1,丙二醛含量最大,Pn值最小.表明珠子参不同居群的抗氧化酶系统之间存在一定的协同关系,该协同作用与光合作用密切相关,可能是珠子参适应环境变化的重要生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3.
在不同种植密度和施氮水平条件下探讨华南8号木薯干物质积累、分配的规律及其对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密度低施氮水平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高密度高施氮水平处理;低密度低施氮水平处理的单条薯重显著高于高密度高施氮水平处理,并且交互作用显著;低密度和低施氮水平处理虽然前期干物质生产速率较低,但后期干物质生产速率及其向块根的分配比例明显高于高密度和高施氮水平。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珠子参表型性状变异及其与地理-土壤养分因子的相关性。【方法】以12个珠子参天然居群为对象,采用变异系数、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珠子参的小叶数、茎色、叶形、叶缘等性状在居群间与居群内均有明显变异;7个表型性状在居群间与居群内也存在广泛变异,居群间各性状的变异系数为20.28%~69.18%,其中茎粗和复叶柄长在居群间的变异最大,变异系数的平均值分别为69.18%和57.49%;12个居群表型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最大的居群是香格里拉普达措(PDC1)为53.61%,变异系数最小的居群是尾木尼村(WMN)为27.11%。相关性分析表明,珠子参居群的叶长、复叶柄长与纬度和海拔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小叶柄长与经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株高、叶长、小叶柄长与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聚类分析表明,12个珠子参天然居群可分为4类,但性状的表型特征并没有完全依地理距离而聚类。【结论】珠子参天然居群表型性状存在丰富的变异,且与分布生境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25.
春播多花黑麦草产量和营养价值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特高多花黑麦草是一种宽叶早熟型四倍体禾本科牧草,喜温暖湿润气候,在气温10 ℃以上能较好的生长,在南方可以生长利用3年左右.它具有分蘖多、生长快、产量高、茎叶柔嫩光滑、品质良好的特点,各种家畜均喜食,采食率高达98%,是一种优质牧草.  相似文献   
26.
在云南亚热带地区普洱,对3个黑籽雀稗(Paspalum atratum)品种进行引种试验,通过观测抗逆性、生育期、形态特征,测定干草产量、营养价值及灰色关联法综合评价,筛选出最优品种,为人工草地建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参试3品种适应性强;种植当年CIAT9610干草产量最高,为17.46 t/hm2;热研11号粗蛋白含量最高,为9.26%;热研11号粗蛋白产量最高,为1 472.14 kg/hm2.灰色关联评价表明,热研11号最优,FSP2与CIAT9610次之.  相似文献   
27.
为了解不同种源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光合生理特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采用LI-6400XT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在自然环境条件下测定3个不同地理种源滇黄精植株的光合日变化,为良种选育以及科学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3个种源滇黄精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云南永德种源滇黄精Pn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四川会理、云南金平种源滇黄精Pn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金平种源具有典型的"午休"现象。3个种源滇黄精的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胞间CO2浓度(Ci)和水分利用率(WUE)日变化均不规则。3个种源之间光合特性存在差异,Pn日均值依次为:云南永德种源四川会理种源云南金平种源;除云南永德种源的Tr未出现下降外,其余各光合参数在午后均有较大幅度下降。相关分析表明,云南永德种源的Pn与Gs呈显著正相关;云南金平种源的Pn与Gs、Tr均呈显著正相关;四川会理种源的Pn与Gs、Tr和空气相对湿度(RH)均呈显著正相关,与大气温度(Ta)呈显著负相关。此外,3个种源滇黄精的Gs与RH均呈显著正相关,且各种源的Pn与Gs均呈显著正相关,因此RH对3个种源滇黄精的Pn影响也较大。3个种源滇黄精的光合日进程存在明显差异,说明不同种源对同一环境的适应能力存在较大差别,这种差别在引种栽培时应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氮、磷、钾配方施肥对滇龙胆光合特性、主要性状以及药材品质的影响,为滇龙胆的高效施肥提供参考。【方法】以1年生的滇龙胆种苗为试验材料,采用“3414”盆栽施肥试验方案,通过对氮(N)、磷(P)、钾(K)肥料进行配比组合,测定其在不同配方施肥处理条件下(T1~T14)的生长指标和光合生理指标,并通过隶属函数法筛选出最佳氮、磷、钾施用配比。【结果】滇龙胆植株性状及龙胆苦苷含量在各施肥处理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下同)。其中T3处理(N1P2K2)滇龙胆净光合速率(Pn)、根长、根粗、根干重、龙胆苦苷含量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0.88μmol/(m2·s)、27.44 cm、1.89 mm、1.05 g、7.93%,分别是T1(CK)处理(N0P0K0)的1.87、2.07、1.54、3.09、1.17倍。通过隶属函数法对主要性状进行综合评价,在各处理中T3处理的综合表现最佳。氮、磷、钾3因素对滇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